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威胁”过孩子:我数到三,你不来,我就走了!一、二。。。。。。。唰!孩子从地上爬起来,乖乖走到你面前。
那你有这样对待过自己吗?当你拖延着,不想去做一件事时,对自己说:我倒数五下(成年人嘛,反应没孩子快,就多数两下吧),五、四、三、二。。。。。。唰的!你立马就滚去做了。
这就是我现在针对拖延的一个处理方法,试用十几次了,效果还挺好。
闹钟响了,又想赖床,立刻给自己一个倒数,往往数到三的时候,我就一个鲤鱼跳龙门般弹起了。晚上给自己规定9点去洗漱,时间快到了,书看得正精彩呢,“五、四、三。。。”又在心底响起,我去!我现在就去!
以上,就是我读了《终结拖延症:写给年轻人的7个行动指南》后的,一点小小的改变。就是这点改变,让我看自己的样子顺眼多了。
从图书馆的架子上拿下这本书,纯粹是冲着“拖延症”这三个字去的。准备看时,心里是嗤之以鼻的:哼,又是一本鸡汤励志书!不过,既然都借来了,自然是要看完的,不然对不起我的强迫症。
才看了前面几页,就忍不住发朋友圈分享了。如果说这是一本鸡汤书,那它真的是一本鸡汤书!可以给你补充切切实实的精神营养。
作者开篇就说:当一个人把问题从外部转向内心的时候,就是成长与蜕变的开始;用心理学的眼光检视自己和周围,就找到了“我为什么是我”“现在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
所以,当我们出现拖延症时,就应该从内心出发,去寻找答案:我为什么会这样拖延?而不是责怪自己:我又拖延了!人容易产生愧疚感,但不容易消除愧疚感,愧疚感累积一多,焦虑、压抑等情绪就来了。
现在,是时候去掉这些愧疚感了!只要我们能改变拖延的坏习惯,就可以消除大部分日常行为中的愧疚感了。那么,如何改掉拖延这个可恶的习惯呢?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了7个行动指南。
一、首先,要挖掘出拖延的深层动机。没有谁会故意选择拖延,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
有些拖延,是因为对一件事有着厌恶情绪,人不可能追着完成讨厌的任务,这个时候选择拖延也是情理之中了。而有些拖延,是因为惧怕失败,如果我不开始做,是不是代表着永远都不会失败了?还有一些拖延行为,是因为完美主义,总想着等到万事俱备的那一刻才开始做,可世上哪有绝对完美那一刻呢?.....总之 ,所有拖延背后,一定有它内在原因,不要只对拖延这个表象行为深恶痛绝而又无能为力,一边拖延着,一边愧疚着,焦虑得过着一天又一天。这种精神内耗,会逐渐废掉自己。一旦发现自己产生了拖延行为,挖掘出它的深层动机,直面它,解决它!
二、稍后思维:斩断拖延思维,走出你的“自以为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对即将到来的事物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且忍不住想要转移注意力,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去替代它。
就比如,此刻写这篇读后感,看完这本书,挺有感触的,想记录点什么,又加上今年给自己制定了输出10篇读后感的行动清单,那就写呗。总觉得自己写起来会很快,建好文档后,就起了个名字,有人在微信上找我了,放下文档就去拿手机了。接着写了几行字,又到下班时间了,那就明天上午写吧。今天写了会儿,又忍不住看看抖音、翻翻小红书,一晃儿又是半个多小时没了。
看!即便是刚读完这本书,不经意间,还是会有拖延行为的,注意力总会被不相关的事转移。
这些错误的人资,会让我们形成一种“稍后思维”,正是它让拖延一步一步变成自动习惯。稍后思维,是一种认知转向,类似于在心理上开小差,暂时回避紧迫而重要的事情。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内容很多变,但核心是一样的,即“将来做”总是比“现在”更合适。什么明天再说啦、等待灵感啦、时间不合适啦等等,把这些词通通驱赶掉!不要对未来的自己期望过高,你现在不做,明天就一定能做吗?至于灵感,只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烧起来。告诉自己,唯一能够掌握的只有现在。
一旦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自动化的思维习惯,就具备了摆脱它的条件:在稍后思维冒出来的那一刻,揭穿它的骗人把戏,斩断它的自动进程,削弱无意识习惯的力量。
三、情绪压力:拯救拖延的核心,是妥善处理情绪。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意识到一个人或一件事,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时,我们一定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可是,这种几乎出于本能的选择,在遇到拖延的时候,却完全变了样。许多时候,明知道拖延是一个糟糕的行为,甚至可以预料到负面的结果,我们却还是这么做了。仿佛束手就擒一般,任凭它伤害自己。
为什么我们会赋予拖延这样的特权?
