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注释】
1)至:极,非常
2)三:多次
3)让:推让,让贤
4)称:称颂,称赞
【译文】
孔子说:“泰伯这个人,可以称得上品德非常高尚的了。他曾多次将王位让位别人,百姓都无法找到适当的语言来赞美他了。”
【理解与思考】
周部落源自农神后稷,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当时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按照当时的礼数王位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儿继相结合的,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他看到老三的儿子姬昌非常有才能,就想要把天下传给季历,然后再传给姬昌,但是这样又不合乎礼数,泰伯看懂了父亲的心事,为了不让父亲为难,就带着二弟仲雍逃离周国并纹身、断发表示不能继承王位,于是王位就顺理成章的到了姬昌的手里,姬昌不负众望为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他的儿子姬发取得了天下,成为周武王。这就是当时泰伯让位的基本情景。
泰伯的一些做为比如“断发、纹身”,在那时候的人看来是不孝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叫始于事亲,但是泰伯却做了,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他不孝没有资格继承王之位,这样父亲就不必为传位的事为难了,其实这才是大孝啊!所以孔子并没有说他这些“小事”,而是认为“其可谓至德也已矣。”然后呢,说:“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些事不是只有孔子这样的圣人看得懂,而是所有人都看得懂,所以当泰伯来到荆蛮之地,当地的百姓都以他的德行好而拥戴他,尊他为当地的君主建立了勾吴,后来武王灭商,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代周章,正式册封吴国君主,于是吴国就是最早的周同姓诸侯国,泰伯也被后世尊为吴文化的鼻祖。
但是这里面就体现不出来三以天下让的“三”来,“三”在那个时期都是用来表示多次的,所以有学者提出这句话应该为“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样“泰”和“伯”就指的是人的两种品性,而不是一个人了,“三以天下让”,就是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度,这个只给大家做个参考,我觉得还是我们正常的解释更为合理一些,“三以天下让”事只有一件,但是过程可能会是很多次,要不然怎么会让天下人都知道呢?比如说一开始离开家的时候并没有刺身、断发,而是到了荆蛮之地才刺的身,断的发,足以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在找他,所以并非解释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