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在央视的《朗读者》节目中饱含怀念与深情地朗诵了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我。
徐静蕾跟作者史铁生一样,都是奶奶带大的孩子。很多人也跟他们一样,都是奶奶带大的孩子。可是,我不是。所以,你们都不知道,这一句“我是奶奶带大的。”让我曾经有多羡慕。
小时候,听着小伙伴们一声声地喊着“奶奶”,常常让我羡慕得好比吃了一顿美味一样。同时,也会让我用羡慕嫉妒的眼神看着他们跟奶奶在一起的亲近、热乎劲儿。我小小的脑袋里一直在琢磨着:依偎在奶奶的怀里,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那种感觉,我虽不完全了解,却明白,一定是一种温暖、幸福和被疼爱的感觉。
说来遗憾。“奶奶”这个称呼,这辈子我没用过。不只“奶奶”,“爷爷”的称呼我也没用过。写到这里,已经快50岁的我竟然泪流满面。
关于对爷爷奶奶的回忆,就是个空白。我甚至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自然不会想他们了。
而我的泪如雨下,大概与今天徐静蕾催人泪下的朗读有关系,也是因为她在朗读前饱含深情地对奶奶的回忆,令我感同身受吧!
一定与这些因素有关,然而,我知道,还有一个原因,它才是我哭的主要原因。
突然地心疼自己。才意识到,在爱的世界里,原来我一直都是有缺项的。我以为,如今连儿女都也已相继长大的我,那些来自于儿时对爷爷奶奶的无数次怀想与爱的渴望早已忘却和麻木,谁知,在今天,这份心情竟然陡然地被发掘了出来……
回忆中不止一次有这样的场景。小伙伴儿不经意间从兜里掏出一块儿糖来,慢悠悠地拆着糖纸。只见她左一下,右一下地解开两端的结,然后,再用一只手拽着糖身上的纸,另一只手则窝成一个窝儿状,生怕糖会不小心掉了出去。她将糖纸缓缓地拆下来后,将裸露着全身的糖块儿慢慢地送到舌尖上,然后,像蜗牛一样,缓缓地合上双唇。只见,唇齿开始蠕动,接着,便听到“咔”的一声,那是糖被牙咬碎的声音。一直在看着整个经过的同玩的另外几个小伙伴听到这个声音,都会忍不住咽一下口水,同时,也会看到她得意的眼神和夸张的好吃的表情。
糖块儿对我来说,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尽管小伙伴的动作和表情着实夸张与诱人。我是爸爸唯一宠爱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零花钱可以买糖吃,只要我想吃。关于这方面的优越感,貌似要比一般的孩子还要多一些。所以,我当然不会嫉妒也不会馋了。我嫉妒的是她掏出糖来随口而出的那一句“我奶又给我买糖了!”
糖在她的嘴里一定很甜,流着口水一直在看着的小伙伴们的味觉也一定会出现甜的滋味和幻觉了,而我的味觉却是酸的,从心底散发出来的酸。“我奶又给我买糖了!”,这话让我嫉妒,这种由嫉妒产生的酸,让我对甜失去了向往,让小小的我做不到无动于衷。
对奶奶的怀想,很多时候是在夜里。在不能被妈妈搂着的夜里。小孩子是很容易入睡的,我也一样。只是,在睡前的仅有的几分钟的时间里,有时候,我就会莫名其妙地想起小伙伴依偎在奶奶怀里的情景,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奶奶活着一定会搂着我的。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一定是因为常常被忽略而渴望一个温暖的怀抱,当这种渴望不被满足的时候,就会寄期望于幻想中的奶奶身上。
其实,即使奶奶在世,也未必会喜欢我和带着我。只是,恰恰是对现实的不满足,就容易对得不到的充满美好的幻想。
有一次我仰着小脸儿问爸爸:爸爸,我奶奶长啥样? 记得当时爸爸突然放下了手中的活儿,欲言又止,把脸转向一边儿擦眼泪。
第一次看到爸爸哭,我呆住了。原来,我的问话勾起了爸爸对奶奶的回忆,爸爸想他的妈妈了。看到爸爸哭了,我也哭了。我们哭的是同一个话题,却不是同一个理由。爸爸哭的是对他妈妈的想念,而我哭的是爸爸的泪水。
爸爸的心里一定装满了对奶奶的回忆,而我的心里与眼里关于奶奶的全是空白的。可我还是哭了一阵子,大概也是哭自己没有奶奶疼爱吧!
那天,爸爸最终也没有告诉我奶奶长啥样,后来我也没再问过。那个时代,爸爸的家一穷二白,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是很正常的。不过,即使听过或者看过奶奶的照片,估计我对她也不会有太深的链接,毕竟只是个孩子,毕竟一天也没有见过面。
渐渐长大的岁月里,偶尔也会听到妈妈说起过奶奶。奶奶的一生坎坷而孤独。爷爷30几岁就没了。撇下三个孩子给身边举目无亲的奶奶。奶奶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带着10岁的爸爸7岁的叔叔和三岁的姑姑从山东老家一路讨饭来到了安东市(如今的丹东),只为了投奔奶奶的哥哥,也就是爸爸的大舅。
奶奶的哥哥的公开身份是当时的安东学校的校长,实际上是个地下党员。奶奶一家在她哥哥的接济下,日子刚见好转,突然一日听到噩耗传来,奶奶的哥哥被人给枪杀了。这时候,奶奶一家人才知道,奶奶唯一的至亲竟然是个地下党员。
城里肯定混不下去了,于是,奶奶又带着他的孩子们来到东沟(现在的东港)。东沟是个县城,奶奶家在远离县城的一个村庄里。
13岁的爸爸靠着给地主放牛贴补家用,奶奶则靠编席子赚钱养家。好不容易熬到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奶奶却没能享受天伦之乐,因病而逝。
爸爸是个孝子,他常常遗憾没能让奶奶享福,而我的遗憾是从来没见到奶奶。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奶奶的星星》
小时候我还没听说过,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不然,我一定每天晚上趴在窗台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找寻着属于奶奶的那颗星。如果找得到,一定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一样,在寒夜里,擦着火柴照亮奶奶的脸庞,好奇地看着她,一遍遍地叫着“奶奶”,并且尝试着向她诉说我这个小小孩儿的忧伤和孤单,说不定我还会双臂抱着自己,想象着那是奶奶的怀抱,跟其他小伙伴们的奶奶一样的怀抱,而我要比他们幸福一百倍,一万倍……
小时候没有如此梦幻地幻想过奶奶,今夜,一篇《奶奶的星星》让我泪湿枕边,而且充满了童话般的幻想。我情愿相信这不是幻想。
在寂静的夜空上,我认真而动情地找寻着属于奶奶的那颗星星。今晚的夜色有些朦胧,难见星星的影子。而我努力地找寻着。
我有些茫然。但我还是努力找寻着。奶奶的星星在哪里?
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奶奶的星星》
今夜的朦胧月色,不是巨星之光,也不是火炬之亮,大概是含泪的烛光,只能朦胧地照着路人。而含泪的烛光,多像一生苦难的奶奶。
那么,属于奶奶的那颗星星一定在今晚的夜空中。只是,我看不到。而她,一定在照亮着我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