西罗斯博士解释说:“人们陷入这种长期拖延的非理性循环,是因为他们无法控制围绕一项任务的消极情绪。”
也就是说,拖延和心情不好很有关系!当我们产生了由某项任务引发的负面情绪时,拖延是一种应对方式。这种负面情绪,往往包含着无聊、恐惧、怨恨、焦虑、自我怀疑、不安全感等等。
在这里,想改掉拖延的坏毛病,就得解决情绪问题了。这些情绪中,压力、恐惧、焦虑是比较突出的、常见的,而且往往彼此转化、彼此影响。
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也可以触发拖延,因此要学会自我解压。
恐惧,就更容易引发拖延了。踏足陌生的领域、学习新的技能能,都会让我们感到恐惧,而逃避恐惧的一种常见表现便是——拖延!
于是,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时(比如,想报名学室内设计时),一直拖延着,一直惦念着,就是不行动。跟身边成长快速的人一对比,自责、愧疚、不甘......纷至沓来,能不精神内耗吗?
书中讲到:恐惧不是你的敌人,等待自己变得不再恐惧,才是你的敌人。说得太对了!所以,我们要告诉自己:恐惧很正常,接受它就好,但不能让它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相比立马付诸行动,因恐惧而拖延会更让人心力交瘁。
另外,现如今的生活中,有种情绪越来越普遍,那就是焦虑。越焦虑就越拖延,越拖延就越焦虑,处在这个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书中,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迅速减缓焦虑情绪的“三步法”:1、冷静分析,设想最坏的结果。2、做好准备,承担最坏的结果。3、尽力而为,排除最坏的结果。具体内容,这里不展开了,感兴趣者可以去翻阅书籍。
四、模糊不清:看似是“懒癌”发作,实则是方向不明。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是自己懒,其实还真不是!误会了自己呢。我们懒得行动,是因为找不到方向,不知该怎么行动,于是,只好拖延了。没有明晰的方向,改变很难发生。书中,提出了SMART法则,帮助我们制定清晰有效的目标。
另外还讲了以下内容:怎样设计目标才能增加动力效应;合理拆解目标,徐循渐进地完成;塑造习惯,讲目标转化为固定流程;给计划留一点应对突变的余地等。
这里,最让我有感触的是:不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
在执行细分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被一种错误的心态笼罩:才完成了这么一点点,距离大目标还是那么遥远,长路漫漫,我能坚持下去吗?一想到这里,就会感到灰心丧气,动力不足,陷入拖延中,甚至终止行动。
我自己也经常这样。每年的年末,我会给自己制定第二年的行动清单,比如一年读完100本书,爬12次山,业绩达到多少等,往往是一边制定行动清单,一边怀疑自己:这,真的能完成吗?
尤其是那个一年看100本书,意味着平均每三天半就要看完一本书,那个书也不是乱看的,是根据我平时累积的书单里挑选出来的,很多书都是五六百页的大部头。光想想,就觉得这个目标完成不了!但转而又想,那些成功人士,像查理芒格、俞敏洪等,工作那么忙,一年还能看百来本书,我又不是大忙人,空闲时间要比他们多太多,把那些刷抖音的时间利用起来,应该也可以啊。
每看完一本书,都拍照上传到时光序(一款可以管理目标的APP),看着完成进度条逐渐从1%,2%...10%,20%到50%...80%,直至100%,特别有成就感。去年,终于还是完成了一年看100本书的行动清单。这个目标我执行了好几年,去年是第一次完成的。当时我的真实想法是,不要盯着100本书看,就着眼于手里这本书,看完再打开另一本。
在执行小任务的过程中,不要用终极的大目标来“吓唬”自己,也不要过分关注“还剩下多少路程”,只要专注于眼前的每一步,努力去完成每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就行了。思考人生目标的时候,目光要放得长远一点;真正做事的时候,目光要放得近一点,把每一个饱满的现在串起来,就成了你想要的那个未来。
五、行动阻抗:当情与理拉扯时,触动内心的“大象”。
这一块内容,最让我“哇塞”了!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说:“我们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则像是坐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
看看书中这一段对话场景,熟悉不?
