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句顶一万句》,看得人心情复杂,似乎懂了些什么,但又不敢下定论。书里面反复说的是一件事往往不是单单的一件事,事情里往往绕了好几个弯弯。
好像确实是这样的,纷纷杂杂的事情和人,我们在懵懂中前进,也一直是懵懂的。每个人想事情的方法不一样,最后做出来的事情,往往绕了好几个弯弯,跟当初的想法相差很多。
书中每个人都活得很憋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但又都在浑浑噩噩的往前走着,日子也就一天天过去了。感觉人生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东西,是一件说不清楚的事情,由不得你,自己凑合着挣扎吧。
但是,作为读书观史学理的我们,又可以不甘于这样。可以在一定的认识上,从一定的高度俯瞰,让自己从繁杂的琐事里面抽出身来,获取一些经验。
我们可以知道,人生在世,碰到烦恼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在碰到烦恼的时候,不再怨天尤人,坦然接受,坦然处理就可以了,毕竟每个人不是彼此肚子里的蛔虫,思想上的千差万别早已让事情不是当初的模样。
我们还可以知道,日子可以有些烦恼,有些劳累,但是身边的伴儿一定要能说得上话,要能够彼此理解,彼此体贴,可能换做现在的话就是三观要合吧。
《一句顶一万句》讲的是思想未经开化,穷困的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反应出来一个纷繁的但又压抑但又很真实的小世界。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一些原始的人和事,同时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反思。人有吃饭的需求,有精神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包括归属感的需求,还包括娱乐的需求。这里的娱乐范围广泛,感觉可以包括人在保证了基本的吃饭需求外,额外喜欢做,愿意花时间做的事情。比如杨百顺喜欢罗长礼的喊丧,喜欢社火,杨百利喜欢喷空,染坊的掌柜喜欢养猴,史县令喜欢种菜来韬光养晦,喜欢男旦。一件又一件,外人可能没法深入理解,看起来也千奇百怪,但对于当事人来说,那确是精神的支柱。
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满足吃饭需求的基础上,还涉及到了满足精神的需求,而要满足精神的需求就是要学会怎样与别人的娱乐相处,这可能包含了权衡与琢磨。感觉最好的理解别人的方式就是两个人都会做交流,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在这里体现出了语言的强大力量和交谈的魅力,然而并不是人人都有这项很好的技能,或者甚至都没有一颗愿意倾听的心。
人与人的不同,性格的差异以及生物与生俱来的“利己”的思想,造就了人生的痛苦,但也造就了人世的精彩,这也是生物界的欣欣向荣。
突然想到哲学上关于“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的争论,在这里,我反倒觉得,“人之初”,本没有性本善和性本恶之说,因为 “人之初”,要从“利己”说起,而“利己”本没有善恶之说,只不过是碰巧与其他人或者生物的利益发生了冲突,才开始讨论善恶,而善恶在有些时候又是没有边界的。
突然觉得,人生的精彩,可能就是按照自己理解的道义,去在不违背本心,不有损道义的基础上,追求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也就是自己认为的更“好”的生活,达到了,可能也就是人生的成功吧。
还有文中一句经典的话值得琢磨: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我要是没想清楚这一点,也活不到今天。
文章的结尾出乎意料,细想却又合乎情理。世间的事情,兜兜转转,终究是没个头的;问题的答案,找来找去,可能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而这句话的分量,只有在乎它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