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来自朋友圈,取杭城久违的雪)
人们都说,无论你干哪一行,能沉淀下去3年,5年,6年,收获都不仅是一点点。7年就是一辈子的缩影了,7年是2000多天,而一生不过3万天。如果到7年还完不成,都要质疑,穷尽余生是不是还能完得成?人要真正做好一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是需要心理准备,需要专注和长期持续的投入。总结我过去的7年,时间都去哪儿了?到今天才发现,原来7年来,任何事都反而比自己的中心任务来得重要,任何事都可以轻易干扰、阻断这个任务的进展。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随时、随地为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让路!你真的是没有时间吗?真的是时间不够用吗?也许一年你说不够,两年你还说时来间不够,那么7年呢……我没时间、我来不及。错了,不是时间的问题!是自己出了问题。要是不改变自己,就算给再多的时间,10年,20年,还是老样子,老状态,不会有改变。
幡然醒悟,就要转换。既然是中心任务,就要有这样一种地位:从我认知发生转变的一刻起,其他事情都得为这个中心任务让路,直到我完成它。也许有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嫌疑,但其实人在实践上是没那么容易都到极端的,要是能,该算得上是超人的能力:执行力100%。事情总有主次缓急,总要有步骤和过程,一心无法真正二用(有时候可能不得不兼顾,但注意力的分配必然有主次)。做事情,要守一颗心,专一件事,在最短的时间内聚拢最多的时间(确立时间浓度的概念),全身心灌注又持续不断地把这件事情做完、做成、做好为止。用这样的方法,做完一件,再切换到下一件,在一个时间点上,不做两件事。
成绩=有效时间*全身心投入轻度(含渴望的强烈程度)*思考质量(如深度)*调动各种资源。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投入了时间但不是有效时间,仅仅是做过了但没有全身心投入无任何亮点可言。乘积即成绩,成果的最大化取决于各种参数的最大化。只在时间的维度上挣扎了很久,而真正有效的时间并不多,且其他几个参数非常小的话,怎么可能有像样的成果?——只会受到时间无情的惩罚。所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做什么事,怎么定义自己,这个公式能说明白。如果你总是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却不专注于目标,敷衍了事,那么就不可能拿出成绩说话,那么你什么都不是。你要拿出掷地有声、无可挑剔的成绩,你就按照这个公式去付出。
不要随时、随地,很容易被任何事情牵走注意力。这样只能无情地延长达成核心目标的时间、难度,相当于汽车不得不一次次熄火、再发动造成的损耗。有时候正好爬坡上行的关键时刻,根本不能熄火。此时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要么再花3分时间和力气一气呵成,要么稍一不慎熄火重来连滚带爬,浪费了力气、时间、机会,不得不再花出10份的代价!
我问自己,时间在哪里?究竟去哪里了?昨天我在书房坐了一天,但从11点多真正进入状态,直到晚上10:40,中午自己在屋里冲咖啡、吃了点心,晚饭出来吃了一碗米粉。我的脖子都快僵硬了,但这种连续工作的状态显然非常好。我还没有做到很专注的是,一直在微信上跟其他人保持联系,包括询问孩子的情况,询问学生返程情况等。下次要切断网络,电话静音,因为人到中年,真正能属于自己、非常静地工作的时间,有多少都算是福分了。为了增加这样的真正有效工作的时间,应该推掉一些社交和应酬。反之,推掉朋友的约请,如果时间没有花在真正有效工作方面,还失去了一次交流的机会,就是双重损失。
有效工作时间>聚会>普通质量时间(如生活中带娃、做家务、玩手机),放弃聚会(有效社交),唯一还让你值得去做的时间,就是这几个小时你在聚精会神地学习和工作,并且能保证做完这几个小时之后,你仍然不会任性地挥霍时间,说到底你根本不会让自己去干挥霍时间的傻事。否则,假装自己很努力,你所谓节省下来的那几个小时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我总是不停地迎来送往、谈天说地,不断地为各种事、各种人,切换注意力,那么自己的事情很可能是做不好的。特别是需要长时间投入,需要很专注才能进入思考的事情。如果你把自己的状态搞到连什么叫思考都不再能触及,还谈什么深入思考?什么叫戒除浮躁,这就是。就是要让自己进入物换星移,唯我不动的状态:止语;止行;全部的身心意念只在一点;没有其他。我把世界关静音,确定自己的存在,听时间流逝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