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去世以后,武帝已经不是原来的武帝。
当年的武帝,文韬武略不输秦皇。匈奴肆虐遮不住万丈雄心;内外交困也能放眼海外。他在年富力强的主政时期,曾经创下过25项世界第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
步入晚年的武帝,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心气,老态尽显。更重要的是,他性格中光芒四射的东西,似乎都转化成负面的东西。刚强变成了凶狠,智慧变成了多疑,嫉恶如仇变成了嗜杀成性。
武帝睡眠特别不好,因为他无法正常入睡,一闭眼睛,恶梦连连。做的最多的梦,就是因“巫蛊之祸”死去的几万冤魂向他索命。他经常在惊惧中翻身坐起 ,高喊“来人!” ,等到太监们战战兢兢地来到床前时,他又会相问曰“什么时辰了?”,虚伪地遮掩过去。武帝不想让人知道他的非正常状态,而宫里的人都知道,武帝病了。
太子刘据杀了司隶校尉江充的消息,很快就让武帝知道了。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最初时刻 ,武帝神经质一般狂笑起来:“哈哈哈,反了,反了!杀完江充,就该轮到我了!”。笑完,武帝吩咐身边的太监:“把刘屈螯叫来!”
刘屈螯时任丞相,掌控三军。但是此人并无胆略,只是对于武帝言听计从,所以深得武帝信任。
“微臣叩见陛下。”刘屈螯匍匐在坛下,不敢抬头。武帝高高在上,威严的端坐在龙椅上。
“刘据杀了江充,你知道么?”武帝没有让他平身站起,冷冷地问道。
“微臣也是刚刚知道,只是惊诧,不明缘由。”刘屈螯揣摩不透武帝现在想些什么,不敢造次,不敢说些带有自己观点的话。他知道,在武帝面前,说错一句话,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武帝吼道:“刘据这是要造反啊!我要你立刻发兵,把他抓来。”武帝用了“发兵”二字,是因为太子手上,有很强的武装力量。
刘屈螯正想说什么,有太监来报:“陛下,太子太傅王重林求见。”
武帝皱了皱眉头,这个时候,他来干什么?可是他不能拒绝。在整个大汉王朝,武帝最喜欢的是东方朔,最欣赏的是王重林。这不但因为王重林学识渊博,是太子的老师,更因为王重林光明磊落,心胸坦荡。于是对太监说道“让他进来吧。”
王重林疾步走到坛下,跪倒:“微臣叩见陛下。”
“站起来说话吧,你来何事?”武帝以少有的温和,问王重林。
王重林站起来回道:“陛下,微臣为太子而来。”
武帝愠怒:“哦?你说吧。”
王重林道:“陛下,太子斩杀江充,事出有因,先请陛下看看这个。”王重林把奏表递到了武帝手里。在他的奏表里,王重林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并附上了江充下人签字画押的供词。
武帝看得并不认真,只是浏览了一下,愤怒地将奏表掷于坛下,问王重林:“你拿这个来敷衍我么?”
竹简带着清脆的哗啦声 ,滚落到刘屈螯跟前 ,武帝对他说:“你也看看,里边说了些什么?”
刘屈螯看了看奏表,清了清嗓子,他摸清了武帝的真实想法,该说什么 ,心里自然一清二楚。
“陛下明察,王太傅所奏,乃一面之词,不足为凭。”
王重林知道刘屈螯的为人,只会顺着武帝的意思说话,因此也不愤怒,反唇相讥曰:“丞相大人,在下只看事实,出以公心,何来一面之词?况且,人犯之签字画押,醒于川河,难不成,那也是假的?”
刘屈螯呵呵一笑:“太傅此言差矣。想我大汉,律法森严。然而,朝野皆知,我朝讼狱中,向来不乏屈打成招之先例,呵呵。”
这话很损,王重林正待严词驳斥,武帝发怒了:“都给我闭嘴!”他不想听到刘屈螯对于汉朝律法的非难,也不想听王重林对于太子的辩护。对刘屈螯说:“我命你立刻把刘据抓来,快去!”
刘屈螯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未央宫。又有太监来报:“陛下,城里传来消息,太子起兵谋反了!”
武帝大怒:“逆子!等我死了再举兵不成么?苍天啊!”武帝頓觉天旋地转,捂着额头,几欲晕倒。
王重林急忙抚慰道:“陛下息怒。太子断不会起兵谋反,想来是有人造谣。”
这岂能说服武帝?武帝对于巫蛊的存在坚信不疑,也始终怀疑皇宫里有人用巫蛊谋害他,尤其是想到这些阴谋都来自于亲人,根本就无法接受,也更加恨之入骨。
他手指王重林,恶狠狠地说道:“事到如今,你还在为那个逆子说话。我不杀你,立刻滚出去!滚!”
王重林无奈,走出了未央宫。望着西面血色的天空,心里怆然:“天欲亡我大汉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