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参加光谷的拆书活动,作为观察员点评了小舒,晚上回家有了些感想,别问我为什么现在才发,我有拖延症!!!
如果你是语言表达的大神,请你直接点击“返回”忽略我的废话,但倘若你是新进拆书家,或者和我一样逻辑思维较弱,咱们就来一起聊聊。
小舒拆书到2-3了,老版手册,点评之前我起码研究了一刻钟,才解决一头的问号,对于老版新版手册的差别之大,我始终没缓过来。拆书和点评的过程中,我对于I部分的要求记忆尤深,手册中有这样一张图表,说明了在I的部分要包含的内容:
相比新版大篇幅文字的说明,此表更清晰的展现了I的要求,包含了7个内容,乍看之下有些复杂,小舒也是由于漏掉了多个内容而挂,但仔细想来,在向他人描述一个新的方法技巧时,确是一个完整的说明。
举个例子吧(举例子是因为我单纯说不清楚)
这是我曾经使用过的拆书片段,观点是“把事业建立在兴趣上”,如果按照以往简单式的思考后说明,基本就是书上的原话,和一些经验之谈,解释得并不完善;又或者我们清楚的知道要求是什么,但我们想要解释的“行云流水”,把要求隐藏在华丽的语句中,既说得漂亮,又听得明白。但我想说我目前没这个功力,所以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说呢:
这个拆页的核心观点是“把事业建立在兴趣上”,首先我们要明确能够发展成事业的兴趣是什么。读书是一种兴趣,我们可以成为评书人甚至作家;旅游也可以是一种兴趣,我们可以成为导游或者专业体验家;但如果你的兴趣是杀人放火,那你能够发展的事业,我不敢苟同。在拆页中,作者受到他人启发得到了一些建议,我把行动建议整理为三个问题:
1、我的兴趣是什么
2、在此兴趣上,我具备哪些才能(我应该学习哪些才能)
3、如何利用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发展成事业
我们这样去思考行动,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谁都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这件事还能成为自己的职业赚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个建议在大学生择业,职场中换工作,或是想要发展第二职业时,都可以依据这三个问题去思考。我在大学的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上大学时,唯一的爱好就是跳舞,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老师,打了些基础也学了不少成品舞,大家商量着能赚点小钱就好了,所以会不定期的接些商演,或是给有需要的学生团体、企业活动编舞。这个过程中,大家跳的开心又有钱,是最简单的快乐了。
根据表格要求和我的示例,我整理了一个模板,可以用于此级别拆书或是在说明一个方式技巧时使用:
书中的知识点是XXX
根据原文内容我整理的行动步骤是:1、XXX;2、XXX;3、XXX……
我们按照这样的步骤做是因为XXX,并且这样做的好处是XXX
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我认为在XXX和XXX的时候更适合去使用
书中给出了很好的案例,是XXX;这里我也举个自己的例子,是XXX。
在没有强大的逻辑表达能力时,我觉得这种简单粗暴的解释方式也挺受用。与其使用各种套路让你理解,不如我直接告诉你我要表达的内容,先轻松应对打怪要求,再把精力花在读书和片段内容的选择上。
如今人与人沟通交往,套路太多了,大家总是小心翼翼,旁敲侧击,让彼此去猜,猜中了当然欢天喜地,猜不中心里就有了莫名其妙的隔阂。上个月520,我的好闺蜜早早就跟我说,希望那天男朋友有所表示,但越是接近520,越是感觉男朋友没计划,甚至都不在乎这个日子。她只好头顶一片乌云来找我诉苦,我也只能吧啦吧啦的说一堆安慰之词,试图吹散这片乌云。好在520那天,她男朋友真的表示了,我也就不用面对可能会来的暴风雨了。
想想觉得这件事可爱又可笑,明明就想要一起过节,却总是装作心不在焉,不知道提前多少天就问对方“亲爱的,你周五下了班干嘛呀”、“我有天逛街看到周大福新出的一款手链好美啊”、“我喜欢的那个衣服牌子出新款了,也不知道我最近胖了,穿起来好不好看”,其实内心在说:约我!送我!夸我身材好,然后偷偷买给我!我们仿佛很少去主动表达爱意、心意、想法,也许是不好意思,也许是觉得对方应该懂你,也许是害怕被拒绝。但如果你不真诚的去沟通表达,对方又怎么真的知道你想要什么。
这些感想,想和你唠叨唠叨,但我也要承认,其实我也是个不敢真诚的gi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