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时常觉得,在移动互联网波涛汹涌的信息面前,相比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年人,熟悉现代科技的年轻人并没有太多优势。
甚至可以这么说,二者实际上一样。
老年人容易被各种养生保健谣言蒙蔽,年轻人也好不到哪儿去,紧抱着鸡汤不撒口,也不管汤碗里有没有鸡肉,有没有掺假,就像还没断奶的婴儿,只管埋头咂嘴。
所以,我实在不明白,年轻人们哪里来的勇气,敢于嘲笑老年人思维守旧认知颟顸?这只不过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02
有个段子说,当代最赚钱的生意,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向少年卖娱乐,向少妇卖青春……向老人卖健康,向普通人卖焦虑……向所有人卖鸡汤。
细究起来,这个概括还不精准。
要我说,其实最赚钱的生意就一样,向所有人卖情绪。或者说,挑弄操控所有人的情绪。
人类的情绪就那么多种,高兴、悲伤、焦虑、恐慌、迷惘、不满,愤怒等等,就像一颗颗堆在餐盘里的肉丸子,只要你角度准手腕稳心肠狠,一筷子戳下去,总能戳中一颗。
同样是恐惧,老年人担心日见衰老的身体,年轻人恐慌于充满变化的未来,这种情绪从根本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各自的聚焦点不同,所以上当受骗的具体形式有所差异。但其实都是被外力操控,都是被当猴耍。
当然了,人是情绪动物,理性费尽时日建立起的马奇诺防线,在突然涌起的感性面前不堪一击。
只要情绪占据智商高地,也就顾不上事实判断,逻辑思考,稀里糊涂就把自我拱手相让于他人,连安全带也忘了系,被别人带着节奏一路闭眼狂飙。
03
如果你是年轻人,看到这里也别不服气。我给你举个例子,给你分析一下所谓10W+刷屏爆款文章操弄年轻人情绪的套路: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这篇《对不起,我劝你别来北京了……》,身边好几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都在转发,想必是引发了他们的共鸣,颇有点感同身受。
文章很积极向上,很主流正能量。
概括一下大概内容:表妹来北京找工作,对文章作者忙前忙后的照顾帮忙视而不见,竟然发朋友圈吐槽没吃好没玩好没住好被怠慢,大城市就是表面风光,高攀不起。
作者不被理解,心里很难受,逐条解释,最后升华主题——尽管在大城市奋斗很辛苦很孤独,但是这里开放包容机会多,只要你不妥协不放弃,人生就能跃升到梦寐以求的高度。
必须承认,作者相当真情流露,写出了所有坚持在大城市拼搏的外地年轻人的所思所感,深深地引发了同类人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深受鼓舞:你看,不被理解的不止我一个,仍然在坚持梦想的也不止我一个。我并不孤独,我的选择也一定正确,我的前途将一片光明。
读完之后,年轻人一个个能量满格,斗志焕发,心里的那股火苗扑哧扑哧迎风飘扬。
必须承认,这确实是一碗清香四溢的鸡汤,正能量鸡汤。
04
但问题出在这里,这个所谓的朋友圈截图:
试想一下,如果是正常的在别人的朋友圈截图,左下角为什么会出现「删除」两个字?莫非作者为了写这篇文章,专门回了趟老家,从表妹手里要来手机偷偷截的?
这篇文章成立的前提,就是表妹的朋友圈吐槽,这是作者得以抒发胸臆表明观点的基础。然而,一旦截图作假,整篇文章从基础上就已经全然崩坏,文章的真实度、作者的情感、文章传递的价值观荡然无存。
如果作者真的认同这种价值观,如果真的珍惜这种价值观,那为什么要编造出一位所谓的表妹,扎一个对立面的稻草人展开批驳,进而去为这种价值观背书呢?
既然这么喜欢营造戏剧冲突,喜欢编故事支持自己的观点,岂不是恰恰证明对自己独身前往大城市打拼这种人生选择充满了不自信的怀疑,不确定的迷茫呢?
是不是说,只要目的是好的,就不用苛求手段是否良善?只要是「我这都是为你好」,就可以不付诸真诚,不寻求信任?
这篇文章有2万多个点赞,粗略估计有几百万的阅读量。
从底下大段大段的留言可以看出,文章确实写进了众多打拼在大城市的外地年轻人的心坎里,获得了他们强烈的情感认同和共鸣,让他们卸下平日里的坚强和防御,无比真诚地倾诉自己的奋斗经历和心路故事。
然而,这一切,却都建立在操控读者情绪的基础上,总是让人觉得受到了愚弄。就像你投入了满腔真情结果对方是个虚情假意的渣男,就像你以为作者是你的同路人结果对方只把你当成流量韭菜。
05
我一直觉得,情绪是很宝贵的东西,是有定额的。如果轻易被他人操控挥霍,动辄热泪盈眶,等真正用到时,要么早已情感麻木,要么天天鸡血充盈。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此,我们有必要警惕这样的套路,警惕这种煽弄情绪的文章,警惕自己在不经意间就被当成了猴子。
然而,自古套路得人心,你看,也就几天之间,不单单是北京,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都在劝你别来了。
随便点进去一看,内容基本雷同,无非就只是换了个城市名字。严格讲,可以算作是洗稿。
但阅读量也都不低,也都换来了一大堆真情流露的读者留言,换来了一大批被打动被抚慰的新订阅读者。放在早些年,这种套路叫「空手套小黄文」,放在现在,美其名曰「情感互动」。真是够讽刺的。
熟悉的味道,同样的套路,廉价的情绪,无脑的感动,纠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信息时代操纵情绪流量为王的魔幻现实场景。
你以为你是独立思考感情丰富的正常人,实际上,在操纵者眼里,你不过是编号2046。
06
在微信搜索框里,我试着多搜了几下,发现了蛮有趣的一幕。
《对不起……》这种标题的文章,简直就是年度刷屏利器,只要被有心人翻出来,稍加改造,每一年都能流行一回。
果然,时尚就是轮回啊。
比如2017年,流行《对不起,我要去xx了!》:
2016年,流行的是,《对不起,我要去XX了,别找我!》:
再往前,2015年,套路还未成型,大家以《对不起……》开头,纷纷各自试探摸索:
那么,我就很好奇,明年《对不起……》这种套路,又将会以什么方式流行一回呢?
我猜是:《对不起,你不配……》,你觉得呢?
推荐阅读:
图片作者:lounisproduction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