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报告

主持人:苏泽祺

报告人:宋炳燕 苏泽祺

评议人:李琤 柏依茗

记录人:苏泽祺


【读书汇报】

第1-4卷

宋炳燕:

大家好!下面我将介绍本书的1-4卷内容。

在开始前首先看一下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并亲眼见证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家庭与时代的共同作用使他重新思考雅典政治制度,而苏格拉底之死则使其对雅典政治失去信心,试图寻找正义理论,并创作了《理想国》等政治著作。其次是全书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发生在现实的低处——港口,隐喻现实的政治世界。从第二卷开始建立城邦,讨论不同于雅典的理想城邦。第5-7卷是第三部分,其讨论的问题不仅超越现实城邦,而且超越理想城邦本身。最后从第8卷开始,又逐渐回到现实,甚至在10卷处于一个比第一卷更低的状态。

一、什么是正义

书中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什么是正义。围绕正义定义产生四种观点,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定义应当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因此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对这四种观点进行了驳斥,其中对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更是进行了详细地驳斥。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就正义是强者的利益给出四个回合的论证。

首先关于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色给出的解释是:强者是统治者,正义就是遵守由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苏提出:统治者会犯错,遵守这样的法律即损害其利益,色对此的回应是任何有技能的人都不会犯错,从技艺的角度得出真正的统治者不会犯错。由此进入第二个回合:苏认为任何技艺都只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而统治也是一门技艺,故统治者都是为被统治者的利益而服务的。色拉叙马霍斯没有正面回应而是举出牧羊人为自身利益牧羊的例子说明统治者也是为自身利益而统治。并举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例子证明不正义的人过的比正义的人好。对此苏格拉低通过证明正义的两大好处来进行反驳,最后,苏格拉底从正面论证,正义者比不正义者过得幸福,结束二者辩论。

但是最终苏格拉底并没有给出正义的定义,由此引发在场其他人的讨论,格劳孔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角度引出契约论,认为正义是最好的和最坏的折中,人们为了不吃不正义之亏,不得不去遵守契约,而那些做正义事情的人也并非心甘情愿,而是没有能力去作恶。对此阿德曼托斯补充,人们对于正义的赞扬也仅仅是停留在名声、荣誉等外在层面,因此要求苏格拉底回答正义和不正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二、正义城邦的建立

由此苏格拉底决定用以大见小的方式,通过建立城邦来寻找正义的定义。在建立城邦之后,又对城邦中的教育和统治进行了讨论。首先最小的城邦只需要4-5人,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即可,在此基础上,对于非必须的快乐的追求使得城邦需要扩建各种职务,而奢靡的生活方式必然带来物资上的匮乏,从而引发战争,城邦中便出现新的阶层---护卫者阶层。

接下来讨论如何对城邦中的儿童进行教育并从中挑选护卫者。柏拉图提出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心灵,使护卫者的心灵中既要有“爱智”的成分,又要有“激情”的成分,使心灵保持和谐。相较于体育教育,音乐教育对护卫者的培养更加重要。在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古希腊的“音乐教育”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音乐,而是一种文艺教育,包括音乐、文学等内容。对护卫者进行的音乐教育主要包括故事、曲调和形式三方面内容,并且柏拉图结合当时的现实,对这些方面提出了一些“净化”的标准,以使音乐教育实现对“美”的追求。

第一点是审查作品内容,包括剔除对神、英雄的亵渎并且体现出年轻人节制的品质。柏拉图认为神是善的事物的根源,神的后裔也应该是高尚的,故事的内容要能维护神与英雄高尚、庄严的形象。作者在这里对神与英雄的维护不仅仅是一种形象的维护,更是一种对美德、对价值观的维护,这样一种观念同样适用于今天我们对历史英雄的重新解读。我们在通过一些“创新的”“猎奇的”方式重新解读历史人物,让原本高尚的英雄形象变得更加生活化的同时,也要对故事的价值观有所考量,不能让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民族历史变成单纯的消费品。因为有的时候,英雄及其代表的精神也可以成为某种信仰,要带着正确的价值观走近他们。

第二点是故事的形式,包括叙述和模仿两种。柏拉图反对模仿这种形式,如果一定要模仿,也是要模仿具有勇敢、节制、虔诚、自由一类的人。由此引发的思考其实这里所说的模仿正是我们现在儿童教育中倡导的为孩子树立榜样的教育方式。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一种本能,是下意识的行为,因此成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

净化的第三点是对诗歌和曲调的审查,同样包括删掉不好,追求好两个方面。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柏拉图关于筛选内容和曲调的看法未免有些偏激,我认为正是因为文化具有多样性才会形成繁荣、兴盛的精神文化。但是如果从柏拉图的角度来看,儿童和年轻人需要学习的内容,不能背离教育目标,否则难以培养出心灵和谐的公民。因此其对诗歌内容、形式的筛选虽然有些专制,但又很有道理。

