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开始写作的朋友看到自己文章阅读量很少,都会很着急。自己在写作、排版上已经有一定进步了,但是文章就是没什么人能够看到。别着急,你们可能踩到了这些坑:
1、多个平台发布导致被限流
有很多朋友在文章写完之后,把文章在各个主流的平台上都发了一遍,希望吸引更多的用户看。
这个想法是很不错,但是要注意了,很多平台都希望发布在自己这里的文章是原创的文章,它们会在发布之后对全网进行检索,一旦发现了相似的文章,可能会降低对文章的推荐。
另外,每个平台的用户群体喜好都不尽相同,所以,当你写完一篇文章之后,应当把这篇文章发布在它受众最为广泛的平台上,过段时间再考虑同步到其他次要的平台。
2、选题、配图「不恰当」
文章在选题的时候,使用当前比较火的话题自然比较容易得到读者的青睐,但是应该避免正面讨论一些具有很强争议性和引导性的话题,这些话题通常会受到平台规则的限制。
配图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认为只要与主题相符就行。尽管图片的审核相比文字的审核宽容一些,我们仍旧应该避免选择带有暴力、犯罪、不健康的图片作为配图。
每个平台都是一个社区,而朋友圈是你的后花园,你可以在你的后花园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不介意你的朋友看到就好),但是在社区里,就应当遵守社区的规则。
3、文章标题跟过时的其他文章有相似性
这点与第1点类似,主要是推荐算法的影响。标题是重要的检索关键字,如果是跟时事热点相关的话题,标题相似可能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你的标题和很早以前发布的文章标题相似,可能会导致推荐系统降低推荐级别。
所在,在拟好标题之后,如果没有信心,可以把自己的标题在搜索引擎里搜索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类似标题的文章已经发布过了。
P.S. 小心翼翼地搜索下了,结果跟我这个标题类似的文章还真的有。
4、写作的风格过于高冷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接收着海量的信息。单纯从想要提高文章的阅读量和受众上面来说,我们的文章应该越通俗越好,越直接越好。
华丽的辞藻和优雅的散文毕竟受众有限,有品味的阅读者会选择相对高质量的阅读方式,而不是在各个平台刷新自己的时间线,以期找到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不过,写作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每个写作的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并坚持下去,你在这个风格的领域同样会有一帮铁杆粉丝。
5、写完之后频繁的修改
一篇文章,当你点击「发布」按钮之后,就应当确保不会在修改里面的内容了。「某句话读起来不够通顺,段落结构不太适当」——这些调整的工作都应该是在文章写完后一遍遍复核的时候做的。
在某些平台,文章发布之后甚至不允许修改。有些平台比较人性,虽然可以随便修改发布后的文章,但是它们可能会重新计算推荐级别,很容易就被卡死流量了。
所以,每次点「发布」按钮,都要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不要给自己发出去之后还能够修改的余地。
6、不了解自己发文章的平台
一个平台,如果你都不喜欢它上面的内容,那么你怎样才能让平台上的人喜欢你?准备在一个平台上发文章的时候,先问问自己读了多少篇这个平台上的文章?受欢迎的文章都是什么风格?读者的口味怎样?
比如简书的受众一般是年轻群体,风格比较简单、排版轻巧,逼格也较高。通过这些关键字,是不是能够多少了解到自己应该怎么做?
而在某新闻客户端,文章需要博人眼球,制造热点,文章在拟定标题和行文上,都是相对有引导性的。在这样的平台上写作,自然是来点「震惊!」比较合适。
7、文章的字数太多
我相信本文也一定有不少人会只看标题,不看内容。也许偶尔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点,会稍微深入读一点。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会考虑他们的用户是如何使用的。而我们写文章的人,也应该适当考虑目标读者的阅读状态。
现在很多读者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来给自己充充电,如果你的文章过长,没准读者刚看了一半,就被一条微信消息给打断了。也有很多读者可能刚看到文章,觉得还不错,点个收藏准备以后看,然后因为拖延症的问题,可能再也不会打开了。
所以,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长度做一定地折衷。尽量用精炼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总结
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打造自己品牌的过程。在各个平台上发布的时候,你的读者就不再是你自己,你需要培养好为他人负责的心态。注意文章在构思、写作、发布、推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好好运营自己的品牌。在这些地方的努力,必将给你带来巨大的收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