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的副产品
作者:林硕
世人皆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足迹遍及苏、杭各地的名园,留下了“游假山被困狮子林”“拙政园平反袁崇焕”等数不尽的传说故事。
其实,南巡并非清代君主的首创,隋炀帝下江都、明武宗巡南京,古已有之。可乾隆皇帝坚持宣称自己的巡幸与前朝君王沉溺美景不同,完全出于对康熙爷的尊崇,效仿皇玛法(满语:皇爷爷)六下江南的“壮举”。在“省访问俗”“奉母鉴胜”的幌子之下,乾隆皇帝携母崇庆皇太后,在两干五百多扈从的陪伴下,浩浩荡荡地向江南进发。
乾隆六次巡幸江南的影响深远,不仅使大江两岸的饮食、服饰产生了变化,还引起南北方建筑风格的交流与融通。以此为契机,许多极具江南风格的亭、台、水、榭被“复制”,移形换影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师。这其中就包括清漪园(颐和园)里最重要的园中园——谐趣园。
每位造访北京的游客,大都会来颐和园饱览万寿山的湖光山色,尤其是在夏季漫步西堤,望着昆明湖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仿佛置身江南。在颐和园宫殿区的北侧,有一处清幽的院落,这便是谐趣园。与拥挤的昆明湖畔、万寿山巅相较,此地游客稀疏,散发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
如今,谐趣园由涵远堂、霁清轩、瞩新楼、知春亭等十三座亭、台、堂、榭共同组成。不同建筑之间通过桥梁与游廊相互连接,浑然一体。主体建筑为涵远堂,旧称“墨妙轩”,因其中曾经藏有乾隆皇帝心爱的“三希堂续摹石刻”而得名。园中的“知鱼桥”名气甚大,桥名为乾隆帝御笔,引用的是庄子、惠子二人“秋水濠上”的典故。如此有意境的谐趣园,它的原型究竟是哪座江南名园呢?答案是乾隆皇帝六次造访的寄畅园。
寄畅园初名“凤谷行窝”,由“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后人秦金修建于明代中叶。“行窝”就是“行走的安乐窝”,类似于皇帝的“行宫”“别院”。秦家几代人不断修葺改筑,安居其间享受着山林之乐。然而,好景不长。万历十一年,湖广巡抚秦耀因受张居正牵连,被迫辞官隐居。为了表明自己不再踏足政坛,秦耀决定将园名改为“寄畅园”,取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之意。归隐林泉的秦耀果真放弃了仕途,一门心思扑在园囿设计方面,打造出“寄畅园二十景”,使之成為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园林,引得无数文人雅士竞相造访,就连皇帝都慕名而来。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之时,每次必到此园并御笔题写“寄畅”二字。乾隆自幼被康熙抚育宫中,时常听玛法描述惠山脚下的寄畅园。身虽不至,心向往之。待到南巡途经无锡之时,乾隆终于亲身体验了寄畅园的幽静雅致,意犹未尽的他让人悉心绘制园中的景物布局,“携图以归”。回京之后,命能工巧匠在万寿山东麓仿建此园。谐趣园最初的名字——“惠山园”就是用寄畅园所在地无锡的惠山命名的。此园也是乾隆皇帝在京“复制”的五座江南园林中最满意的一处。待到嘉庆皇帝临朝,扩建此园,取父皇在《惠山园八景诗序》中所写“一亭一径,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步步皆奇趣”之句,改称“谐趣园”。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惶逃往热河。西郊的圆明园、清漪园等皇室园林被付之一炬,是为“庚申之变”。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开始启动“清漪园”重建计划,作为自己“颐养冲和”的去处,改称“颐和园”。作为重要的园中园之一,谐趣园也于光绪十八年复建。新园除了继承了旧有名称和区域之外,已经和乾隆时期的惠山园大相径庭,更看不到无锡“寄畅园”的影子,成为慈禧太后垂钓、赏荷的处所,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