与什么样的人相处,最舒服?”
“通情达理的人。”
通情达理,通人情,讲道理,是对一个人的极高评价。
那么,通情达理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呢?
01
通情达理的人,一定是个宽容的人。
通情达理的人,包容世界的不完美,也包容人性的弱点。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首难念的曲。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难言之隐,都有生而为人的不易之处。
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心酸;
再得意的人,内心也有苦楚;
再快乐的人,心中也有委屈。
通情达理的人懂得:唯有宽容,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再冷冰冰。
《战国策》中就有这么一则故事:
孟尝君因事被驱逐出齐国,心中对弹劾他的士大夫们非常愤懑不满。
后来他重新掌权,准备重回齐国找那些人算账,一雪前耻。
在返回齐国的路上,齐国大臣谭拾子亲自到边境迎接他。
谭拾子深知孟尝君心中的怨恨,与其说是来接风,不如说是来劝慰他。
“是不是还记恨着之前弹劾你的那些人呢?”
孟尝君一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就气愤得很,目光犀利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谭拾子接着问:“杀掉他们,你才会满意吗?”
孟尝君直言不讳:“是的。”
谭拾子说:“世上的人本就如此,你富贵,别人就会亲近,你贫贱,别人就会远离。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市集一样,早上熙熙攘攘,晚上空无一人,这不是因为别人爱早市却恨晚市,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来。”
谭拾子的话很明了,是告诉孟尝君没有必要睚眦必报,希望他再次回到齐国时,不要再怀抱着一颗怨恨的心。
通情达理的孟尝君听后,心中的怒火平息了不少,觉得这确实是人之常情,便果断地取出刻着士大夫名字的木简,用刀削去,放弃了报复的念头。
孟尝君对那些士大夫的宽容,是理解世态炎凉,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是给自己原本充满仇恨的心灵松绑,也因此给自己树立了声望,赢得了更多的喝彩。
通情达理的人,眼宽能容景,心宽能容事,也便塑造了更大的人生格局。
02
通情达理的人,一定是个就事论事的人。
就事论事,不翻旧账,是通情达理的人最让人舒服的地方。
先秦时期,鲁国国君孟孙打猎时,活捉了一只幼鹿,派臣子秦西巴将鹿带回宫中。
回宫路上,母鹿一直跟着秦西巴,还不断地哀鸣,他于心不忍,便私自放幼鹿一条活路。
孟孙知道后觉得很扫兴,一怒之下罢了秦西巴的官。
后来,在为太子选老师时,孟孙遇到了难题,怎么都找不到满意的人选。
这时他想起了秦西巴,便又将他请回来当太子的老师。
其他大臣很不解,孟孙解释:
“一来他学问出色,二来他有一颗仁慈的心,这是更重要的。为了一只幼鹿,他宁可受责罚也不愿伤害它,更何况对人呢?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非常放心。”
通情达理的鲁国国君孟孙,懂得就事论事地权衡利弊,没有因一时的气愤而埋没人才,既为儿子找了一位好老师,也彰显了自己的君王气度。
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容易因为一两件事而带有偏见,继而被情绪带动,导致了无谓的劳心费力,折腾得自己身心俱疲。
通情达理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而是学会了不被情绪左右,在该谈情的时候谈情,在该讲理的时候讲理。
通情达理的人,深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道理,总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与事,于是也总能做到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03
通情达理的人,一定是个为他人着想的人。
通情达理的人为什么总能收获别人的信赖,人缘也很好?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懂得为他人着想。
懂得为他人考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高贵品质。
在一座闻名遐迩的寺庙里面,传说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
念珠的所在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几个弟子知道。
有一天,老住持突然发现念珠不见了,于是便召集弟子们询问此事。
弟子们面面相觑,都摇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拿。
老住持改变了主意,说:“只要谁承认,念珠就送给谁。”
过了几天,依旧没人出来承认。
老住持只好说:明天你们都离开吧,拿了念珠的人,想留的话就留下。
隔天,只有一个弟子留下来,老住持便问:念珠在哪里?
弟子却说他没拿,老住持疑惑,既然不是他,为什么要背负着盗窃之名留下来。
原来,这个弟子只是不忍心看着大家互相猜忌,只有他站出来,其他人才能解脱。
“师父,即使念珠不见了,但佛还在啊。”弟子说完对着佛像行了一个礼。
老住持赞赏地看着弟子:“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啊。”
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别人,甚至去做没有任何回报的事,看起来似乎并不明智,但也正因此,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体贴他人,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足以打动人心的至柔之处。
通情达理的人明白:人心最难得,因为人心隔肚皮;人心也最易得,因为将心比心,便得人心。
《理想国》一书中有言:“依我来看,凡是通情达理的人,他的好处固然很多,但是其最大的好处还是问心无愧,没有恐慌和忧虑。”
通情达理的人,懂得容人容事,化干戈为玉帛。
通情达理的人,懂得就事论事,化偏见为远见。
通情达理的人,懂得将心比心,化误解为理解。
通情达理的人,自带光芒,走到哪里,都熠熠生辉。
作者红玫瑰8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