接下来是关于儿童的体育教育,体育目的是使护卫者有好的身体,培养出心灵中的激情部分。其提出的要求是戒除不良嗜好,相应的,如果城邦存在不节制就产生医生和法官。柏拉图认为好的医生和法官,心灵是美好健康公正的,其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二者都以城邦利益为重,以城邦利益为首,这种城邦利益观促使他们以“是否对城邦有利”的观点审查公民,身体不健全的就让其去死,心灵邪恶且不可救药的,也要让其去死。我认为这种城邦利益观是有些残忍的,与我们现在追求、强调的人道主义并不相符,如果现代的医生有这样的行为,一定会被道德谴责。但是还是要从柏拉图的视角出发思考这种城邦利益观的价值所在,也即:要使城邦越来越强大,至少要求公民的身体素质和心灵素养也要越来越强大。那么如何在儿童中挑选护卫者,主要考量的标准是:被挑选出的人在经过外在环境的诱惑后是否还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关于护卫者的条件有两个,即要有护卫国家的能力,并坚守保卫国家利益的信念。

在选出护卫者之后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对城邦进行统治,首先要从护卫者中挑选最好的人作为统治者,其次就是如何统治的问题,柏拉图给出的答案是“高贵的谎言”,通过高贵的谎言灌输等级观念,让子孙后代都相信。由此,柏拉图论述了人的起源和等级之分。他认为人都为一土所生,彼此是兄弟,但又有金银铜铁之分,天生的差别使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工作。高贵的谎言让公民相信人生来就是有不同等级的,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这种等级观很难让人接受,但是却是真实的现实,但值得思考的是,在不平等的前提下,通过个人努力,或许能够实现阶层的流动。

三、关于正义理论

到这正义城邦已经初步建立,接下来要寻找城邦中的正义。假定这个城邦是正确地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是善的→所以也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正义的。

苏格拉底准备使用排除法,先找到其他三个,那么剩下的就一定是正义。

城邦的智慧体现为好的谋划,而有好的谋划必须拥有知识。也就是说,人们因为拥有知识才提出好的谋划,才使得城邦拥有智慧,显然,智慧来源于知识。

但城邦的智慧是少数人的智慧,是来源于领导者和统治者的知识,是用来考虑国家大事,内外关系的知识,而不是如木匠知识、农业知识等用来考虑城邦中某一特定方面的知识。

下面来寻找勇敢,同样的,柏拉图认为城邦的勇敢也属于某一部分人,也即为保卫国家而上战场打仗的那部分人。勇敢的内在精神是一种保持,即保持通过法律建立起来的关于什么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无论是处于痛苦、快乐、欲望或恐惧中,都不会抛弃。

而关于节制,柏拉图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的秩序和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更像一种由个人到城邦的上下和谐。从个人层面讲,一个人的灵魂里面有两个部分,一个比较好的部分和一个比较坏的部分,“做自己的主人”就是意味着灵魂里这个较坏的部分受到天性较好的部分控制,是有节制的。如果反之,则就是无节制的“自己的奴隶”。而从城邦层面,节制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和谁应当被统治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一致性与和谐。

最后则是城邦中的正义,正义其实从一开始就在眼前晃来晃去只是并没有被发现。关于正义在城邦的建立时就一直当作前提使用,并贯穿于其他三大德性之中。城邦的正义就是“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而正义是每个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都必须承担一项最适合他的天性(自然)的职务,只做自己分内的事。

建立好的城邦是为了发现正义,再把城邦正义应用到个人。“一个正义的个人和一个正义的国家也毫无区别”。城邦具有智慧、勇敢、节制三种品质,城邦正义就是城邦中的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三方正确分工、互不僭越,因此人的灵魂对应于城邦的品质和阶层。书中以口渴为例,认为对于饮料的渴望是一种欲望,而出于某种需要,有一种不同于欲望的东西不让他喝,这种东西就是理性。当一个人欲望的力量超过理性的时候,其会对这种力量产生愤怒,而愤怒就是第三种品质——激情。


第5-10卷

苏泽祺:

大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可能会感觉讨论的话题很零散,我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尝试用一些自己的理解寻找这些话题之间的联系。《理想国》第五卷转向了哲学问题,教育问题在第四卷已经有所涉及,第五卷后半部分则引出了柏拉图核心的哲学观点——理念论,我首先简要概括一下教育部分,我们将重点放在后半部分。

一、关于妇女和儿童的生育和培养问题

(一)不同的禀赋应当从事不同的职业

按照柏拉图的构想,根据正义的要求,不同样的禀赋应该从事不同的职业。这是与他之前的观点一脉相承的,正义体现了一种秩序。实际上在柏拉图的观念里,正义实际上也是他理念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义就是理念,也就是实在。

柏拉图认为不同的禀赋应该从事不同的职业。而所谓的禀赋不同并不是所谓的性别之分,而是谁擅长做什么事情。如果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发现男性或女性更加适宜于某一种职业,我们就可以把某一种职业分配给男性或者女性。而为了培养护卫者,我们对女子和男子并不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不论女性男性,我们所提供的天然禀赋是一样的。

