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淳子,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大版音乐大学讲师,《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说唱的书、文本、表演》(以下简称《口传》)一书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2003年被译为中文,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较早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以乐亭大鼓为研究对象,将其看做中国众多农村中的“口头传统”,探讨口传文化的传承与创作过程,以及描述中国多数地方文化中所共有的传播和传承特征。为此,作者进行了扎实的田野调查。1988年-1995年,先后五次前往中国,共历时三个月,1993-94年以北京为据点进行为期九个月的文献资料调查。这一也是早起较为系统研究乐亭大鼓的一部著作,充分展示了外国学者是如何以一种“他者”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口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序章、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终章。本书的主旨就是将说唱的文本放置在在共时的传承(第四章)与口头演唱过程中的传承和创作〔第五章、第六章)这种与时间相关的发展脉络中加以审视。在序章中,作者介绍了研究对象——乐亭大鼓,是怎样的一个曲种,即从乐亭大鼓流行的地域、发展历史、艺人、以及地位等角度对其进行说明。第一章叙述了乐亭大鼓主要流布在哪个地区,其以何种状态存活。第二章据当地出版的文献及在作者所做的口述访谈资料阐明乐亭大鼓发展的历史过程(19世纪)。第三章尝试在“文学史、曲艺史”这个大的文艺史纵轴(历时的)和“与地域的相关体裁的相互关系”(共时的)这一横轴中对乐亭大鼓加以阐释。
第二部分进入乐亭大鼓的内在构造,将分析视角聚焦于说唱文本和口头演唱。从三个章节展开讨论口传文化的生成 。包含乐亭大鼓书面文本的创作、文本的传承到表演过程中产生的文本以及乐亭大鼓具体的表演方式。第四章中把焦点对准“文字文本”,涉及表面上看来与文字无关的传承、演唱文本在根本上与文本的关系,同时就现代的曲艺作者的创作过程也作了详细记述。第五章对现存的长篇《青云剑》的书词和演唱文本进行比较,具体阐明了书写文本在演唱时是如何传承,哪些内容被重新作了口头改编和创作等问题。第六章将视点从文本转到演唱、伴奏音乐、身体动作等表演的方面,并将第四、五章中论及的说唱文本转至表演中,论述了表演本身所具有的时间法则对长篇故事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终章部分主要是为论文结构的安排进行说明。
二、口传文化
本书中以乐亭大鼓为研究对象,不断重复着“口头传承和创造”的无数“口传文化”的一种而被描述出来,即将对象体裁作为“口传文化”(oral tradition)来考察。将乐亭大鼓作为以口头传承、口头创作文本这种传承和创作过程中所呈现的“口头性”为最大特征的“口传文化”的一个具体事例来考察。井口淳子认为,农村的口传文化常常是文字文化的胚胎。尤其口传文艺和文字文学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胚胎。农村的口传文化包含了通过口头传播、口头表现的各种各样的体裁。 正是由于在农村的口传文化中,曲艺处于民间文学与音乐、表演艺术的重合部分,是一种唱词文本亦被当成读物来出版的注重文本的口传文化。故而作者选择了乐亭大鼓这一曲艺曲种进行研究,采取了一种与以往研究曲艺完全不同的视角与方向。
三、《口传》的研究方法
表演艺术体裁与地域的关系是曲种形成的基础,故而书中的乐亭大鼓与乐亭地区提供了一个关于艺术体裁和地域关系的一种模式,并且切入曲种内部,把作为民间文学的乐亭大鼓与作为曲艺的乐亭大鼓有机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论, 以“文本是以说唱这种口头表演的方式存在”为前提来进行考察,始终将文本置于一种过程之中。并且,也使用了那种能够对说唱的文本在跨越时间间隔方面做通时性传承的过程,以及在演唱(表演)这种时间流淌的同时进行改编、创作的过程加以把握的分析方法。
1. 学术用词的严谨与准确性。注意到说唱的文本仅存在于说唱演出的时间中,书中的“文本”主要用来表示有声音的口头文本,被文字化了的东西则用“文字文本”或“书记文本”来表记。(是“文本”与“本文”tex与context的意思吗?)
2. 对乐亭大鼓行程与发展的考究。作者从学术文献与乐亭当地文献中整理发现,四种文献有关乐亭大鼓的记述并不完全一致,对此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最后结合刘志山的资料对乐亭大鼓的形成史进行了重构。
3. 作者对唱片的乐亭大鼓唱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将其长篇故事的构造、传承人(局内人)的分类概念进行说明,并且对不同艺人演唱书目的不同版本的构成与表现形式进行了探索,从而考察了长篇故事书词是经过怎样的传承过程而最终在演出现场得到演唱。
4. 受西方民俗学研究的影响,作者关注到表演与文本结合的方法,探讨表演是如何对文本施加影响。作者认为,表演密切地关系到文本乃至故事本身的形成,是故事实际生动展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