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总结-认知

2018年总结-认知

总结

鉴于接下来的总结部分内容纷杂,字数较多,因此特意将总结部分排版在此处。

  1. 相较于2018年年中时候才开始刻意记录日常反思,2019年则是从头一天便开始了此项事宜,但最终经过整理发现——似乎并没有多少额外的新奇思想或道理出现,想通/想明白的道理依然是那么多,只是理解得更加深刻,也更能够明白一些名人名言背后完整的逻辑链条,更容易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再轻易因为外界因素所动摇。
  2. 越来越感觉到时间的宝贵。"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时不我待"这些成语现在每每听来都是触动连连。站在此刻回望2019年年初,相信心底的感概在2020年年底的时候依然会再来一次吧。希望今年的自己能够自律一些,年底再回顾的时候能少点遗憾。也希望曾经无知落下的诸多遗憾能来得及!
  3. 确立“坚持,坚韧,用心”作为人生信条,将其作为人生信条努力贯彻下去,希望自己能够一步步让心中那个完美的形象成为现实。
  4. 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多考虑其复利性,尽量做一些长半衰期的事情,例如学习,反思,总结等。

先计划,再执行

这是2019年初时候贴在书桌侧面的座右铭,现在想来实践明显不足,希望来年能有所改善。相关反思如下: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事先计划能够大幅度提高所做事情的成功率,避免陷入细节的繁杂中而忽略了前进的方向。哪怕这个计划再简陋,也不应该轻视/无视它。
  • 对于年/月/日度计划,不要放在脑子里面,用一张纸把它们写下来,让它们来指导你的工作。写下来,不要放在脑子里面,写下来的那刻你的感受将完全不一样,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自控力》 P192。虽然很大可能性这些计划不会完美执行,但迈出这一步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 做事前需要先进行总体思考,全局考虑,但但是这是一个过程,放平心态,放缓心态。计划,执行,复盘,优化,在这个迭代过程中慢慢养成通盘思考的习惯。最终将这些有意识的行事方式转换为无意识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稳固内心,不受外界干扰。
  • 之所以要先计划后执行,将事情安排得有条理,这一点无论是在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如此。因为只有有了条理才有优化的可能性,才能节省精力(因为你只需要去做,而不需要考虑怎么做,毕竟你都养成习惯了,就像开车,老手会觉得开车很费精力吗?),正是因为我们能将问题的解决方案固化下来,也就有了优化的基础。
  • 推广到学习上,学习当然也要排计划。对于已经脱离学校多年,没有了强有力的外界因素来督促我们,我们更需要一个清晰的计划来确保在一大段时间范围内确保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通过计划将学习目标切割分解,辅助以有力地执行,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

现在就开始(Begin Now)

关于这一条,笔者故意放在了这里,目的是和上面这一条形成鲜明的对比。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大道理也不例外,重点在于从自身实践出来独立完成对其的理解,构建完整的逻辑链条。

  1. 人生不像做饭,不能等万事俱备了才下锅。—— 《饮食男女》
  2. 我们在打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先长时间犹豫这件事是否有用啊?学了之后会不会直接过期或者保质期很短啦等等,这些想法并没有错,毕竟时间都宝贵,大家希望用在刀刃上,但是相较于将时间大量浪费在踌躇和犹豫上,还不如从立即开始动手。而且这种犹犹豫豫,带着抵触心理的学习,专注力很难集中,效率自然也上不去,更加得不偿失。
  3. "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未来,但回顾过去,我们才发现,每个追随真我的经历,都是一颗颗珍珠,有一根无形的线,把它们串连起来。" 这句网传源自乔帮主的言论,不同人可以从中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其中一定不会缺少"相较于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更优解应该是现在就出发"这一条。
  4. 写文章的时候,先把脑子里的想到的只言片语全部腾到纸上来,最后当你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的时候,再开始将这些写下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序,这才是正确的写文之道。去尼玛的想好再写。2019/2/19 17:42:32
  5. 我们总是寄希望于机会来了再努力,但这根本就是个谬论,机会为什么偏偏找到你,而不是那些早已准备多时的人?亦或是为何偏偏是毫无准备的人发现了机会,那些一直在准备的反而忽视了?这里可以推广到生活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 不少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但是不是把你放到那个位置上你才开始发挥作用,是看到你有这个苗头别人才会把你放到那。这些属于三观的问题,外人是不会尝试解释给陌生人听的。笔者就曾经亲历过类似的例子。
  6. 人们总是希望有人在旁边随时指点当下应该怎么走,但这很明显智能是个幻想。而在实际的摸索中,如果不迈出脚下这一步,你是无法得知下一步的真实情况,而你所处的境遇,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其中细节,作出的决定也是最贴近于当时场景的。