——骑象人:“每天早起运动,身体素质会更好一些。”
——大象:“被窝里好暖和,好舒服,真的不想起床!”
——骑象人:“健康饮食,才能远离疾病和肥胖。”
——大象:“我好喜欢奶油蛋糕带来的感官刺激,难以拒绝!”
——骑象人:“截止日期要到了,要抓紧时间写稿。”
——大象:“我真的好累,不想动脑子。”
骑象人是我们内心理性的一面,它骑在大象的背上,手里握着缰绳,思考着对与错的问题,俨然一副指挥者的样子。在有关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它经常会理性地引导大象走在更长远的路上。不过,骑象人对大象的控制水平并不稳定,时好时坏。
大象是我们内心感性的一面,它很简单,不考虑对与错,只考虑喜欢和不喜欢。感觉舒服的、喜欢的就去做,感觉不舒服的、不喜欢的就尽量摆脱。
如果大象和骑象人对于前进的方向出现了分歧,那么骑象人大概率会落败,丝毫没有还手的余地。毕竟,跟六吨重的大象比起来,骑象人显得微不足道,他的胜利只是意外,大象的胜利才是日常。
想要对付大象,用蛮力是行不通的。相信我们都试过,狠狠地批评自己懒惰,用毅力去克制某种本能的欲望,结果呢?
骑象人得了解大象,摸清大象的脾气,知道它想表达什么,懂得它的行为模式,找到其中的规律才能触动大象。
骑象人是富有远见的,愿意为了长期目标而作出短暂的牺牲。然而,大象是不考虑这些的,它就像衣柜贪玩的孩子,只贪图眼前的享受。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这样写道:“我们的内心、情感会记住每种行为立即产生的快乐或痛苦,但是如果行为是星期一做的,成功则是在星期五才实现的,它就没办法把两者联结在一起。”
我们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形:想减肥,却吞下一大块奶油蛋糕;发誓不再熬夜,却忍不住的刷手机到半夜;制定了学习计划,却依旧不停地打着游戏......无论是吃蛋糕、玩手机,还是打游戏,共同点,就是投入其中立刻就能得到快乐,哪怕它是廉价的、劣质的。然而,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要忍受锻炼时和锻炼后的肌肉酸痛,要不断重复学习才能记住一个知识点,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尽管做后者这些事情,达成目标后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收益,可大象很难将两件相隔时间太长的事情的结果联结在一起。所以,在趋乐避苦的本能面前,90%都是即时反馈占据上风。
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对于那些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事情,每完成一小步,记得激励自己,给自己正向反馈。哪怕是一句:很棒!继续向前。
除了正向反馈,我们还可以制造危机感,用负面情绪刺激大象。比如,在面对喜欢或诱人的垃圾食品时,趋乐的本能会让大象产生放纵一下的冲动。这个时候,可以想象吃撑了的自己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的难受情景,以及内心涌出来的强烈自责与愧疚。大象是很聪明的,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刺激下,那个想大吃一顿的冲动就会减少很多。
书中讲的“用行动满足需求,实践5秒钟法则”,最让我受用了!就是本文开头,我讲的对自己倒数5下,就能让自己立马行动起来的方法。这个法则,是梅尔.罗宾斯提出来的,她写的书名就叫《5秒钟法则》。
当年,罗宾斯遭遇了中年危机,事业陷入瓶颈期,婚姻亮起红灯。与此同时,她的丈夫也面临现金流的困难。家庭的危机让她心灰意冷,对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每天起床时,她都要经历一场自我斗争。
忽然有一天,她看到了NASA发射火箭,倒数计时:5、4、3、2、1,这一刻她忽然受到了启发。她想:“明天我要准时起床......像火箭一样发射。我要在5秒之内坐起来,这样我就没时间踌躇退缩了。”果不其然,她做到了。
然后,她开始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广泛地运用5秒钟法则,提供自己的行动力,缓解意志力低下的问题,屡试不爽。(我也是,屡试不爽。所以,才有这篇读后感)
原本一事无成的重度拖延症患者梅尔.罗宾斯,逐渐地从失败的境地中爬出,并成为人生赢家,登上TED演讲分享她的成功经验。她亲身证明了“5秒钟法则”有效,也在全美掀起了“5秒钟法则”的运动风潮。
此刻的你,要不要也试一下呢?
