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后人称为“百代家训之祖”,为什么它能被称为百代家训之祖?它有哪些内容特别值得现在的我们借鉴呢?
颜之推,公元531年出生于萧梁王朝的江陵,有两个兄长。年少时非常聪明,不幸的是,在九岁那年父亲去世,之后跟随大哥生活。少年时,跟随当时的大学问家湘东王萧绎学习,得到萧绎的赏识和提拔,后来成为一个儒家学者。可惜他生逢乱世,曾被两度俘虏,梁朝灭亡后,被迫在北齐定居下来,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后来北齐被北周灭掉,他又入周,四年后杨坚以隋代周,他又入隋。就是这样一个身处乱世、圣人不出、大道不行的时代,颜之推隐居在一个清闲的词臣职位上,不断地修身养性,方方面面的人生智慧精华凝结成了这本《颜氏家训》。
粗读《颜氏家训》,我从实用的角度将相关内容总结了三个关键句,教子有方方得良子,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进德修身立命之本。从教子、学习、修德三个方面来看《颜氏家训》,给今天的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教子有方方得良子
颜氏家训中的教子篇和治家篇,里面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子女的哲理。治家篇中开篇就强调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教化须自上而下,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教育子女不要溺爱。颜之推用一个小故事来论证,齐武成帝的三儿子琅邪王,是太子的同母弟弟,武成帝和皇后都非常喜欢他,吃的穿的,与太子一样。后来太子即位,太后依然给琅琊王即为优厚的礼遇,导致十几岁的琅琊王极其骄横放肆,毫无节制,穿的用的玩的,一律要与当皇帝的哥哥相比拟。后来皇帝终于借着一件事给他安了个谋反的罪名,把他处死了。
第三是父母应该威严而慈爱。颜之推说,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于一些不好的行为任意放纵,本应批评的反而奖励,本应斥责的,反而加以赞赏,等孩子懂事后,还以为这些不好的行为是对的,他的不好的习气已经养成了。这个时候父母再威严的去教育制止,就是把子女鞭抽棍打至死也不可能改变了。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这个意思。确实在我们现在做父母的,经常讲究的是和自己的孩子做好朋友,处处讲究平等,慈爱够了,但也要注意的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父母确实要有威严,要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对错,从小养成好习惯,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二、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颜氏家训当中用重要的篇幅写了学习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劝家人学习,还包括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指导。比如说文章篇里面就说到了具体对于文章,包括对自己的文章和他人文章应该怎样看待等等。关于学习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是立身的根本。颜氏家训中写到,“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意思是通晓六经的意思,涉猎百家的学说,即使不能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劝勉社会的风气,也不失为一种才艺,可用以自我谋生。这里还对学习无用论进行了批驳。有的人曾经刁难过颜之推,说有一些人虽然学贯古今,但是依然没有好的职位没有俸禄,妻子儿女还是挨饿受冻。颜之推利用金玉和木石的比喻来回答。他说人的命运是困厄还是显达,就好比金玉和木石。研习学问、掌握本领就好比琢磨金玉,雕刻木石。哪怕你目前只是一块木石,但是经过雕刻后也显得更美。
二是不仅要向圣贤学习,也要向世间所有的人学习。颜之推说,圣贤难遇,如果碰到了世间罕有的明达君子,哪能不仰慕、亲近呢?然而“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就是说,世间人大多有一种偏见:对听到的东西很看重,对亲眼所见的东西则很轻视;对远处的事物很感兴趣,对近处的事物则不怎么放在心上。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哪怕确实是贤能之士,人们也往往视而不见甚至轻慢侮辱,所以,鲁国的人称孔子为“东家丘”,而不认为他是个圣人。至于向身边的人学习,也非常的重要,甚至农夫、商贾、工匠、奴隶、渔民、屠夫、喂牛的、放羊的,他们中间都有在德行学问上堪为前辈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三是学习要勤奋,要趁早,更要懂得学以致用。“勤奋好学方成大器”,这里颜之推举了一些勤奋学习的例子来教育家人,不仅是普通人,就拿梁元帝来说,12岁的时候就特别得喜欢学习,但是那时候身体换上了疮病,以致于手不能握拳,膝盖不能弯曲,身体不方便动,他就在书房里挂上防苍蝇的帐子,身边放上甜酒,在疼痛的时候就喝上一口,来缓解疼痛,这样一天可以读二十卷书。至于学习要趁早就非常重要,人小的时候,天性单纯性无杂念,正是学习的好时候。当然,人总有遭遇困境的时候,要是在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至于学习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学以致用,正所谓“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三、进德修身立命之本
颜氏家训通篇,虽然分成教子篇、兄弟篇、勉学篇、风操篇等等,但是对于德的重要性却是贯穿全书,谈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是治家离不开德行。在家中,孝悌为先,兄弟要相亲相爱,妯娌之间,“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就是妯娌之间能够处处本着仁爱之心,拿别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就不会发生矛盾和纠纷了。
二是与人交往中离不开德行。待客之礼贵在真诚,客人来到家里,要迎来送往,真诚,谦恭,真心相待。闲聊之中慎谈家世,古人重家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因此,那时候人们聊天如果聊家世,就像现在女人见面问年龄、男人见面问工资一样不礼貌。
三是诚信是人立身的重要德行,“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就是德行兼备,必然会有好名声。正所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掉名声的上士,能够认识万物运行的大道,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所以用不着去求取名声;中士努力树立名声,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谨慎行事,担心自己的荣誉不能显扬于世;窃取名声的人,貌似忠厚而心怀大奸,求取浮华的虚名,最终是不会得到好名声的,因为人的虚实真伪本出于内心,所以必然会从他的形迹中显露出来。
四是报国中离不开德行。君子应谨守正道、积累德行,蓄养声望以待时机。这里有人质疑,“不去索取怎么能获得呢?”颜之推的观点是你只要努力立德修身,即使你不主动去求取,该得到的也依然会得到。反观北齐末年,那些想当官的人,大多用钱财攀附外戚,通过宫廷中得宠的女子去求官,然而一旦遭到执政者的怨恨,就会立刻对他们进行调查,那么因为利益交换而得到的官位,就会立刻被查大,而导致家族破败,后悔也来不及了。
刚才我主要讲了我印象深刻比较认同的三个方面,教子有方方得良子,要想教育出好的孩子,你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方法。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家财再多,也需要不断学习,保持身有一技之长;进德修身立命之本,安身立命,必须重视修身,重视德行。
此外颜氏家训还对家庭生活、个人日常生活工作作,健康养生,宗教信仰,技能艺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确实作为一本家训,涉及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不愧被称为“百代家训之祖”。
当然,由于颜之推所处的时代,所以呢,从现在的视角,特别是带有性别视角去看颜氏家训,也会发现有一些有偏颇的地方。比如说里面对于女性,还是有些歧视的看法,如谈到男性丧偶之后要谨慎再娶,其中谈到的就是,女性容易挑拨离间,导致同胞手足反目,虐待前妻的孩子等等,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放在家训中,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