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觉得曾经看到过的语篇体裁分类法,把天下语篇分为叙事类和说明类。好像依据是人类对客观和主观世界的认知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是试图向别人描述:“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比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新闻,报告,演讲等。要么是向别人解释说明:“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比如科研论文,菜谱,争论,社论,上课,,,。
还曾经记得有一个国际阅读组织采用了这个二分法,用来测量小学生的文本解读水平。
唉呀,我为什么会想起这些呢?我开始对什么别的质疑了吗?为什么我突然想起这些?难道它对我的图式研究有启发?还是预让我收敛思维到哲学里,回到人类的认知原点?
是该看些新的哲学书了,都快被别人的声音观点扰乱思维了。
what is ...,not what is...,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给我一双慧眼,让我看到更多吧。
稍隔片刻后的反思
我可能在以事情或者事件作为思考中心。
这样做事――――不这样做事,建立了一个充满张力的逻辑计算序列的两个极点。然后看每一种语篇体裁在这个事件序列上的偏向度。偏这样的,偏不那样的,每个领域里都有它做事的规则和法度。
做事有法度,反映做事的语篇也有法度体现。体裁即做事的法度。掌握认识一个体裁是为了更好地做事,更好地活着。语篇体裁把它放在人类学,认知科学的背景上研究,它的终极是人类关怀,是不比小说家,文学家,教育家逊色的。
小说家描述的是虚拟现实的事情,汉语篇体裁研究是为了解释现实中的事情,共同之处都在说事,目的都是朝向帮助人类思考,更好做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以事情为中心,是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中心呢。一切以做事为中心,改造世界,改造人类自身,包括大脑。
我的跨界优势何在?可能还是那个一百年前的小伙伴――天才媒介学家麦克卢汉的影响:万物皆媒介。媒介即讯息。再怎么生产讯息知识,也是一种媒介,是大脑和身体的延伸,或者具体点是神经网络的延伸。人类在武装自身,通过技术,通过知识,通过文学艺术,等等知识讯息看的见的,看不见的,有形的,无形的,已有的,正在创造中的,各色媒介强大自己。
不觉已到中午,和自己对话是如此美妙。
原来自己的大脑里有这么多处在潜意识中的记忆,要把你们从潜意识层中挖出来,和我意识到的概念观点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