六、低效模式:切断分心的诱惑,重塑时间价值。
你有这种现象吗?上了一天的班,回想起来,却没多少时间是真正花在工作上的。那我们的时间,究竟去哪了?答案是:分心!分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时间盗贼”。有时,我们可能仅仅是从一个专注的状态中抽离出去三五分钟,却很难再进入原有的专注状态。
分心行为是开始拖延的一个重要信号。当我们在细想或行为上开始分心时,其实是用回避取代了高效的行动。比如:用刷抖音来逃避此刻写这篇读后感的困难;用读小说来回避明天要演讲的恐惧;用看电影回避为明天的考证做准备......
分心的行为可以无止境地链接下去。你不想处理手上的工作,就去查看股市的消息,顺便逛一逛淘宝,困了冲一杯咖啡,再刷个短视频,跟朋友微信上闲聊几句......糟糕的是,效能工具本身也会成为分心行为的一种,比如:原本你打开电脑是为了促进效能,但你没有打开工作文档,而是打开了微博。
大脑存在黄金时间,如果在头脑机能最高的时间段,做了一堆无用的杂事闲事,那么失去的就不只是钟表上显示的两三个小时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分心的概率:拒绝杂乱无序的办公桌;抓住应对工作干扰的主动权;以专注力为中心进行任务分配;一次做好一件事;分清轻重缓急,掌握四象限法则;学会使用高效的“番茄工作法”等。
七、精力危机:主动地补充精力,明智地分配精力。
大部分人都有过精疲力竭,只想躺下睡觉的时候吧。回忆下那个时候的自己,是不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更是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要做的事情中,不是因为心理上的惰性和其他症结,而只是因为精力不够,也就是人常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产生拖延的生理基础。
没有充沛的精力,就无法有高效率,想解决拖延的问题,务必要重视精力管理。管理我们的精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损耗;第二,把有限的精力用在重要的地方;第三,用恰当的方式补充精力。具体这里不展开讲了,书中都有讲到的。
精力稀缺的,学会拒绝很重要。生活中有碰到过这类人吗?就是非常善良,别人求助,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他,几乎是有求必应,结果把自己累得半死。他们的字典里,是没有“拒绝”这个字眼的,仿佛拒绝别人等于抹杀了自己的价值。
善良的本质,永远是值得尊重和提倡的。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对谁都是无差别对待,一视同仁的帮忙,先不说消耗自己的精力,对至亲至爱的人,也是一种伤害。你分配给别人的时间、精力多了,必然陪伴至亲至爱的人少了,对方感受不到你对他/她的特殊性,你的这种普度众生的好,在他/她心里,何尝不是伤害。
学会说“不”,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很多拖延者之所以会拖延,就是因为太顾及他人的感受,完全丧失了拒绝的能力,为他人的事浪费了太多的精力。
为什么会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呢?究其根源,作者认为无外乎以下几方面原因:
1、接受请求比拒绝请求更容易。
2、担心拒绝之后触怒对方,破坏原本融洽的关系。
3、不了解拒绝他人请求的积极意义。
4、不知道如何拒绝他人的请求。
相互协作值得提倡,前提是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自己的事。有富裕的时间和精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去考虑接受别人的请求。别总不好意思拒绝他人,当对方向你提出请求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两重准备,一是同意,二是拒绝。不做“滥好人”,才能逐渐脱离忙碌辛苦、拖延无力的状态,还自己一份轻松与从容。
最后,让我们学会积极休息,别让自己熬到精疲力竭的程度。该做的事儿不拖延,全情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