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电商的地方就有刷单。
什么是刷单?
刷单,一般是由买家提供购买费用,帮指定的网店卖家购买商品提高销量和信用度,并填写虚假好评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网店可以获得较好的搜索排名,比如,在平台搜索时“按销量”搜索,该店铺因为销量大(即便是虚假的)会更容易被买家找到。一般可分为单品刷销量为做爆款等做准备和刷信誉以提高店铺整体信誉度两种。
刷单违法吗?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商家通过刷客提高自己信誉的行为,触犯了《反不正当交易竞争法》。情节严重的是要追逐刑事责任的。
事实上因为刷单的判定取证存在一定难度,以及法不责众等客观以及主观因素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仅仅是杀鸡儆猴,枪打出头鸟的方法遏制。
我所接触了解到的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一号店,甚至是一些外单店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刷单行为。
为什么刷单屡禁不止?
刷单可以积累提升权重所需的数据,有权重可以展示在前面,展示在前面意味着销量提升,销量提升意味着赚更多的钱。利益面前,谁不动心,商业的本质就是赚取更多的社会财富,利益驱使。
刷单这个问题需要刨根问底去探寻。
刷单是随着互联网电商新兴而起的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属于商业欺诈行为。刷单这种行为在两千年的人类经济活动中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
记不记得小时候去地毯买菜买衣服的时候,一定选择人多的那家,而非冷清的那家。众口铄金,人多代表着质量好价格便宜。于是催生了一大批当时被称为“托”的人群,令人咋舌的是,我竟然见过卖个豆芽都需要有“托”的滑稽场景。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托”开始流行于网络,进一步演化成了刷单。
追溯历史来讲,第一批刷单人员是淘宝内部员工。当年淘宝上线了,没人买没流向。怎么办?只好自己员工先来买,把场子嗨起来,吸引人气。
没相到若干年后的今天竟然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从家庭妇女到上班白领,从在校大学生到社会精英阶层。或多或少的都接触过刷单,有的是为了赚钱,有的是帮朋友忙,碍于情面。
后来淘宝慢慢发展起来了,只要是刷单店铺必然能火。初期淘宝官方是一种默许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
后来发展到一定规模,公司大了是要名正言顺的,所以开始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刷单行为,但是并非严厉。刷单仍然是一种打造爆款,带火店铺的经营方式。再后来受到多方指责,加之需要上市,诚信开始慢慢提上日程,对于刷单的态度越来越严苛。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阿里严厉的打击并不能彻底打击击垮刷单这个行业。只要有利益可图,卖家总是会绞尽脑汁的。
当下尽管阿里官方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击刷单,弱智的刷发会很快被判定出来,但是永远无法断绝隐匿的刷单手段。并且很多手法也很难被判定为刷单。
比如我一个朋友想买我的产品,我直接在QQ上给他链接,说在这里买吧,真难道属于刷单?
再者我把我的产品上传到微博上,让我的小伙伴去我的新浪账号上购买,这属于刷单行为吗?
再讲了,很多专业的刷单团队,严格控制浏览次数,浏览卖家数量,浏览时间,浏览关键词,加购物车,收藏隔日购买等手段,做的就像真的一般,这都是很难判断的。
当下的技术手段,很难全面的监测掉所有的刷单手段。
只要是现行的权重方式没有改变,刷单就永远都会有效。
毕竟好评、销量、分值,仍然是淘宝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断言,只要是技术手段无法掌控意识,判断思维,好评,销量,分值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再强的打击力度刷单也不会消失。
只会更加隐匿,更加高明,当然刷单的佣金也会水涨船高。
我该怎么评论刷单这事?
刷单这是我只能说违背诚信原则。一个卖家应该更多的把精力时间投入到产品把控、产品质量,产品服务,更加端正、真诚的服务好客户,才是一个经营者的根本,切莫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