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秦帝国之崛起热播,历史剧再掀波澜,因无暇追剧,直至周末闲暇,方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大秦帝国,孙皓晖作品,小说总共6部: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和帝国烽烟。改编后成电视剧后,目前上映了3部,分别为裂变、纵横、崛起,不知后期还会继续筹拍不,总得来说,第一部质量最高,也最有那个年代的味道,侯勇、王志飞、高圆圆等明星的出演增辉不少,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部和第三部都在走下坡路,有点平淡,更像是在完成任务,但由于基础打的好,热卖也不是什么难事。
关于崛起,看了二十几集,过后总觉得有点变扭,与历史书上看到的那段历史吻合感有点低,却不说架空历史,杜撰的人物,就说说历史当中经过考证存在的人物,总觉得是两张皮,第一个是芈月,第二个是苏秦,第三个是范睢。
关于芈月与赢稷的母子之情
先说说芈月,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了,孙俪的一部《芈月传》早已让很多人印象刻骨,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武则天之外,她是走上权利巅峰的女性代表,虽然没有称帝。在电视剧中,芈月的形象大多是正面的,因为被逼无赖做了很多决断。但历史的真相就是如此吗?我们不说她的私生活,就说说秦昭襄王。赢稷早年置于燕,在秦武王暴毙之后,在芈月和魏冉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几个长寿皇帝,在位56年,其中40年生活在其母亲和舅舅阴影下,历史记载,芈太后和攘候治理下的秦国也是政治经济迅猛发展,国土面积不断扩张,也算得上秦朝历史上的开明时期。电视剧中,《芈月传》、《崛起》均对这段历史有所描述,是符合历史记载的,唯一让人觉得混乱的,是芈月把控朝政40年,频幕上更多表达的是对秦昭襄王的一种保护,忧其不能很好的治理国家。我想,贵在秦昭襄王比较长寿,要不然,按照40年的记录,秦国可能会更换好几个君主,而这些君主均会在“保护之下”,电视剧的结局是是范睢上任,斗魏冉,芈月主动放弃理政,赢稷掌权。我想,稍微有点历史观的人,都会对电视剧描述的历史持怀疑态度,在中国的历史上,面对野心和权利,很多人不能幸免,亲情反而淡漠。当这一切唾手可得,权利的欲望会冲破了一切亲情的束缚,而赢稷也就顺利成章的做了40年的傀儡,作为君王,秦昭襄王不怨不怒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正是迫于亲情和势力单薄的种种因素,最终选择了长期的忍耐忍受而已。
苏秦的是大义还是小义。
苏秦是鬼谷子的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靠其一己之力推进实现的合纵抗秦策略,使六国抵御秦国威胁长达15年,而自己也兼任六国丞相之职,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是一个伟大的外交家、谋略家,也是一心为大义的代表。观崛起中的苏秦,怎么看怎么像个为了儿女情仇报私怨的家伙,游列国更像是招摇撞骗,一路死间,步步险境,做了那么多,最终只为了证明自己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解决齐国,看着让人又恨又怜,恨是恨一个大国竟然被一个骗子给耍了,国破城去,这个国家的君王是何等的弱智;怜是怜其更像一个用情至深的痴男,把生命都献给了一场邂逅,那片刻的美好。从小我们读历史,大多都对苏秦有着极高的赞扬,纵横捭阖,游说列国,但崛起一出,很多人对历史人物的印象可能要被一部电视剧毁了。
范睢历史上是个无赖吗?
看了崛起的人,肯定会说,范睢就是一个无赖,其貌不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但凡能想到的贬义词,都和他能靠的上,但我们翻看历史书,都有一段记载,秦昭襄王重用范睢为相,采用他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扩张了秦国版图,同时他还帮助昭襄王废太后,驱四贵,强王权,长平之战才用离间计,帮助白起大破赵军,使秦国进一步确立了统一六国的局势。这段历史记载,首先说明秦昭襄王是个明君,其二秦国在范睢为相期间秦国发展很大,其三真正的历史对范睢评价很高,尽管走上权利巅峰少不了阳谋阴谋,但流芳千古的,不是大功大善就是大奸大恶之人,能够被历史反复记载的名臣,最终还是要靠需要一腔忠义,尽管历史不一定就是真相。一个明君分辨不了忠邪,一个佞臣能够发展好国家,一段历史没有公允,改天换地,颠倒乾坤,电视剧就能做到,就是这样一位怀大才的丞相,却被扣了小人的帽子,卖主求荣,残杀忠良,拿着野史当正史,让忠臣变佞臣。
电视剧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艺术,但却应该抱有一份客观和公正,联想到最近常提的抗日神剧和其他一些雷剧,三观不正的产业,扭曲的是年轻一代人的观念和认识,是对历史的一种侮辱,更是对民族历史的一种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