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和董宇辉的对话,有一个点,说到独居和与人相处,李娟认为任何一种相处的关系,即使是很糟糕的关系,都可以让一个人成长,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而董宇辉的观点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普遍认同的观点:一段糟糕的关系还不如独处。李娟说独处是会让人舒服一些,但是人如果独处的话,不会建立亲密关系,不会在亲密关系中得到和付出,毕竟1+1是大于1的。我能理解成是这么个意思吗?
是不是指的即使在一段糟糕的关系中,如果自己已深感不适,却还不脱离,只能是自身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在此折射。是不是可以说,现在社会的单身潮,其实是逃避的一种表现?在我的观念里还是认为,就像我一路走过来,和老公之间即使有过吵架,但是我们并没有离弃彼此。然后回首这么些年的相处,是我们共同成就了彼此,成为现在我们。我从他身上学到许多,而他也在与我的相处过程中改变了许多。流行一个词叫双向奔赴,但只要是亲密关系,必然就是双向奔赴啊,如果不是双向奔赴,那早就散伙了。所以一味强调双向奔赴的人,只是觉得在两人的关系中自己付出的更多,而对方是自私的。可是这种带偏激的语言根本就没有可信度,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他看到的就不一样。
宝莲寺的香火很旺盛,很多年轻人去求,我不知道他们求的是什么?十多年前我在山西上学的时候,有机会逛过山西的几所寺庙,和印象中的古代寺庙相似,参天大树下掩映的古刹,斑驳脱落的外墙,肃穆寂静,有些甚至在偏远交通不发达的地方,进入寺庙的路杂草丛生,可是进到里面,却又是一番风景,几百年甚至千年古树,要十几个人合抱在一起才能围住它,它的根深深地扎到地底下,游客都是过往的行人,它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一开学忙得团团转,婆婆又在亲戚的撺掇下表达她认为没有儿子的话,还是缺少了一点的观念,真的是。自从我真正认识到人是有所不同,并且有些人根本不会改变之后,我才发现我婆婆真是万能胶,有太多可以举的例子,以至于说起来都觉得搞笑。可是很好笑的是,以前的我竟然这些都看不出来,以前我总是认为人都是跟我一样。比如我这个人不爱撒谎,当然我也会撒过谎,但我撒过之后会耿耿于怀,并且总认为自己应该尽可能地去做到,但是我发现有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那简直就是你抓到证据,他都能扭转事实,还有些人撒谎几乎是无意识的地维护自己,也许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撒谎,他只是不肯承认现实而已。而我这个人吧,太直,非要戳破别人,好像能显得自己有多厉害似的,唉,得改。
早上6:20送老大,7:20送老二,8:20送老三。中午11:50接老大,1:20送老大。下午5:00接老三,6:00接老二,带去治疗过敏性鼻炎,再带她回来,晚上8:30接老大。现在养一个孩子得多不容易吧,即使初三中午必须得在学校吃饭,当妈的还去送饭,我看还有带着躺椅的,难道还给孩子在车棚下悠哉悠哉睡上一个中午觉?这些当妈的真的也伺候得太周到了吧。昨晚老大在食堂没抢到饭,只吃了个面包,晚上回来一连喝了三碗糊子,把大姑和奶奶心疼的,我说不就一顿饭吗,饿一下有什么关系,奶奶说不想看到孩子受屈呗。我觉得我可能是心太大,不过是第一天还没适应过来而已,等步入正轨,适应新的学校,她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我上高中的时候,一日三歺,晚上晚自习回来也没觉得肚子饿啊,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晚上九点多到家还得再吃一顿呢?这不是加重肠胃负担吗?这个社会真的好畸形,人们的跟随心理,攀比心理真的好重。我也会被卷进去,但我还是会适当地与社会保持距离,保持清醒,走在自己的节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