急功近利

在整理过去这一年的随笔感悟中,关于这一条的记录是做多的,近三十条在不同时间段写下的相关感悟,多有重复,现精炼如下:

  1. 人们学习时候的一大问题就是试图一次搞明白所有看过的内容,但是你想一想,别人花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总结的内容,你一遍就给过了,你是想说自己太NB,还是想说别人太废物。所以觉得自己读书读得慢,看不懂的,就是看书看得少了,你不是焦虑,你只是急功好利
  2. 人们总是不知觉地陷入所谓的追求完美开局(笔者一直努力尝试摆脱,但依然偶尔会中招),其实就是不希望走弯路,想要直接一条通天大道走到底。
  3. 遇到事情,要分解着做,适当的中间步骤是必须的,没有完美的计划,任何人也预料不到事情的发展,你需要不断尝试以获取周遭的反馈来走好中间的每一步,而伟大来自于成千上万的小进步。
  4. 欲速则不达。 比如某项技能学习时候,为了图省事将所有的测试用例写到了一起,越到最后这些用例之间彼此影响,导致每次加入新的测试用例所耗费前期准备时间越来越长。记住:要想走得快,得先走得稳
  5. 急功近利的另外一大表现就是"一心多用",但这往往除了让人陷入莫名焦虑,一事无成外,对进展毫无帮助。
  6. 回想当初高中,或者说所有涉及到考试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从辅导教材中找到考试的原题,而且老师或者社会也在不断地给我们灌输和强化这种观念(家长想让我们多做题,社会想让父母多掏钱),但是成年人世界或高级知识里又有多少原题呢?理解力,快速学习能力,指定计划并严格执行的能力这些有人终其一生都不得。
  7. 人们总是寄希望于一本书,或者一段鸡汤能立竿见影地改变了其目前的困惑或境遇,但真正实现这一点,其前提是你确实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却始终无法有所突破,而你一直没有过放弃这方面的努力,这才是所谓的顿悟。

即时反馈

近两年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感同身受。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不断强调获取即时反馈的重要性。

  1. 我们总是不喜欢失败,但在即时反馈的环境里,失败和错误即使最大的恩赐,即时反馈得到的是可以被理解和解决的错误,通过努力解决掉这个错误,极大提升士气的同时也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这样的小步快跑可以让攻克难关变得有趣,极大降低半途而废的风险,大大增加成功的概率。
  2. 于新手而言,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将问题分解,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该分解问题,而只是在那里徒劳地不断偿失,碰运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 万事开头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无头绪,难以看到有效的即时反馈。每次尝试得到的都是一模一样,完全看不懂的错,这种情况下无脑的坚持只能被无情地教育。
  4. 精心构造以获取即时反馈的测试环境,这既是自学的最大障碍之一,也是培训班的最大优势之一。

乐于分享

  1. 大部分人都有藏私的念想,毕竟本人耗费了大量心血,不断的试错得出来的成果。对其珍视有加实乃人之常情。但相较于祖传秘方,知识产权,于你我这样的凡人而言,开诚布公地将所得所思分享出来,大家共同进步反而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最优解。大名鼎鼎的费曼学习法,其核心思想正是以教促学。除非你厌倦了继续前行,否则不用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毕竟在对方进步的时候,你也没有停下。
  2. 关于藏私的担忧,其实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没有这个必要,诸如"自证预言",“自我解释”等这样的人类天性,也说明了人的思想很难改变的。除非年深日久的潜移默化,否则人们根本不会因你的只言片语而去改变自身。你要相信习惯的力量,分享是挑选同伴的过程,而不会让你丧失优势。例如笔者一直在像公司同事灌输"基础"的重要性,但最终看来四十多人里,无一人听从;而且笔者甚至发现有时候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
  3. 你周围的人都好了,你才能好。成长最好的方式是和周围人一起变得优秀,强强联合,共通成长才是长久发展之道;尔虞我诈的封闭除了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之外,也让你失去了大量潜在的助力,长远看,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行为。

