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尼采说:"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那么,无论成败,自己都可以心安理得。
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适从,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哪一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日后总为此,而郁郁寡欢。
其实,我们一生中需要拼命去选择的机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所谓的“大事”,大抵上也就是这些: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毕业了选择什么工作?选择和谁结婚?如果创业的话,选择什么赛道?有闲钱了,选择什么项目投资……
这些选择左右了我们的人生质量——也许还有别的,可总的数量并不多。
高质量选择>主动选择>被动选择。
然而,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在琐碎事上投入太多,直接导致遇到重大抉择时,显得力不从心。
02“面霸”阿娇
阿娇说:2008年,我转了一个圈,最终又回到魔都。
当时,我已经与老家省会城市的一个高校签好协议。没想到。我临时倒戈,哭喊着要撕毁协议——不惜损失了1000元的违约金。
……
我又回到上海工作。
我为什么会有180度的大转弯?——其实,我内心“想回上海工作”这颗种子,时刻都在。所以,闺蜜一个电话,我第二天就跑回上海作了“面霸”——3天面试了10个公司。
那么,我为什么先和某高校签协议?——因为08年时,高校还可以分个小房子,我自己比较看重小房子这个福利。
为什么重新回到魔都?——就三个字——不甘心!文艺点说,就是“follow my heart”。
——我不甘心所有同学都留在了魔都,而我自己回了老家。
我自己和朋友们当时工作地点的选择,可以概括为:所有离开老家,选择在魔都工作的,没有一个后悔的。
03“剩男”秦柳
表弟说:我们部门有一个男同事,他目前面临着人生头等大事——找对象。男同事叫秦柳,今年三十三岁,想找一个老师做女朋友。
他有如下要求:第一,对方年纪,一定要比他小。第二,对方一定要有本科学历。第三,女方最好是本地人。第四,对方的身高不能太矮。第五,这个人,不能太无趣。
看起来,确实每项都是很一般的要求,怎么就找不着女朋友呢?
其实,这简直是个应用题——若每项要求,都能剩下1/3 的选择,最终,只剩下差不多二百四十分之一的选择——事实上,每个人在适龄期间,能够足够深入了解的人数不超过150 人(包括同性)。
于是,秦柳得等数年才有可能真的碰到。
注意,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女方可能比男方还要挑。
表弟说:我还有一个女同事,她今年三十五岁了,目前还没有男朋友——这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然而,那些没剩下的人,好像在这方面并没花多少心思,就直接恋爱、结婚了—— 让人感觉真“不公平”!
那些没剩下的人是如何想的?——他们的思考模式其实都差不多,大抵上是这样的:对方只要满足最重要的一条就足够了……
04伟伟买学区房
伟伟说:最近,我做了一件自己认为非常重要且非常重大的抉择,我购买了一套学区房。
我是这样考虑的:首先,自己现在这套住房比较小,面积只有90平米。第二,宝宝长大后,必然要有自己的房间,目前的房间必然不够用。第三,宝宝长大后需要好的、便利的上学环境。这三条当中,第三条最最重要。
孟母三迁,望子成龙,这都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望;也说明了好的教育环境,好的教育资源,好的学习伙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终,我决定——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买改善型的住房,而且必须买最好的学区房。所以,我就在本市最贵、最好的地段买了一套学区房。
事实也证明,我的抉择是正确的——去年年底,我买的时候,房价是13000元/㎡;现在,房价已经涨到了17000元/㎡。
其实,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买本市的房子,就是相当于买了这个城市的股票。只要这个城市的价值是不断提升的,那么,这支股票必然会长期上涨。而本市的GDP每年都在持续的上涨,人口每年都在持续的流入,这些都是这个城市价值不断提升的有力佐证。
总之,凡事都要作出选择。希望每个人能根据最少且必要的条件,然后按照必要条件进行筛选,最终作出无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