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儿童阅读?
几个关键词:
寓言:并没有把儿童当成儿童,本质还是在讲成人的道理。
合法延缓期:后工业革命时代/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背景;否则早熟,丧失可塑性(人类婴儿的发展期比任何生物都长,进化论决定了这个过程,人类智力文明何以爆发式产生,可能和如此长的成长期有关)
阅读的目的:无目的性(就和杜威说的教育是教育本身一样),或者说唯一的目的是成长;反对科学主义所倡导的,儿童教育是为了工作需求。
阅读主题:
1. 存在性或结构性的(经典阅读满足于儿童思维刺激。七宗罪,原型,潜意识存在的情节;往往来自于经典作品,可能是逆儿童本能的);
2. 儿童流行作品(满足于儿童感官刺激。孩子天然想读的通俗文学,顺应欲望、需求,如郑渊洁、杨红樱等)。共同存在,参次百态皆应有。
二. 什么是儿童阅读的价值?
核心:引导和启发儿童的生命发展(指经典阅读)。和儿童道德和心理发展相顺应的内容。
例子:丑小鸭,在平均化群体中(对应着大多数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不甘平庸者对命运的挑战。“农家小屋”象征着安全大众群体(舒适区),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离开,而这些离开往往意味着成长和蜕变(生命中的决定性时刻;小说里的冲突转折;戏剧,尤其是悲剧中,中人物性格决定命运的走向)。
故事的价值:产生潜意识里的自居(心理学的投射效应);面对生命当中的关键选择。
每个人都得像主人公一样吗?:不,我们可以是个平凡人,但是却领略过伟大的气息,埋下一粒种子。
三.什么是语文教材的核心价值?
知识与能力的刻意练习;语文教学的真正核心是读写能力(字词学习仅为了辅助和检测);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主题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强调人(儿童阅读)和知识(语文教材)结合
四. 人的读写能力从哪里来?()
阅读差异的原因:1. 整体意义的领会;2.对重点细节的理解
对问题的解释反应了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侦探破案型,主人公立场思考型);有意识的理解能力都是以无意识的理解能力作为前提的(佛洛伊德甚至说过潜意识可以决定我们命运,更何况是理解能力?)
有意识的理解能力:语文教学的部分。
无意识的理解能力:儿童自我阅读的部分。不言自明、自动化理解的内容(认知资源是有限的,留给有意识思考更多空间)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解释是:自动化阅读能力,要教会所有儿童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时候阅读———用视觉和意识感觉所读材料的能力,信息汲取速度越快,精细加工更高效。是对情节进行深度思考的前提。
一个例子:自动化的打字能力(无需思考)才能促进我有意识的写作内容;我们说话忘记发音发,我只看中我说话的内容。
儿童不理解词语,就无法感知材料的深入内容(小学低段的重要任务)。
今天的问题:牺牲了孩子的阅读量,牺牲了无意识的阅读理解能力,导致我们常说的“后劲不足”。当今所要求的阅读量远远达不到儿童阅读自动化的需求。
强调海量阅读:三四年级(一百本书,2000万—4000万字),突破文字大关。
阅读品质:五六年级加入阅读的深度,这是建立在之前海量阅读的前提上的。
阅读推荐:《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五. 海量阅读的操作
学前期/小学低段:大量的听,意义识字。朗读为关键。(识字量;无意识阶段的完成)
高段:精细的有意识的读为关键。(有意识阶段,并不断加强无意识的积累)
教材的精确学习解决不了无意识阶段的完成:畸形的学习评测(生僻词,不妨碍理解的常用字);无关乎理解而是记忆(互联网时代记忆显得尤为鸡肋);病句训练并没有减少病句的出现———脱离了真实的语言环境。
原因:无意识从未解决过,所以这些训练是低效而无意义的,训练并未转换成真正的读写能力。
六.儿童阅读的意义和困难
难以落实的原因:
1. 和应试教育的冲突。降低成绩的风险,成果需要多年后才有所显现;
2.和教材学习有不一样的底层逻辑,儿童阅读不能像语文学习一样,前者不能有负面评价,否则只会导致其教材化(反而会降低阅读兴趣)。儿童阅读不能反人性;
3. 家庭是阅读的主力军,孩子的差异往往是家庭拉开的,不要等学校(否则会陷入平均化)。
七. 人文主题的问题
过度强调语文要素,把人文主题换成深刻的大道理。
八. 儿童阅读和语文教材的不同功能
儿童阅读:指向人,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感受。达到一定量刺激儿童的智力发展。(自尊心,人格教育;阅读,整体教育;运动,身体教育;语文教育,知识教育)
九.阅读和考试的关系
阅读好了考试就好吗?:NO,对成绩提升是正向的,但不是必然的(没有因果关系)。是兴趣带来的好成绩,而不是阅读本身。内功和招式的共同结合(早期强调阅读,体能训练;晚期发展技巧,招数)
中低段阅读习惯培养,高段提升技巧(小学:20%阅读,80%教材;初中: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