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顺儿,微信可搜索《顺儿的成长日记》搜集更多干货内容。
你知道,在每年新年伊始的时候,我们的朋友圈就会被新年flag刷屏了。
你是不是也会立一些新年的目标,比如希望自己能够养成运动的习惯,戒掉熬夜的习惯,看二十本书,收入提高百分之多少。
但是,你知道吗?有这样一个数据统计,有97%的新年flag会在新年的第一个月结束之前宣告失败。我们在立flag的时候,总是激情满满,但是通常用不了一个月,就会又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中去,把这些激动人心的目标丢到一边。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要么是制定了一个不合理的目标,要么是没有具体可执行的行动策略,要么就是稍微遇到阻力意志不坚就放弃了。
周育楠老师的目标管理的“成功方程式”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成功=目标*策略*(动力-阻力)
话不多说直接上今天的干货,今天是策略篇的第二部分, 制定可执行的行动计划。
我们先了解计划的实质
在讲怎么做计划之前,我们先了解在目标管理中计划的实质。
实现目标的过程,是我们通过行动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的过程,比如更健康的身体,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好的财务状态。所以,这其实就是改变自我的过程。既然要改变自我,就要有新的行为。
所以计划就是一连串的不同于以往的新行为的组合,我们通过对这些新行为的合理安排和调整,让它们一步步地带着我们达到目标。这就是计划的实质。
所以做计划绝不是死板的待办事项清单,而是一个科学和艺术并存的创造性过程。
接下来我就教你做一种非常有效的计划方法,它可以帮你更加快速地达到自我改变的目标。
计划执行三步
一个行为发生的过程包括A前提、B行为本身和C后果,如果想要有新的行为和新的结果,我们的计划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入手。
总的计划原则是,在一个新的目标之下,我们通过三个步骤:
A. 改变原有行为的前提;
B. 采取新的行为;
C. 用强化技术让新行为强化并稳定,最后达成目标。
举一个例子,一个朋友想要减重20斤。首先,他设定了SMART目标,希望在一年之内减重20斤。接下来,他开始对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行自我观察。
他通过统计日志记录了一个月之内自己不健康饮食的时间和次数,包括吃垃圾食品和甜食、喝饮料、暴饮暴食、吃夜宵,并记录了原因、思维、感受和后果。
通过ABC日志自我观察,他发现自己通常会在压力大、情绪差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而这时往往伴随着否定自己的自我对话,比如“你就是什么都做不好”,这样的自我对话导致抑郁情绪,又进一步引发吃东西的冲动。
通过自我观察了解自身状况后,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计划的。
首先是A,改变原有行为的前提。
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前提有三个:
1. 外部事件引发自我批判;
2. 工作压力大导致焦虑情绪;
3. 中午忙得不吃饭,到了晚饭大吃一顿。
为了改变原有行为的前提,他给自己制定了这样的计划:
1. 当出现自我批判时马上对自己喊“停”,然后用自我肯定的话语代替。
2. 学习做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和上下级的沟通,缓解工作压力。
3. 每天设定闹钟,中午12点提醒自己吃午饭,午饭吃饱。
这样的行动计划可以改变引发不健康饮食的前提,从前端控制问题行为的发生。
其次是B,用新行为代替原来的行为。
在这一步,他列出了这样的行动计划:
1. 停止购买零食,每当想要吃零食的时候用坚果、水果或酸奶代替。
2. 减少米饭和面条的量,增加粗粮比如红薯、玉米,增加蛋白质摄入。
3. 把外出聚餐的次数从每月平均8次减少到2次。
4. 把每天一杯奶茶的频率减少到每3天一杯。
5. 戒掉夜宵。
6. 每周运动3小时,周一、周三、周五去公司附近的健身房锻炼。
7. 用“最好的朋友”方法对待自己,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最好的朋友,多给他肯定和关怀。每天花5分钟练习对自己说关怀的话语。
在这一步,如果你想要做出合理的计划,还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或者咨询专业人士,这样可以保证行动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最后是C,用强化技术来强化新行为。