(二)女人和儿童公有

柏拉图关于这一问题的第二个观点是女人和儿童公有。女人应该归男人公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的,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这种公有也是柏拉图所追求的正义的一部分,他认为:一个国家最大多数人,一个国家最大多数人,对同样的东西,能够同样地说“我的”“非我的”,这个国家就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当一个国家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通过公有,可以促使护卫者们彼此和平共处;他们将摆脱一些十分琐碎无聊的事情;他们可以生活得比最幸福的奥林匹克胜利者还要幸福,不会和匠人以及农民的生活去比较。

这个观点现在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会导致伦理道德破坏等。但是从柏拉图的出发点来看,他认为:第一,统治者、护卫者是那些具有“金银”品质的人,而金钱往往会玷污人的品格。如果他们拥有私产,他们的品质就会下降,最终无法匹配他们的责任与职能。第二,私人财富易于使人争斗。扶助者(统治者与护卫者的统称)一旦掌握财富就将站到人民的对立面,算计人民,也被人民算计。这两个目的不是凭空诞生的,而是植根于“善”的城邦的品质。

在把这些具体构思的问题谈论结束之后。与之对话的人格劳孔提出了一个质疑,他认为尽管这里所提出的这个构想非常美好,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既然这样就没有必要再讲了。柏拉图对此的回答是:我们研究正义本身是什么,不正义本身是什么,以及一个绝对正义的人和一个绝对不正义的人是什么样的,是为了我们可以有一个样板。我们看着这些样板,就可以按照它们所体现的标准,判断我们的幸福或不幸。我们在用词句创造一个善的国家,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国家治理非常接近于我们所描写的那样,就可以承认已经实现了这一目的。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设法寻找和指出在现行的那些城邦法制中是什么具体缺点妨碍了他们,按照我们所描写的法制去治理它。所以这是一个理想的城邦,也就点题了。而如何实现呢?柏拉图认为:必须让哲学家成为统治者。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

这里实际上就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于这种理想中的正义的探索是有意义的,另一个则是将讨论引向了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哲学家是什么?哲学是什么?智慧是什么?于是就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纯粹的哲学讨论当中,也就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从第五卷之后到第八卷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所以柏拉图的政治主张和理念论是有密切关联的,而不是独立的。

二、理念论——哲学家是什么

(一)知识和意见

柏拉图首先指出,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是一样东西的爱好者,意思是指他爱这东西的全部,不是仅爱其中的一部分而不爱其余部分,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他爱的是智慧的全部。那么什么才算是爱智慧呢?单纯的好奇不能算爱智慧,因为好奇只是对事物本身有了一种主观感受,好奇的人也不能算是哲学家。

由此可以将人划分为两类:爱知识的人与爱意见的人。后者能够认识许多美的东西,但不能认识美本身。前者则是能够认识美本身,能够分别美本身和包括美本身在内的许多具体的东西,又不把美本身与含有美的许多个别东西,彼此混淆。这就是他的被称为“分有”的观点,美的具体体现并不等于美本身;例如我们心中有一个审美的理念,我们会说风景很美、文字很美、这幅画很美,但是这些美都只是个别的美,不等于美本身。

柏拉图认为这些爱意见的人并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知道一点点。一点点是有,也就是存在。因为有(存在)的东西是完全可知的;完全不能有(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可知的。有一种东西既是有的又是无,那么这种东西介乎于全然有与全然无之间,既然知识与有相关,无知与无相关,那么意见存在于知识与无知之间。所以只有专心致志于每样东西的存在本身的人,必须称他们为爱智者而非爱意见者。这些人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这些人才能成为护卫者,甚至王者。同时他指出哲学家的天性包括: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

此时格劳孔再次质疑:虽然理想中哲学家如此优秀,但是实际上哲学家大多成了怪人,并且那些被认为是优秀的人物成为了对城邦无用的人。

柏拉图这里引入了一个船长比喻:航海的时候船员一股脑地推选其中一个耳聋眼花,没有航海知识,但是身强体壮的人作船长,不管别人赞成不赞成,甚至把其他持反对意见的人杀死。这里他想说明的是最优秀的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构成哲学家天赋的那些品质如果受到坏教育或坏环境的影响,就会成为某种背离哲学研究的原因。还有一种小人,他们发现这个地方没有主人,里面却满是美名和荣誉头衔,他们就像一些逃出监狱进了神殿的囚徒一样,跳出了自己的技艺圈子,进入了哲学的神殿……许多不具完善天赋的人就这么被吸引过来。

而关于哲学家的培养,他认为当前人们研究哲学时还是少年,他们在童年和成家立业之间这个阶段学习哲学。他们在刚刚开始接触到它的最困难的部分时放弃了学习,就以为自己是一个哲学家了。但是理想方式应该是,在年少时,学习和哲学功课应该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当他们正在长大成人时,他们应注意身体,为哲学研究准备好体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的灵魂开始达到成熟阶段时,他们应当加强对心灵的锻炼;当他们的体力转衰,过了政治军事服务年龄时,应当让他们自在逍遥,一般不再担当繁重的工作,只从事哲学研究。

