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维奇(1878—1935),俄国画家,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
一个正方形,就是一个世界
古语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由道生,这正如人的一生,人生之道,追本溯源,便是所持之观念与信念。
以道支撑,人可以做到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比如凭借一己之力穿越沙漠,比如穷其一生编写辞典,比如独自一人创建流派,用一个正方形,让世界刮目相看。
一个特立独行的正方形↓↓↓
正方形我们见得太多了,魔方、方桌、CD盒,随处可见。那这个正方形,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让百年之后的人们仍然对它念念不忘呢?
说到这个正方形,当然不能不提它的创作者——马列维奇。
一幅特立独行的自画像↓↓↓
马列维奇和正方形,可谓是一对好搭档,不论说是马列维奇成就了正方形,还是正方形成就了马列维奇,不能抹灭的是,他们联手在艺术史上,画下了极简却意义非凡的一笔。
1915年,马列维奇创作出《白底上的黑方块》,拉开了至上主义的帷幕。
至上主义由马列维奇创立,整个流派从头到尾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说是马列维奇单枪匹马构建出的精神世界。
至上主义,以最简单的图形来表达世界,彻底奉行少即是多的原则。
反应在作品中,就是表达形式的彻底简化,你看不到除了几何图形以外的任何意象。
在这里,正方形就是正义。
正方形是一切的基础:圆是正方形的自转,长方形是正方形的延长,十字形是方形的垂直与水平交叉……
在马列维奇看来,一个正方形,就是一个世界。
从外形上看,一个正方形,当然没有一个世界那么大。但是,一个正方形所涵盖的一切与一个世界所涵盖的一切,本质上是并没有什么区别,世界本就是一体的,是共通的。正方形虽小,但它涵盖着世界的一切智慧。
正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人一念,一念一境,心中有道,就可以不必纠缠于道的外表,就可以放弃一切物象,直抵本质。
所有复杂的艺术表达,解剖之后所传达的,就是简单到极致的真理。
基于这种顿悟,马列维奇创作出了《白底上的白方块》,这幅画的完成,标志着至上主义的结束。
这意味着他已经完成了内心艺术观的构建,创作正方形这件事本身,从此刻起,对他而言不过只是重复,画一个和画一万个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方形上的方形,预示着他不再执着于物象;
而白色上的白色,宣告着他不再执着于色彩。
所谓的物象与色彩,已经无法束缚他。
某种意义上,这种超脱与领悟,不止存在于艺术界。记得电视剧《少年张三丰》中,易天行被关在天绝牢内,心有所悟,和前来营救的张君宝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天绝牢外每天会传来108声钟声,起初易天行每天都会数一遍钟声,日复一日,最后他终于顿悟,外面的钟声到底是不是108声对他而言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内心的钟声,始终只有108声。
而张君宝则领悟更深,对他来说,外面的钟声到底是几声根本不重要,因为在他心里,从来没有钟声。
在武林故事里,主人公不在意钟敲了多少下,意味着他不在意名剑有多少招式,以无招胜有招,达到人剑合一。
而在至上主义的世界里,则是以一个极简的正方形,包容艺术的全部真谛。
正方形表达一切,一切如你所见。
你看到山,它就是山;你看到水,它就是水;你看到热情、悲伤、喜悦、痛苦,它就是热情、悲伤、喜悦、痛苦;如果你什么也没看到,那它,本就什么都没有。
“菩提本无物,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佛法,也许可以作为这个正方形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