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凌乱,我们通常的认知里,既然崇尚孝,就要一篇坦诚,真心相见啊,难道还要和父母亲人玩什么花招吗?
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你好心给爹妈买了电影票,回到家却被泼一盆冷水?奋斗了十几年,终于让农村的父母不再劳作,他们却并未过得更开心?甚至在有些问题上的争执让你对亲人产生了陌生感?是我们的初心有问题吗?
如果按现在流行的“结果导向”来看孝这件事的话,我们往往会发现:单纯的一片真心并不是带来“父母开心”这一结果的最佳策略。有一个错误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在年轻的时候犯过:只要自己觉得内心清楚是为了父母好,我们就可以霸道地不考虑父母的感受。比如,给老人买件新衣服,强制老人必须穿,为此,强行将旧衣服扔掉或者销毁。或者,为了回报老人多年的辛劳,在他们上了年纪后,剥夺他们参与一切可能带来“劳累”的事情,刷碗不许、拖地不许。
如果我们能够更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心,检讨这些行为,可能就会发现,许多时候,这背后是我们自己的私心在作怪,对,我们为了满足自己“尽孝”的感觉,满足感、意义感、补偿感,我们霸道地忽略老人的感受,同时,置老人于被动地受恩惠的“感激”中,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侵害。
怎么样做才能更智慧呢?我想有两个方面:
第一、尊重老人的真实感受。这一点尤其在子女真心付出的时候尤为重要,父母也许需要的不是新的衣服,奢华的美食,相反,一种朴素的节约感可能让他们高兴一个晚上。这就要子女在尽孝时,要足够谦卑。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第二、尊重心理学和科学规律。比如,知道边际效应递减效应的存在,在给父母亲人“送温暖”的时候,掌握节奏,不是一下和盘托出。这绝不是奸诈,而是策略,毕竟我们的初衷都是为了实现那个父母更快乐的“果”。
因此,只有一片真心是不够的,还要以结果导向,确保同等输出情况下,接收端(父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