(二)哲学家的培养——善是什么

哲学家的培养中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善。什么是善?柏拉图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他认为有多种美的东西、善的东西存在,并且每一种美的、善的东西都有多个;同时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以及一切诸如此类者本身;相应于上述每一组多个东西,我们又都假定了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者,而称它为每一个体的实在。作为多个的东西,是看见的对象,不是思想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不是看见的对象。所以,善本身是看不见的。而后他首先分析了可见世界中他所谓的“善的儿子”——太阳。因为人们在从感官观察事物的时候,太阳对对象的照射产生光线,再通过视觉获得对这个事物的认识。这个过程就好像灵魂在认识知识一样。他说人的灵魂就好像眼睛一样。当它注视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的对象时,它便能知道它们了解它们,显然是有了理智。但是,当它转而去看那暗淡的生灭世界时,它便只有意见了。而这个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善本身也不是实在,而是高于实在的东西。所以,按照这里的比喻,善不是太阳,善是最高层级的,其次是真理和知识。善是使主体得以认识真理和知识的能力,是联结灵魂和知识的介质,我认为其实就是柏拉图理念中的神。

当我们获得了认识的能力之后,接下来就是认识对象和认识方法的问题,这就引入了下一个重要的话题,关于可知世界和可见世界的划分。

(三)哲学家的培养——两个世界的划分

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代表影像,所谓影像,是在水里或平滑固体上反射出来的影子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关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它的影像,它是第一部分的实物,它就是我们周围的动物以及一切自然物和全部人造物。在可知世界中同样可以划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里,灵魂把可见世界中的那些本身也有自己的影像的实物作为影像;研究只能由假定出发,而且不是由假定上升到原理,而是由假定下降到结论;比如数学和几何推理,往往是先有一个公式,按照这个公式一步一步推演,比如说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在知道两个角的度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另一个角。在第二部分里,假定不是被用作原理,而是仅仅被用作假定,即被用作一定阶段的起点,以便从这个起点一直上升到一个高于假定的世界,上升到绝对原理,并且在达到绝对原理之后,又回过头来把握那些以绝对原理为根据提出来的东西,最后下降到结论。在这过程中不靠使用任何感性的事物,而只使用理念,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且最后归结到理念。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逻各斯。关于这两部分的划分,我个人理解是,既然纯粹的数学推理、几何学等属于理智部分,比如1+1=2,那么按照逻各斯(理性)要解决的就是1+1为什么等于2的问题,也就是理念。

在这两个世界划分之后,善的理念则位于这四部分之上的更高层。相应于这四个部分,有四种灵魂状态,最高一部分的是理性,第二部分的是理智,第三部分的是信念,最后一部分的是想象。


那么这个划分的意义在哪里呢?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实际上进一步解释了意见和知识,因为一部分人停留在意见层面,柏拉图认为这一部分人就是没受过“教育”。另一部分人则获得了知识,是受过教育的人。当然这里的教育应该是指在善的理念下获得的真理和知识。这种划分柏拉图用了一种更加形象的方式来阐述,那就是著名的洞穴隐喻,通过这个比喻他要说明哲学家的目标是什么。

(四)洞穴隐喻

洞穴隐喻是这样的,有一群奴隶,被绑住手脚,头也不能往后转。面对着一堵墙,背靠着墙壁,墙壁后面有一些人举着假人、假兽,并制造一些声音。再后面有一堆火,火光把假人、假兽投射到奴隶面前这堵墙上形成影子,然后奴隶们只能看到这些影子,并且听到声音,他们会以为这些影子和声音就是真实的世界。然后有一些奴隶走出洞穴,在太阳的照耀下他们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他们看见了真正的实在的东西,此前看到的只是影像。

洞穴隐喻的意思是这样的: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相联系,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此外,我觉得这里还有几个特殊的喻体,需要我们思考它的本体。因为洞穴比喻应该还是有它和理想国这个核心议题相关联的地方。我认为这里描绘的就是柏拉图认为的当时雅典的情况,这里所谓的拿着器物举过墙头、举着假人和假兽的人,就是柏拉图笔下的现实的统治者,而这些囚徒就是雅典人民,走出洞穴的人就是哲学家。

所以柏拉图最后就说: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而当他们已达到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我们不让他们像现在容许他们做的那样。然后要他们再下到囚徒中去,和他们同劳苦共荣誉,不论大小。因为我们的立法不是为了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所以哲学家的作用就是,走出去,再走回来,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

那么什么才是把灵魂从变化世界(洞穴世界)引向实在世界(光明世界)的学问呢?他认为必须的功课应该是一切技术的、思想的和科学的知识都要用到的,它是大家都必须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包括数学、几何(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以及天文学,因为这些学问可以引领思想,引导灵魂达到实在。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他提出要学习辩证法,因为普通的技术科学是为了人的意见和欲望,即为了事物的产生和制造,或是为了在这些事物产生出来或制造出来之后照料它们;而数学、几何学等学科虽然对实在有某种认识,但是也只是梦似地看见实在,只要它们还在原封不动地使用它们所用的假设而不能给予任何说明,它们就还不能清醒地看见实在。所以辩证法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数学、几何、天文都是辩证法的基础。

三、关于政体

在讨论完这些哲学问题之后,柏拉图进一步将话题引回到政治上,因为论证完了哲学家多么好之后,就要把这个和政治结合起来,说明由哲学家或者爱智慧的人担任统治者的优越性,所以他的哲学观点最终是要应用到他的政治观点上。这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关于政治制度的划分和选择。


