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子坐进了九月,时间也仿佛拥有了翅膀,疾速地向前飞翔。
开学初的忙碌,琐琐碎碎,一路小跑,却依然跟不上它的节奏,终于时间以假期的身份停下,且让我记下那些日常琐碎中动人的刹那。
01 眼见不为实
因为教师的不足,学校对班级进行了重新编排,缩掉了四个班,这样班级里就有了新成员,有了新成员,我们就要重新了解,以尽快熟悉他们。
因为平生就看不惯那些留着怪异发型的男生,总觉得剃着怪异发型的男生一定是有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孩子,虽说爱美是没有错的,但那不伦不类的美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于是,班级里新来的那位男孩就显得特别扎眼。
他的发型,中间稍长,两边短,且在右耳朵的上方有一个特别醒目的“U”型字母倒着,根据以前的问题学生(耳朵上方剃有W、N等字母)的判断,再加之前几天的观察,我认定这个男孩多多少少有点问题。
因为忙碌,我依然按兵不动,直到那节早读课,我布置背诵《桃花源记》,并再三强调我要检查,观察来观察去,只有那个男孩基本不出声的样子,这是我教语文以来最反对的坏习惯,不大声读书怎么能行?
我终于让他站了出来——“你为什么不大声朗读?”我甚至带着质问的口吻。
“老师,我读了,我能听得到我的声音。”他抬起头看着我。
“既然读了,那你会背了吗?”我有点咄咄逼人的味道。
“不会,再看看就会了。”他竟然对答如流。
作为教师的职业病,我最反感学生和老师接话,你说一句,他有八句话等着你。
“你的头发为什么剃成这样?你觉得这样好看吗?”我企图通过他的发型狠狠地给他立点规矩。
他看了我一眼,眼神闪过一丝难过,随即低下了头,轻声说:“老师,你说的是这个吗?”他用手指着那个倒“U”型的方向,顿了顿,说:“这是我小时候生病做手术留下的刀疤。”
我瞬间从趾高气扬跌倒了满心歉疚,短暂的沉默后,我连声对男孩说着对不起,并请求男孩的理解和原谅。男孩憨憨地一笑,连声 说着没关系。我不敢去追问男孩小时候的那个手术,但我在心底默默地决定,从此以后,我要以加倍的关爱来待这个孩子。
男孩用他的不卑不亢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是的,眼见并不为实,有些事仅靠表象的判断是难以看到问题实质的,切记武断,一旦武断,伤害也许就是一辈子。
02 撇开分数看品格
中秋节放假前夕,班主任王老师组织班里的孩子举行一次共进午餐的活动,以庆祝新集体的第一个节日,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成员带一份自己参与做的饭菜(要求前一天晚上做好准备,住校生除外),共享。
学生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十二点十分左右,各大菜系开始纷纷闪亮登场,有家常炒鸡和京酱肉丝,有土豆烧肉和油焖大虾,还有各式清新的小炒:丝瓜和青菜等等,再加之各色水果,真是要色有色,要营养有营养。小组成员陆续把菜饭一一摆放好,万事俱备,只待“开吃”。
我作为“特聘评判员”的身份来回穿梭在各小组中间,以评比颁奖。穿梭间,我发现第三组比较冷清,桌上不仅饭少,菜更少,只两份拌面,一份菜,一个馒头一份米饭,这与别的小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问才知道组里有三个成员因家较远,中午来不及回家。这三个成员也是班里的后进生,上学期也曾找家长了解过情况,父母各自奔波为生活忙碌,很少顾及到他们,所以这一次的活动也是一样,当别的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做着美味菜肴的时候,他们只能到校门口随便买点拌面馒头之类。
看着三个孩子沉默的表情,也挺让人心疼。于是,我打算到赵乐组先取两个面包给他们,然后再去别的组夹点菜。当我把面包递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互相谦让着,最后魏银涛同学接下面包,把其中一个递给舒志欣(因生病休学新入班的),剩下的一个掰开分给陈建成和叶宣晨,而她自己仅仅留下一个面包角,这个细节让我的心顿时温暖起来。
魏银涛在各科老师的眼里,是安静的,但也是成绩落后的,想着过去一年里,我与她的交谈也仅仅在于鼓励她多做努力去提高分数,在此之外并没有关心过她的内心世界,今天,面对她给予同学的关爱和谦让,我颇感羞愧。
想起教师节学生一侨写给我的信,她说想念我们的语文课堂,想念我们在一起时的那些读书时光,但她也感慨说:“世界上本没有无聊的课堂,只有放任课堂以无聊的形态仅存于应试层面的老师。”看来,学生的眼睛是多么雪亮的啊。
今天魏银涛同学小小的分面包之举,却提醒我深深地铭记,此生永远不要把考试分数当作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标准,为了追求所谓的分数而忽略了生命的品格,这恰恰是今天基础教育改革屡屡失败的根本原因。
说起生命的品格,我想起了一个男孩。
03 一个让我们感动的男孩
随着暑期新学期的开始,上学年休学的孩子也相继入班,所以我们就认识了舒志欣。
他是两年前休的学,因为患病治疗,皮肤的颜色都变成了深褐色,在移植了姐姐的骨髓后,现在身体状况挺好,听他的妈妈说,是舒志欣主动要求来复学的,他原本是班里积极上进的孩子,是受同学喜欢的班长。
为了怕班里的学生对舒志欣的影响,班主任王老师特意在男孩进班前偷偷地对学生交代,并强调不允许任何学生对男孩有任何的不尊重。
上了几次课后,我发现,男孩不仅沉稳,且大气,丝毫没有因为他的肤色而有任何的自卑表现。因为不想他有大的压力,他的父母不允许他上晚自习,可是,每天课间或放晚学,他都要问问晚上的作业,且做得一丝不苟,也时常看到组内同学抄写他的笔记。
讲《桃花源记》时,我们一起探讨桃花源到底存在不存在?如若存在,为什么渔人做了记号却找不到?为什么文末交代南阳有经验的刘子骥却寻它未果?舒志欣同学在简短的思考后起来陈述他的理解,从作者生活的年代,到文章叙写的内容,再回到作者的人生理想,说的真是棒极了,以致于在他说完时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给了他经久不息的掌声,那一刻,当所有的学生都都转身向着他时,当所有的学生都自发地热烈地为他鼓掌且不愿停下来时,真的很感动。
一天语文课,学生有躁动之举,我讲着开学来我看到的画面,先从牛老师上历史课,讲桌乱七八糟,牛老师不得不亲自擦拭桌面、整理物品说起……
后来有两次体育课,我无意间从教室旁路过,发现舒志欣同学在悄悄地擦拭讲桌,整理物品,他弓着腰擦讲桌的样子是那样的专注。班里的学生也许并不知道舒志欣到底擦了多少次讲桌(如果我不是偶尔路过,我也不知道),上课的老师也许不会在意那洁净的讲桌是谁擦的,但是,那默默的为班级奉献的精神却明亮在男孩的心里。
想起多年前读迟子建的《泥泞》,文中说:“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想来,一个人只有经历了泥泞的艰难跋涉后,才会懂得土地的可爱。同样,一个人也只有在经历了生活的泥泞后,才会懂得对庸常生活的珍惜热爱,其实,生活的日常琐事都是人内心的投射,当我们热爱珍惜它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赋予我们更宽阔的胸怀,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美好的希望与未来。
我愿,我和我的学生们都能秉持着这样的精神,用一颗柔软的心,去感知琐碎生活中那一个个动人的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