阅读

  1. 人在阅读的时候,正是用自己目前的学识和认知去解释书中所阐述的现象和作者的观点,这无意就是一次交流,而思维的进化正是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完成的!
  2. 看书的作用之一就是感受作者的治学态度,以及做事风格,进而见贤思齐 。笔者始终无法理解那些嫌书贵的逻辑。
  3. 关于何为一本好书,笔者个人认为一本好书会坦诚地向读者展示自己每一阶段的困扰,困惑,然后给出自己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尝试和失败。那种只展示结论,只展示"事后皆易",却闭口不言"当下最难"的书籍,恕笔者无法认同。
  4. 一本好书,其实它的核心观点是不会太多,而作者会结合自身经历围绕这些观点进行一系列阐述并不断强调,因此不用担心错过核心概念,放心大胆地阅读下去,哪怕当前你困惑于作者的某些文字。
  5. 阅读的时候,在书上做笔记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就笔者而言,不做笔记会导致很快就神游天外。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大脑在抗拒它,你需要一些方法来安抚大脑。另外通过在书中不断引用相关联的知识点,将知识串联成了网状才有更高的价值。
  6. 每本书看完最好写一篇对应的感悟,提供积累。可以考虑在看书时候,每看完一章,去做相应的回顾,不用太多字,记忆深刻的句子以及相应的页数即可,免得后期写读后感的时候无从下手。
  7. 关于阅读速度,我们总看到有人宣扬自己今年读了XX本书,难道我们读书是为了完成目标吗? 为什么很少看到有人宣称自己今年复读了之前读过的书,又多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8. 书籍是要发酵的。例如笔者从《黑客与画家》学来的“不少大项目都是由"写完就扔"的代码演化来的”,以及由《Clean Code》习得的"工匠精神"。正如老话里说的"一遍拆洗一遍新",经典书籍也是常看常新,未来的读书计划中正越来越多的加入对已阅书籍的复读。经典的再次阅读有助于提升你的读书方法,也会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关于学习

关于这一点,我们故意将其放在这里,毕竟阅读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1. 学习是一种信念(这个东西我一定要也可以学会),是一种决心,是一种坚持,是一种自知,是一种克制,是一种态度(慢慢来,一步一脚印)。—— 参考知乎《学习观》
  2. 学习就像编程的细节一样,准备,执行,收尾,其中收尾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吸取教训,复盘,这才是你优于他人的秘诀,切忌做完就万事大吉的想法。但是笔者自己目前做得并不好。
  3. 深入学习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纠正你对当前所面临情况的错误理解的问题。
  4. 知识只有成网才有意义,单个知识点价值极低,反而让人疲于奔命,乱花渐欲迷人眼。因此请把刷知乎和微信公众号归位娱乐,而非学习。