柏拉图举出了五种政体对应着五种人物性格。贵族政治对应着善者和正义者,荣誉政治对应着爱慕荣誉的人,寡头政治对应着爱慕财富的人,民主政治对应着盲目散漫的人,僭主政治则对应极权放纵的人。从贵族政治到荣誉政治,是由于政治制度的变动是由于统治者内部的两个集团的冲突,走向不同的方向,他们之间相互斗争最后达成妥协。从荣誉政治到寡头政治则是因为私人手里的财产能破坏荣誉政治,这些人挥霍浪费、违法乱纪。一个国家尊重了钱财,那么美德和善便不能获得尊重。于是爱好荣誉的人变成了爱钱财的人,最终按照财产数目来选择统治者。从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演变,则是由于寡头政治导致贫富分化,最终引向革命。平民获得了胜利,把敌党的一些人处死,一些人流放国外,其余公民有平等的公民权和做官的机会——官职通过抽签决定。形成了民主制度。在这里每个人都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从民主政治到僭主政治的演变,则是由于民主政治因为过分追求自由,极度散漫。勒庞写过一本书《乌合之众》,描述了这种大众心理学的特征。乌合之众就很容易被煽动,在无序的环境下,很可能出现一些有图谋不轨的人当上统治者,导致极权政治。尤其是在原来寡头政治中那些被冷落到边缘的人,他们很希望掌握权力,以保护民众的名义来获得民众的拥护,最终成为独裁者。这种独裁尽管来自于民众的拥护,但最终必然会对民众造成损害而不是福利,而且民众已经没有能力去反抗他了。这里面其实就和人性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几种政治中僭主政治最坏,贵族政治最好。这一点也和柏拉图所处的背景有关:柏拉图出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年代。当雅典被斯巴达打败之后,他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同时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苏格拉底又是被雅典民主制判处了死刑,因此他转向斯巴达寻找理想国的影子。斯巴达的制度比较复杂,有君主的成分,有贵族的成分,也有民主的成分,总体是共和制的,就是比较接近这里的贵族政治。因此,柏拉图会偏好于这种政治制度。

四、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关于心灵三个部分的划分

柏拉图认为,僭主的天性是永远体会不到快乐的,他就像是拥有很多奴隶的人,在没有自由人帮助的情况下一定会被奴隶消灭,他不能出国,不能自由出行,他的权力让他更加妒忌,更不忠实可信,更不正义,更不讲朋友交情,更不敬神明。于是他必定是生活在恐惧里。所以柏拉图说,最恶的人也就是最不幸的人,他的权力越大,掌权的时间越长,他的不幸也就越大。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就引入了下一话题:柏拉图关于心灵的划分。为什么会从前面讨论政体转变到关于心灵的划分呢?因为前面说不同的政体对应着不同的人性,不同人性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都不同,这也是与人性有关。根本上还是要说明哪个制度最优。

他把心灵划分为三个部分,爱智的部分、爱敬的部分和爱利的部分,分别对应哲学家、爱胜者(爱敬者)和爱利者。柏拉图认为爱智者是最快乐的,正义者永远比不正义者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是与理性相关联的,而不是一种身体上的感受。他作出了推理:痛苦是快乐的对立面,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既不痛苦也不快乐的心灵上的平静状态。但是当一个人停止快乐时,快乐的这种平静也会是痛苦,当一个人停止痛苦的时候,免除痛苦也是一种快乐。所以快乐和痛苦都只是心灵中的一种运动,不能说没有痛苦便是快乐,没有快乐便是痛苦。和痛苦对比的快乐以及和快乐对比的痛苦都是平静,不是真正的快乐和痛苦,而只是似乎快乐和痛苦。这些快乐的影像和真正的快乐毫无关系,都只是一种欺骗。然而实践中大多数快乐都是属于脱离痛苦的快乐(比如你吃饭的快乐是有饥饿的痛苦在先),这个就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按照柏拉图的理论,真正的快乐是先是没有痛苦,然后突然出现,一下子很强烈,它们停止之后也不留下任何痛苦,这种快乐一定是和理性相关联的。

柏拉图认为,没有经历过“真实”的人,不会对事物有正确的看法。那么真实是什么,是那些永远不变不灭的事物,理性、知识、美德。于是,我们只有获得这些“充实的东西”越多,我们感到的快乐就越真实。那些没有智慧和美德的人是没有真正的快乐的。于是可以得出,王者是最快乐的,僭主是最不快乐的。正义的人比不正义的人快乐。

在这里柏拉图提出了自己关于达到快乐的方法:整体心灵只有遵循爱智部分的引导,内部没有纷争,那么每个部分就会是正义的,其他各方面起着自己作用的同时,爱智部分享受着他特有的快乐,享受着最善的和各自范围内最真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柏拉图反驳了整本书开篇所提到的那种关于行事不正义者对行事者有利,行事正义者对行事者不利的说法。他用了一种比喻,一个多头怪兽、一个狮形的像和一个人形的像,三像合一。上述说法等于是说,让兽性无限放大,人性不断弱化,这样有利于他生长,即便是这两个兽之间互相残杀。这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让人性主宰,管好两头怪兽,正义才是有利于人的生长的。所以他说:所谓美好的和可敬的事物乃是那些能使我们天性中兽性部分受制于人性部分的事物。放纵、固执和暴躁受到谴责,因为它给我们内在的怪兽以太多的自由。

