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国家(三)
——多元历史叙事与国家认同
作者:王子瑜
为了构建权力合法性及认同感,古今中外所有官方历史叙事都存在史实选择与政治倾向性,所以才有:“历史是胜利者书写”这一说。很多国家因为只允许存在一种历史叙事,所以能把一些历史灌输成为国人心中“不可质疑的事实”并被奉为经典。反之,倘若叙事主角和史实呈现出千人千面,那么任何关于共同体的塑造就无法广泛地植入人心,形成情感共振和心灵共鸣。可见,没有共同历史记忆的群体,就不可能会有深刻的民族认同感或国家认同感。
缅甸现代国家因为各族人民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所以,在缅甸联邦建国75年后的今天,仍旧无法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构建出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多元的历史叙事一直在分割着人们的历史记忆,缅甸的历史叙事差异最为突出的当属以下两个类型:
一、军人集团话语体系下的缅甸历史叙事
从教科书到军方喉舌,缅军方对塑造缅族的优越感及军队的崇高性,历来都是其着墨占比最大的主要内容,在国家宣传机器的助推下,绝大多数缅族人民心中被成功植入很多有利于军人集团和缅族的历史记忆及意识形态。
倍受缅军推崇的“缅甸三大帝”全部都是缅族和缅族王朝的创建者和统一者,而且均以武力开疆拓土著称,其历史贡献也仅限于缅族,因为他们所建立的王朝,都曾给周边非缅民族带去过深重的灾难和历史创伤。被誉为缅甸历史上最厉害的三位帝王,他们分别是蒲甘王朝阿奴律陀、东吁王朝莽应龙、贡榜王朝雍籍牙。其中,若开族人的阿拉干王朝就是被阿奴律陀所灭。然而,在缅军的历史叙事里,三大帝却是神一般存在的“雄主”。对缅族构建其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而言,缅人后裔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把这三个缅族的古代君主作为缅甸多民族国家的精神图腾对其他非缅民族就构成情感伤害了。缅军人政权将上述三大帝推崇为“精神图腾”,这番操作不仅在情感上严重伤害了各个非缅民族,同时还不利于联邦成员对国家认同感的构建。
缅军人政府为了削弱政敌昂山素季的影响力,在其统治期间,有选择性地淡化昂山将军的许多历史贡献和有关纪念日。就像08宪法部分条款专门用来防止昂山素季成为总统那样,军方对缅甸历史叙事的政治倾向性也表现得非常露骨。
时任缅三军总司令的敏昂莱大将在2020年8月19日参加第4次联邦和平大会上致辞中说:“民族武装组织反对联邦和历届政府,缅军是在保护联邦和历届政府……”。如此断言的叙事,可以想见军方对缅甸的历史叙事有多么狭隘和片面。
“缅军强大,国家才会强大。”这是缅甸军营和军校内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从中可见缅军人集团将自身置于何等地位。缅军将领在公开发言中也毫不避讳地说“缅军一直参与国家政治、行政和经济改革进程。”对于军队干预国事,缅军方从来都是一副“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姿态。
在缅军方和军政府官方的历史叙事当中,一些被视为荣耀的,在非缅民族的历史记忆里恰恰是民族耻辱;被缅官方当作辉煌功绩的,在非缅民族的历史记忆里却是深重苦难。笔者认为:一个不曾共患难又不能共享荣耀的群体,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终有一日必然成为分飞的劳燕。
在缅甸历届当局的官方叙事中,缅甸的所有非缅民族都是“少数民族”,由于受到军政府宣传机器的影响,缅甸的所有非缅民族都在使用“少数民族”这个含有矮化性质的称谓进行自称。直到2015年起,民族组织才开始醒悟并有意识地弃用“少数民族”这个自称。
二、各非缅民族党政组织的缅甸历史叙事
关于国家的历史记忆,在民族武装组织的历史叙事当中,“国家”等同于“缅族政治集团或缅军人利益集团”。前者在非缅民族人民心中成为了大缅族主义,后者则成为了军阀独裁霸权主义。
在各个被压迫的非缅民族内部的历史叙事里,缅军人集团的形象被描绘成了掠夺者、搅局者、压迫者、麻烦制造者和战争发动者。民族认同因民族受压迫和共同的历史创伤而得到强化,国家认同因军事独裁而惨遭分割。缅甸独立之前,现有国土内的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王国或自治领地,先后被缅族侵略者吞并,之后一直受到以缅族为主的统治集团支配、遏制和歧视。
独立后的缅甸历届当局,都将绝大部分精力用于巩固政权、防止分裂、武力统一治权和内部派系的权力斗争,始终没能有效做好构建国家认同方面的工作。加之,历届缅族执政者对非缅民族怀有防范和歧视心理,在民族政策制定上,首先考虑的就是遏制和排斥,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把办给非缅民族的国民身份证分作三个等级,同时,对一些当局重点防范的民族设置多重障碍,用含有歧视性的公民法将之排斥公民权利之外。
很多山地土著民族虽然生长于缅甸,但在缅甸这个国家里他们却毫无归属感。试问:在缅甸联邦生活了几代人却无法获得公民权利的那些族群,怎么可能对这个排斥他们、歧视他们的国家萌生出认同感呢?
各个非缅民族充满苦难和屈辱的历史叙事,是他们争取民族自决的精神源动力。各族的危机意识,也锻造出了他们永不屈服、英勇抗争的革命决心。历史的教训一再告诫他们:唯有通过斗争,才能谋得生存发展权利以及维护基本人权和民族尊严。对统治者的让步,只会让其成长为更蛮横的霸主。
历史叙事不能被某一方完全垄断
民盟上台后,加大了一切关于缅甸国父昂山将军的历史叙事,以昂山将军命名的公路、桥梁开始大量出现;有关纪念昂山将军的节日开始恢复庆祝;有关历史才得以重新讲述和出版。但民盟因其执政时间短,加之顾及军方的关系,尚未能按其意志展开宏大的历史叙事,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
随着民族权利意识的觉醒及政治觉悟的提高,缅甸各支民族武装组织开始重视修史,增强自己的官方历史叙事,向所辖军民塑造共同的历史记忆,重视认同感和利益共同体的构建。
缅甸这块国土上充斥着太多碎片化的历史记忆以及被扭曲的历史,这样一个缺乏共同历史记忆和共同荣耀的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家没有认同感是必然的,内战不断也是必然的,分裂与解体几乎也是不可避免的。
缅甸国家的碎片化,早在其联邦成员各取所需的历史叙事当中就已成注定。全民义务教育普及率不足60%;电视和网络覆盖率全国占比也极为有限,加之民族武装冲突伴随着一代又一代边疆人民成长,任何一届执政当局肯花大力去构建国家认同,向国民输出共同的历史记忆,恐怕也只能叹一声鞭长莫及吧!更何况缅甸自建国以来就存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利益认同、政治认同多元化的情况,国家认同构建工作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可见,缅甸潜藏着的分裂危机,并非因为民族武装冲突,而是源于国家认同危机。
——2022年3月写于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