关于笔记

作为笔者系列文章《学习如何学习》的核心所在,在这过去的一年里,也是积攒了不少相关的所感所悟。

  1. 笔记将你的进步具象化,很多进步想要达到肉眼可见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而这和人性里的即时反馈机制正好冲突,而笔记可以帮助你有效降低记忆负担,加快即时反馈(这个问题我记录了,以后直接搜,我现在可以放心地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2. 在做笔记的时候,要绷紧一根弦 —— 未来我该怎么找到它? 带着这样的问题,你就会刻意做一些有长远利益的规范化,并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组织结构,这是一个急不来的修炼过程,慢慢地你就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高效。
  3. 借助笔记,你可以不再强求自己必须得今日事今日毕,你只需要在笔记中为下一步行动留下引子,指导未来的自己如何快速进入角色,继续探索之路?然后就可以放心得处理更紧急的事情。
  4. 大脑速度太快了,你需要动手/记录的方式让大脑慢下来,将问题细化,拆分,防止天马行空,帮助你抓住主线 ,最终解决问题。
  5. 很多时候,对于一种问题多种解法,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哪种好,那就把它们归集到一起(笔记记录),慢慢等待时间给你答案(所以有了笔记还要回顾)。 观工具类CamelTestUtil.java的迭代有感。
  6. 很多时候,我们即使搞懂了某个问题的玄妙,但时间长了我们依然会忘记很多细节,而仅仅记住了一些关键点。因此笔记这块我们可以单独拉出一篇来记录这些细节,方便以后需要时候,快速定位到我们想要的地方。
  7. 涉及到笔记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十足的耐心,绝对不能胡乱搞一起。时刻谨记这是你未来路上的财富,它们会陪你走完一生
  8. 如果实在不知道笔记放到哪里了, 就采用随意放置 + 清单的方式。切忌强行细化分类,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放到哪个文件夹里了。
  9. 对于笔记,记不住,不会分类很正常,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这个时候电子笔记本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你选择的笔记能够非常方便的做到相互引用,那就会帮助你非常有效地将知识串联起来,比如WIKI正是有着非常强大的相互引用功能,而且非常方便。如果有条件,笔者强烈推荐将Confluence作为自己的笔记库。
  10. 对于笔记记录,最好形成自己熟悉的模板,可以极大的节省查找时间,形成思维定势,加快效率。
  11. 笔记尽量把结论放在最前面,因为以后的查找时候很大可能对其中的形成过程是不关心的。
  12. 世间万物都是彼此有着关联的,完全孤立的事务必然无法长存,因此笔记中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正常的,不要过于强迫症,而必须要求位置的唯一性和纯洁性。

积累

一再强调笔记,其实深一层次的含义就是强调积累。穷人与富人,特权阶级与平权阶级,天才与普通人之间,差距之大远超出人与狗,但唯独这个"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的标准任何人在其面前都是一视同仁。想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享受更好的待遇,没道理不在这上面下十二分的功夫。

  1. 不仅要刻意积累, 还要善于积累。平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多多思考如何沉淀更多相关积累,创造更多的价值。例如笔者在通过软考两门高级考试之后,进行了多维度的价值挖掘,努力积累下更多的资本以备不时之需。
  2. 就笔者而言,对于做过的事情最大的不能容忍之处就是对之后的岁月没有任何提升和好处,记录下自己的所行所思,让之后的行动因为现在的行为受益,如此思维导向之下,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面对现在做的事情。
  3. 一个问题再次被想起来,一个解决方案再次被需要的时候,发现自己之前的积累很少,或者没有积累到点子上,这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因此自暴自弃,这正是完善的好机会,此时一定要投入更高的注意力,比以前更加用心地来完善它,如此才能快速进步,记住完美是一个过程。
  4. 绝大多数人身边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混日子的,他们比努力的自己轻松很多,但收入却和自己相差无几,甚至超过自己,此时诸位一定非常不平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绝对不是所谓的见不得人好,完全没关系的两码事。 笔者要表达的是此时我们更应该努力的同时极度注重积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对得起努力的自己,要让努力的自己和周围人之间拉开天堑鸿沟一样的巨大差距,所谓笑到最后的人才能笑得最美的,不过这个最后也不能太晚了,所以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重视你的积累,这是你安生立命,对得起努力的自己的依凭。
  5. 笔者个人理解的"尊老",尊重的是岁月在人身上刻下的睿智,沉稳,见多识广等优秀品质,笔者也愿意为此而努力。

精力管理

我们一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归根结底是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它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走了我们似乎无穷无尽的精力。