五、理念论——关于共相与殊相的划分

柏拉图指出:但凡是我们能用同一名称称呼多数事物的场合,我认为我们总是假定它们只有一个形式或者理念的。比如有许多的床或桌子,但是这些家具的理念只有两个,一个是床的理念,一个是桌子的理念。制造床或桌子的工匠注视着理念或形式分别地制造出我们使用的桌子或床来。我们区分认识的对象的时候可以划分为,影像,可见物,科学(数学、几何)以及理念,这里的理念就是相,是处于最高级的。科学还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比如“圆”和具体形状的“圆”,“假设”成为连接两者的中间体,所以还不纯粹。用床举例,有三种床:一种是自然的床,是神造的;其次一种是木匠造的床,再一种是画家画的床。神是床的制造者,画家是床的模仿者,模仿的是工匠的作品,是对影像的模仿。神造的床就是相,是实在的;制造出的是一张具体的床,他不能制造出事物的本质,他就不能制造实在,而只能制造一种像实在的东西;画家只是画出了模仿的床。

柏拉图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和模仿者的技术。使用者可以知道事物的好坏,然后报告给制造者,所以制造者对于事物的好坏能有正确的信念,而使用者则有知识。而模仿者关于自己描画的事物之是否美与正确,都不能从经验与使用中得来真知。模仿者关于自己模仿得优还是劣,既无知识也无正确的意见。从这一观点开始柏拉图展开了对诗人等模仿者的批判。他认为,因为我们身上最善的部分原因遵从理性指导,那个不理性的部分给模仿提供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材料,而那个理智的平静的精神状态,因为它几乎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是不容易模仿的,模仿起来也是不容易看懂的。所以它们模仿的是我们身上最不冷静的地方。这会腐蚀人们理性的力量,所以诗人应当被驱逐出国家。

六、正义的好处——灵魂不朽论

最后一部分柏拉图说,正义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可以从灵魂不朽中得到体现,所以他需要论证灵魂为什么不朽。

他说既然每一事物特有的恶或病毁灭该事物,如果它不能毁灭该事物,也就不再有别的什么能毁灭它了,此时它就是不朽的。肉体的恶不能在灵魂里造成灵魂的恶(灵魂与肉体分离),灵魂特有的恶是不正义,不正义如果可以杀死不正义者,那就说明它是不是恶是善,而善是不能杀死灵魂的。既然灵魂不能被外来和内在的恶所毁灭,那么灵魂就是不朽的。正是因为灵魂是不朽的,而正义是最有利于灵魂的,所以坚持正义可以获得神对他生前和死后的报酬。他认为:一个正义的人无论陷入贫困、疾病,还是遭遇到别的什么不幸,最后都将证明,所有这些不幸对他都是好事。一个愿意并且热切追求正义的人,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实践神的一般的美德,这样的人是神一定永远不会忽视的。在这里柏拉图讲了一个故事:就是一群死去的人重新选择自己的来世,我觉得核心就是说,因为灵魂是不朽的,所以如果你选择的是贪婪,那么你会得到贪婪的报应,只有追求正义和智慧,才能诸事顺遂,获得神的报酬。

以上就是《理想国》的全部内容。最后我尝试对这本书的结构对话脉络进行梳理。整个对话一开始针对的是一个问题,就是反驳一种说法——行事不正义者对行事者有利,行事正义者对行事者不利。他的反驳逻辑是,首先定义什么是正义,例如智慧、知识、善等都是正义;其次,正义和不正义者的具体体现,爱知识是正义,停留在意见本身是不正义的;再次,如何实现正义,例如通过教育、采用公有制、优化哲学家培养、实施贤人政治等;最后,点明正义的好处,正义比不正义者快乐,可以在灵魂不朽中获得报酬。按照这一逻辑驳斥了上述观点,提出正义对行正义者有利。理想国则是在这一论证过程中所构建出来的一个至善的城邦。


【报告评议】

柏依茗:

第三卷苏格拉底讨论城邦教育的时候提到了法官培养和选任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因为好人从小就不能够接触任何不正义,所以年轻的好人容易上当受骗,只有年纪大的好人通过不断地学习,才会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区分正义和邪恶,从而做出公正的判决。他提到“邪恶决不能理解德性和邪恶本身,但天赋的德性通过教育最后终能理解邪恶和德性本身”,这里似乎是说,“好”或者说“正义”,是一种通过教育,获得足够的知识和见解之后,自然而然做出的选择。而“坏”或者说“不正义”,是仅从自己的私利出发,由相对“低级”的欲望驱动行事。这里的“好”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行正义之事,另一个是有知识和见解,可以认识到各种人做好事或坏事的理由。在苏格拉底的观点中这两者是统一的,但为什么人有足够的知识和认识后,就必然会选择“公益”而不是“私利”从而行正义之事呢?我在想这是不是因为苏格拉底预设了人性本善的前提。除此以外,如果说坏没有办法理解好,那么强盗团伙内部的正义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这是我对于前半部分内容上的疑问,接下来想说一下我对这本书整体的阅读感受。

