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学习中最常遇到的能力错觉是什么?在未来你有什么策略来避免再次陷入这种错觉之中?
何为能力错觉?《学习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如是说:“当书本(或谷歌)摆在眼前时,大脑会产生错觉,以为学习材料也同样存入了大脑,可这只是小和尚念经。看书毕竟比回想简单多了,学生因此执迷于自己的错觉----坚持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学生时代的我,曾经一度成绩称霸,年年考第一。那时的自己靠的是死读书: 死记硬背,刷题熟手。一旦题目出活了,就暴露本质,成绩也就跟着一落千丈。
那会的自己,大抵就是陷入能力错觉中了。自己以为掌握的知识,其实只不过是cooy不走样背出来了而已,没有真正理解,所以无法应对灵活变通的考题。
看过以为理解,背出以为掌握。能力错觉的典型症状之一。
最近跳入英语坑,第一遍看文章,简直是云里雾里,怎么使劲都啃不下去。于是改用边听讲解边看的方式进行,发觉能看"懂"不少。但这就像是看着答案做题,自欺欺人地说“太好了我懂啦”,答案根本就不属于你,因为你几乎没有把这些概念编织到基础神经回路上。仅仅看一眼问题答案,就以为自己会了,这就是学习中一种最普遍的能力错觉。
听着讲解看英语文章,那些不认识的单词根本就不属于我,因为我没把这些单词编织到基础神经回路上。下一次再遇见只能惊呼“你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啊!”
学习能力的错觉,在我看来就和李笑来谈的认知偏差如出一辙。长期以来,总有人分不清“上学”和“学习”,“信息”和“知识”,“知道”和“做到”等浅显概念之间的或细微或重大的区别。把后者等同与前者令大多数人都陷入高估自己的能力错觉中无法自拔。
笑来兄为大家介绍的一个简单粗暴的消除认知偏差的方法是:
直接开始做。
只要你开始做,高估或低估的困难就不仅仅是一个估计,而是一个摆在面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你对于它的理解不会再飘忽不定,而会变得非常具体。
简单效仿之,回答我会用什么策略来避免再次陷入这种学习能力错觉之中呢?
首先就是践行。
做了才能认清自己。老认为自己英语差,那到底有多差?去学了才知道!
其次是思考。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这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但凡经过大脑咀嚼过的知识,都更能牢牢地钉在记忆里,变成自己的第二天性。
最后是输出。
光自己学会还不行,还要想办法教会别人。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来重组信息,甚至自创新玩法,从而让受教者获取技能或知识。这比单纯回想又前进了一步。
还有其他输出的方式,比如写作,画思维导图,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又一篇日课完成啦,我又获取了一个学习之道!走在消除能力错觉的道路上!
葛瑛
20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