  1. 精力管理,就是顺势而为,比如到了6点吃饭的时间,确实可能你现在很多紧急的事情要做,但是如果一再推迟吃饭时间,你的精力会支持不了你接下来的高强度思考,其二如果你在吃饭时候还试图穿插着工作,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边都不得好。
  2. 要保证自己处于可以随时刹车的状态,千万不要陷入那种上了高速就停不下的状态。松弛有度地进行精力管理才是长久之计。
  3. 人的精力有限,但需要精力的地方太多,而诸多事项中最消耗精力的,则是那些超出了人们能力控制范围的部分,我们需要管理精力是因为努力探索舒适区之外的空间正是进步的主要方式。
  4. 习惯的好处就是帮助我们极大降低做某事的精力消耗,正是精力的缺失让坏习惯有机可乘,所以花费一定的精力将其替换为好习惯是划得来的;而且这也解释了为啥习惯的改变得一个个地来,因为你的精力跟不上。

坚持,坚韧,专注

正是在今年补上"专注"一词之后构建的完整人生格言,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以这三个词严格自律,不断完善自身。

  1. 不要轻易做决定,然后作下的决定就要坚定试行,尽量不要半途而废之后再捡起来,因为再捡起来的时候很可能再出一套做事风格和想法,然后在这不断地对比反复中开始陷入自我怀疑,进而一事无成。
  2. 只要能进入专注状态,任何方法都是值得表扬的,绝对不可耻。人在被某个问题,或者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困住时候,会自然产生倦怠,此时你需要不断试用各种方法(任何方式都可以,只要有效)来激励自己全力专注地坚持下去。笔者受环境影响认为"如果需要使用方法才能专注而感觉可耻的",现在每每想起都是深深的懊恼。
  3. 人的进步不是以一种恒定不变的速度向前,而是在想明白某些关键性节点,或者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突然呈现爆发性增长,因此觉得自己进步缓慢,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让自己再坚持一下,觉得越难的时候越要往前走一步,熬过去,为了自己那渺小而又不可一世的尊严,加油!
  4. 学习是一个过程,着急不得。我们看到的那些神童的例子,都是因为我们想看到,那些"十年寒窗"的内容大众不爱看。

自信心

可以说这些年来未敢放下的阅读和反思,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它

  1. 你只有坚信自己所做所行都是正确的,才能达到目的,否则一点挫折你就要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选择,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前进路上挫折是非常常见的。
  2. 我们总是自视过高,但是在做事的时候又会过于看低自己,比如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总会事无巨细,生怕未来的自己会看不懂。这种想法有可取之处,但是如果时间紧急或者出于效率考虑,其实是可以容许混沌和错误的,因为未来的你肯定比现在的你更强大,更睿智。例子就是当你引用另外一个文件夹位置 的时候,不要担心该文件夹未来被挪地方的可能性,未来的你一定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鸡血

最后来一点鸡血送给未来的自己。

  1. 我最希望得到更多人从心底的尊敬,为此我不惜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2. 我愿意用十年苦行僧一样的自律,换得后半辈子的平安。
  3. 我不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把生活看做一种酷刑来承受,我们要掌握主动权,生活的方向舵应该在我们自己手上。与其去祈求光明,我觉得还是让自己成为光源更实际一些。
  4. 我不再相信所谓的神仙,但我相信人类的美德,它一定不会辜负你的。
  5. 我个人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我,主动吃下的那些苦总有一天老天爷会补偿给你的。
  6. 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加强大!

最后一句话

其实就是下面这张图了:


我讨厌无知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478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482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26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33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18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3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6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20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64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88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95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87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9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84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62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七夕,今天是七夕,默想默念
    西海牧场阅读 229评论 0 0
  • 吹来的风是否都是你在过 想要轻轻抚着拥抱我 下过的雨都是我心里泪落 像我们擦不出爱的火 无从谈起不能说谁对谁错 模...
    云雨婉仪阅读 96评论 0 1
  • 依赖注入是什么? 依赖注入的作用是什么? 依赖注入的应用场景? 如何实现依赖注入? 对于一个后端程序员来说,依赖注...
    林肯公园_97cc阅读 5,808评论 0 2
  • 关于markdown 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的标记性语言,类似于HTML,提供了一种格式规范,使用纯文本来描...
    皮皮Warrior阅读 3,380评论 3 6
  • 夏日 文/罗恺 遮天万朵云, ...
    罗恺阅读 1,166评论 2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