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有编辑朋友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近期创作的网络小说进度,他保持着每天七八千字的频率,遨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写作,每天为了一两千字的日更还时时愁肠百结,这的确有些相形见绌了。
写点小文章,我勉强还能凑合,但要写长篇的网文,这对我绝对是一个挑战。因为在这个领域我完全是陌生的,没有系统地学习和训练,要写好网络小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说梦。提到现在的网络小说,不要说写,就是看,我都没有看过一两部,什么原因?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的一位同年几乎武断地说:网络小说,你真的写不了的。
朋友的说法我其实也不否定,许多年来,我一直迷恋于纯文学,对于网络文学几乎完全是持排斥观点的。只是现在态度才有了一些松动,对网络文学的看法更加客观公允。或许人上了一点年纪,思想就更趋保守,很难接受新的事物。如果年轻一点,精力就会更加充沛,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尝试新的写作方式。那位编辑朋友三十出头的年纪,可谓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也因此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不同类型的网络小说。这样看来,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自古以来,文人总是与清贫联系在一起,李白杜甫的文章千古流传,可是他们却穷困潦倒一生。现在中国那么多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也只有莫言一位幸运儿。当然你可以说现在是网络文学的时代,像唐家三少一些网文大咖通过写作让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写作变现的传奇被一些人演绎得淋漓尽致。会写网文可以成为一门职业,的确是能够养活自己的。
这样看来,世易时移,我们真的要以一种新的观念看待写作了。但是对我来说,写作只是生活的一种点缀,是不能当饭吃的,否则只会饿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正是因为自己还有其他的谋生手段,而不必像古代的一些文人那样需要每天煮字疗饥,在写作上也就缺乏了那种破釜沉舟的动力。这到底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悲哀呢?
在对待文字的态度上,我到底还是缺乏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所有的所谓的热爱仅限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如此而已。更毋庸谈有那种“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精神。而上帝有时总是公平的,有什么样的投入,就有什么样的回报。
作家陈忠实生前一直为不能写出一部将来垫棺材板作枕头的著作而忧虑,他把自己关在偏僻的房子里,潜心耕耘,终于在50岁之前完成了长篇巨作《白鹿原》。
作为普通人,我不期望像陈先生那样写出经天纬地之作,但写出一篇不管质量如何的长篇小说来,总不至于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吧。不管怎样,今后我应该作这方面的准备与尝试,不管是纯文学还是网文,动笔去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