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翻看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贫穷果真限制着我的想象力。我印象中的古代都是重农抑商,到明朝晚期才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再到清朝的闭关锁国扼杀了这种萌芽。
当读到第一章的二千年前的管仲变法,就有着凯恩斯主义的烙印,我这等后人只能顶礼膜拜。于是迫不及待地理清思路,码字一篇,以供分享及记忆之用。
一、娼妓业的祖师爷
管仲的治国理念里面有几个都和儒家文化的传统教义背道而驰,当中一项最引人眼球的举措就是“妓院”的发明。
“性”这个即使在当代都难以启齿的话题,先秦时期的管仲根据供需关系的调配,将这个产业摆上台面地经营。
在百花争鸣的先秦时期,多元化思想的碰撞让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可能。
有时候,我们总先入为主地把古人定义为封建传统又保守,但历史的步伐是进是退,也只有跳出历史的洪流,以第三者的目光去看待才能心如明镜。
二、以商止战
齐国因为经济改革的成功成为了强国,与此同时,鲁国和梁国同是东方大国,同时是生产绨的大国。在这种背景下,管仲通过国际贸易关系的供需关系的洞察,继而创造出一例出色的商业案例。
要创造出这个商业案例的第一点在于把握“时尚”。通过榜样的力量引领时尚的潮流,换做当代就是明星网红的示范效应,置身千年前,受制当时的条件所限,只能依靠帝王的明星效应——就是齐桓公带头穿绨衣的榜样示范作用,让这东西成为了“时尚”。
一时之间,绨衣供不应求,管仲却限制国内生产,全数依赖鲁国和梁国的供给,用铜换绨。当两国以为发大财之际,全社会投身绨的生产工作,引发农事荒废,粮价暴涨。此时,再限制绨的进口,引发两国经济的崩溃,难民悉数流入齐国,继而利用难民的劳动力去开发荒地,以此达到一石二鸟之功效。
三、盐铁专营
除了上述出色的商业案业以外,管仲还是一个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经济和增加国家收入的高手。
国家需要税收来运作,管仲更深谙人性的弱点,人民对征税这个事情是有着天然的抗拒情感的,于是采取了“取之于无形”的方式来征税。一直以来,管仲都有很强烈的民本思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等观点都说明他不主张用严酷的刑罚来威慑百姓。
盐和铁是当时的支柱产业,通过对这两项内容的专卖,用温和的手段,即能实现在不知不觉中纳税的目的。
四、鼓励铺张浪费
因为执行了上述的政策举措,管仲成了儒家眼里的异端邪说分子。
与此同时,对比儒家所倡导的节俭作风,管仲作为一个享乐主义者,极度提倡铺张浪费。这个观点的核心在于只有保持富人阶级的不断消费,才能提供工作机会给穷人。我借此理解为,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扩大内需。
这个哗众取宠的观点受制年代的局限,一味地倡导消费,却未能有效地提出关于生产力提高改进的措施。
五、以商治国的崩盘
虽然经济布局很成功,但成功的经济策略没有让齐国笑到最后,一句话归纳的理由就是在于,齐国当时坐拥最强国力,却采取了不扩军和不兼并的“和平称霸”战略。
读到这里,我的感概只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作为一方霸主也好,传统列强也罢,可以有不称霸的野心,但要有跟列强叫板的实力。想想我们种花家当年条件无比恶劣,要资源没资源,也要咬牙制造蘑菇云,想想如今北韩即使闭门锁国,美国也要对其有三分的忌惮,当中的逻辑足够让人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