《理想国》无疑是一本经典的哲学巨著,我有看到过一个短评:有人说有些东西两千年也不会变,但更多东西两千年已面目全非。我觉得这个评价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人类永远有几个永恒的问题等待解决,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其实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绝妙的思考和解释;另一方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当时间跨度越大,思想作品的时代局限性也就越大。从这个角度上说,以我们现在的视角去看《理想国》的一些理念可能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但首先用当代标准衡量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这本身是比较傲慢的,因为我们今日达到的任何思想成就都离不开无数前人肩膀的托举,并且现如今一切我们觉得先进超前的思想在未来也可能被深刻地批判。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的思想固然有时代局限性,具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对于那个时代而言,他们的见解和洞知无疑是超前、先进的。也可以说,古代经典的巨著,具体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值得研究的是他们的论辩过程:包括他们讨论的问题,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他们构建的理论体系,以及他们对问题的解答给我们带来的迷思或者灵感。关于论辩过程以及一些永恒问题的解答在先前的报告和老师的点评当中已经有了很充分的讨论,因此我想再说一些我的其它感想。

《理想国》通常被认为是乌托邦作品,但我也在其中读到了一些和反乌托邦作品中相似的理念,比如《理想国》当中体现的优生学理论、三种阶层理论,让我联想到《美丽新世界》里极度异化的人类流水线式生育体系。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共同特征是有一个至高的统治者强行规范了整个社会的运行秩序,并通过各种强制手段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区别在于乌托邦的支持者认为这必将导致完美的秩序和终极的幸福,反乌托邦者则认为这必将导致权力的异化和人性的丧失。因此我有一个疑问:理想国中从小通过教育灌输传达的“良善”和“金属阶层寓言”而促成的社会稳定和美丽新世界中技术控制每个人的阶层来达到的社会稳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没有能思考出很有说服力的答案,但是有观点认为可以用康德的绝对命令理论为苏格拉底构建的理想国进行辩护,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视角,想要分享给大家。

康德的绝对命令强调要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在美丽新世界中无疑情况恰好相反,在那里,每个人都被作为维持或促进社会稳定的工具,科学技术得到运用,比如用费尔巴哈的条件反射原理来迫使不同阶级的婴孩具有不同的喜好与性格和基础阶级意识,最终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但人在其中是被奴役的。然而在理想国中,首先手段是有区别的,理想国试图避免和有所遮掩的内容是“不正义比正义更好”“可以通过向神祭祀来赎罪”这样非良善的内容,而音乐和故事的教育是潜移默化而温良的,最终希望孩童对实在的善有深刻的认识,这里的良善也带有目的论的意味,其本身就是目的。如果个人良善与正义带来对社会的益处是自然发生的,也就不必纠结这里苏格拉底到底是不是只把它们作为手段。“良善”“正义”可以不仅是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目的,也可以是有利于整个城邦的稳定发展的良药。总结来说,理想国与美丽新世界,看起来同样为了一个稳定的社会,但个体的状态却截然不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无意识中被迫沦为社会稳定的棋子,而理想国中的教育是对人类的保护与启蒙,个体是以被鼓励拥有更多的理性与良善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目标。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差别。当然我知道理想国传达了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柏拉图设想了永恒的理念的存在,整个国家是为了善理念而运行,并且有人性本善的前提,但是美丽新世界是基于唯物的观点设定运行的。所以我提出的这个比较本身究竟有没有讨论的价值,两者间有没有可比性,也是值得探讨的。


李琤:

我主要想针对前面报告中谈到的两个问题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提出几个自己在阅读这本书中思考产生的问题。

首先是针对《理想国》这本书里非常重要的洞穴隐喻,刚刚报告中已经为我们做了图示的介绍。洞穴隐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描述了囚徒在洞穴中的生存处境,第二阶段描述了囚徒解放的过程。有一位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站起身来,转过头去看见了身后的火光,但因为光线耀眼,他感到茫然痛苦,回身朝向墙上更显而易见的阴影,囚徒的第一次解放由此失败。第三阶段描述了囚徒走出洞穴,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囚徒被拖着走出黑暗的洞穴,来到阳光底下,经过一个习惯过程,他逐渐看清了洞穴外的事物。第四阶段描述了囚徒返回洞穴的过程。他又走了下去,回到自己本来的座位上坐下,与那些始终被缚的囚徒一起辨认墙壁上的阴影。

针对洞穴隐喻,哲学界有两个比较主流的理解,一是统治论,认为洞穴比喻的是城邦,囚徒比喻的是公民,哲人返回洞穴是为了统治。这一种观点认为正义与自利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促使哲人返回洞穴承担起统治责任的,不是可预见的未来的利益,而是正义的必然要求。尽管如此,哲人依然有可能从中获益:当哲人用统治来回报城邦的养育之恩时,他是在用一种善回报另一种善。

