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节,天气不算晴朗,晚上看到的月亮颜色有点黄,有点朦胧。很多人都在跟风说,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古诗里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只是中国古代小姑娘很少出门,也很少见外人,要想和情人约会还真是一件难事。月下之约,怕只能是惊鸿一瞥的邂逅,然后一见钟情,然后就是无限想象中的然后了。这种情形倒是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描述的情景相类似:“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蓦然回首~~~~
很早就知道辛去疾的这首词了。1978年,买了一本唐圭璋笺注的《唐宋词选注》 中看到过,但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后来看王国维《人间词话》 ,又看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才算真正记住这首词。爱情也罢,境界也罢,作为中国审美的观念,这句有着极美的意境。只是这些年获得浑浑噩噩,想的是俗世,做的是俗事,已经没有了蓦然回首的追求,也就无法体会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1980年代的浪漫完全被21世纪的实用裹挟着淹没了,记不起那些年黄昏后的事情了~~
还是回到吃上来吧。
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是元宵。
不过元宵是北方的叫法,南方是汤圆。
元宵与汤圆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节令食物,都是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不同的是,元宵是摇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北方人做元宵叫“摇元宵”,北方气候干燥,如果用糯米粉包容易干裂,煮的时候就会变成混汤,皮、馅分离了。于是就先将馅料调好切成小方块,干湿适度的糯米粉放在笸箩里,切好的小方块馅料放在上面,通过摇动笸箩让湿的糯米粉均匀的把小料包住,从小球慢慢摇成大小适度的元宵,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摇元宵了。元宵的制作方式使得馅料和面皮紧紧的裹在一起,这和南方表皮和馅料呈分离状的汤圆不同。
摇元宵
元宵是摇出来了的,面皮的粘合度要比包出来的汤圆差一些,煮的时候会有糯米粉融进汤水里,因此煮元宵的汤也会粘稠、浑浊一些。汤圆的做法是有点像包饺子,把做好的馅料包进糯米粉做成的面皮里。包汤圆用的是水磨糯米粉,口感比元宵细腻、粘糯一些,煮汤圆的汤水也要清澈许多,煮好的汤圆卧在半透明的汤水里,像个笑呵呵的胖娃娃。
做汤圆馅料的种类有很多,但面皮基本上水磨糯米粉; 元宵的面皮则有很多,在北方一些地方糯米是稀缺原料,因此会用其他一些粘性较强的杂粮做面皮,比较常见的有黏高粱米、黏黄米和黏玉米。即使是用糯米,北方的元宵粉也没有汤圆粉细腻。这也大致反映出南北方饮食文化的一些差别。
元宵与汤圆做法形状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团圆、圆满”的意思,再加上元宵汤圆全都是“粘”货,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就全被“粘”在了我们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