什么是强化呢?就是你做了某件事之后,会得到一个你很喜欢的结果,这就是强化物,比如看电影。
如果每次做完个某个行为之后都会出现这个结果,那么这个行为就会得到强化,最后稳定下来。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有意识地给自己设置行动之后的奖励,让行动变得更有动力。
比如如果他一周之内运动了三次,那么在周末他就奖励自己和家人玩儿,比如看电影、爬山、去游乐场。如果他连续一个月可以做到每3天只喝一杯奶茶,那么他就会奖励自己去做按摩。在每次成功用健康食品代替了吃零食的时候,他都会赞美自己。
不要忽略强化技术的使用,这些令你愉快的强化物会帮助你维持新行为,支持你一路向前。而且,它们会让整个过程变得非常开心有趣,让你快乐地实现目标。所以这一步也一定要体现在你的计划里。
四个原则保证计划完成
接下来,我就讲四个重要的原则,满足了它们,你的计划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第一个原则,做计划一定要现实落地。
我们在前面说目标要有挑战性,可以做得高一点,但计划并不是这样,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来安排可行的计划。
我们普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计划做得太满,超出了自己可以负荷的能力,比如安排每天运动2个小时,对于一般的上班族,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在这里,我提供一个原则供你参考,叫做“小S原则”,就是simple and small,简单和小,这样的计划很容易启动和坚持,会给你带来成就感,让计划更有可能成功实现。
第二个原则,是要预先想好所有可能遇到的障碍,并想好应对方案。
我们经常说“计划不如变化快”,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障碍,很多人就是因为途中遇到了障碍,就放弃了计划。
所以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要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预想好有可能的障碍,并做好应对的方案。
比如我们设定是要培养早起的习惯。早起是非常困难的每个人都经历过,为了防止早起失败我们可以预想很多应对方案。
比如可以将窗帘留一个缝隙睡觉,早上让太阳晒醒;比如在床边放一杯水,早上起来先喝水有助于快速清醒;比如睡前将设定闹钟的手机放在离床很远的地方;比如早上预约好和别人一起做些什么等。
这些都有助于早起,如果什么都准备和之前一样,那么大概率还会早起失败。
第三个原则,是要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
记录计划一是它会让你记得你的计划是什么,二是你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这两点都会帮助你把计划坚持下去。
你可以设计一个简洁的表格来记录每项行动的完成情况,越简单越好。比如我的朋友在培养自律的习惯:
第四个原则是根据反馈随时调整计划。
在计划实施之后,你的各方面状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非常有用的反馈,你把它们记录下来,可以帮你及时调整计划。
比如我们看一张情绪记录变化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该目标制定者情绪渐渐提升到比较稳定的健康的状态,不再像之前情绪大起大落处在且处于低沉状态。
看到了这样的变化趋势,他就知道自己的计划是有效的,是可以继续这样做的。但如果变化不大,就要及时调整计划。因为没有哪个计划是完美的,我们必须要根据反馈情况灵活地调整计划。
今日总结
首先,我们讲了从A前提、B行为、C后果三个方面做计划的方法,从行为的前端到后端进行控制,用新行为代替原有的旧行为。
然后,我们讲了做计划的四个重要原则,让你的计划成功实现的可能性更大。
一,计划一定要现实落地;
第二,预先考虑可能出现的障碍并想好应对方案;
第三,记录计划的完成情况;
第四,要记录反馈,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计划。相信如果做到这些,你一定会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助力你更加有效地达成目标。
后面更文会逐步学习提高动力和降低阻力,通过增加两者的差获得目标完成的最大驱动力。
本文是周育楠老师《目标管理》课的学习笔记,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在大象学院搜索目标管理课程学习。也可以在微信搜索关注《顺儿的学习日记》
往期内容时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