第二种理解是教育论,这一种观点认为构建洞穴的意象,是为了强调哲学生活和政治生活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洞穴隐喻的是可见世界,而囚徒不是公民,隐喻的是灵魂。教育论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将灵魂中本来缺少的知识灌输进去,而是迫使灵魂的眼睛“从黑暗的事物上转向光亮”,从生成变化的存在物转向永远不变的存在物。我个人在这两种理解中更倾向于教育论,因为柏拉图提到哲学家应当是本身不热衷于政治的人,是爱知识的人,而驱使哲学家返回洞穴的动力,最可能的则是将知识传播给其他灵魂。通过教育论去理解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认识论。

其他我想就柏拉图关于正义和政治的观点进行一些思考。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密切相关,他一生都在关心什么是公正的城邦。他认为,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每个人都必须在国家中担任最适合其本性的职务”,使社会劳动的技能和数量能够优于社会分工之前的情况。按照专业分工原则,柏拉图认为城邦应该由统治者、战士和生产者三部分组成,三个阶级也有三种不同的道德。柏拉图将个人正义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性、激情和欲望。他把人的灵魂比喻为两匹飞马和一个车夫的结合,理性就是赶马的车夫,激情和欲望就是两匹飞马。个人正义是指理性、激情和欲望这三个部分互不侵犯,一个人的灵魂的三个部分得到适当的协调和控制,让灵魂达到最和谐的状态。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正义的政治统治,是城邦应该建立在对权力与精神需求的控制之上,让充满理性哲学的正义来统治整个城邦,而这正义正是武力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结合柏拉图创作《理想国》的历史背景和他个人生平经历分析。柏拉图出生时,正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期,长达30年的希腊内战使柏拉图亲眼见证了古希腊城邦文明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全过程。伯罗奔尼撒战争是雅典从繁荣走向衰落的重要转折点,这场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当时的雅典社会秩序混乱、公民内部阶级矛盾尖锐、贫富差距拉大,战争打破了传统的正义观,这使得柏拉图对当时的体制心生不满,渴望建立一个新的正义的社会体制和政治制度以维持社会秩序。除此之外,柏拉图二十多岁时师从苏格拉底,十分敬重苏格拉底。然而,苏格拉底却被雅典民众以荼毒青年和不敬神的罪名判处死刑。

因此柏拉图提出了自己对于改变政治现状的设想:三波改革。第一波改革需要私人的财产被进行限制,然后再逐步地废除私有的财产;第二波改革要废除家庭的存在;第三波改革就是在之前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哲学王的政治统治。

我个人觉得柏拉图关于政治和正义的观念十分深刻,虽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其中政治体制的现实意义不是非常大,但是思考问题的哲学态度和分析方法都很有借鉴意义,包括刚刚介绍的五种政治体制的特点,在当今世界很多小国都能看到影子。例如目前的以色列我个人认为就是一种僭主统治,拥有一个疯狂的统治者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将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很难再回归正义的正轨。僭主统治应该就是哲学王统治的反面。

最后我想针对书中的两个部分提出小问题。理想国中提到为了让女性和男性同等地位地参与政治和生产生活,要统一育儿。即所有的幼儿都将由育儿所抚养,并且父母永远不会知道谁与自己有血缘关系,同时期出生的所有孩子都是他们的子女。为了维持城邦“保卫者”种族的纯洁,最差的孩子与残疾的孩子会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被处理掉,而私生子直接被禁止降生。有学者认为这是古希腊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我个人对于这种比较绝对和机械的亲子关系处理方法可能抱有一些疑惑。其次是理想国中花费了大量篇幅讨论诗歌和音乐对于青年人的教育作用,这点在东方文化中其实相对少见,想就这一问题请教一下东西方教育的差异。


【老师点评】

李老师:

早期的哲学著作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很多著作,不同于现在的人写文章引经据典,他们作品中“纯思”的内容很多,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西方有一位哲学家叫怀特海,他评价说整个西方哲学都是柏拉图哲学的脚注,比如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的二分、肉体和灵魂的分离、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划分等,西方哲学到现在都离不开这些理论,只是在后面对其中的某一点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

《理想国》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有耐心。另外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建议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听一下复旦大学丁耘教授关于《理想国》的讲解,他就谈到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其实《理想国》就像《红楼梦》一样,可以引发许多不同的解读,我们抛开它谈到的哲学观念,其中的大义微言、春秋笔法也有很多。其实柏拉图年轻的时候本来是想走文学道路的,所以他拿着自己写的诗去给苏格拉底看,苏格拉底觉得他不适合这条路,后来柏拉图把自己的作品烧了,追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但是柏拉图的文学天赋是很高的,就《理想国》这本书而言,即便你可以不把它当作哲学书来看,当作戏剧作品来看也是可以的,实际上它的英文版本采用的格式也都像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在前面列明了人物表以及出场的顺序,整体就像一个剧本。

就本书的内容而言,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重要的背景。当时苏格拉底之死有两个罪名,一个是不信雅典的神,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罪行,相当于叛国。另一个罪就是腐化青年,他用自己“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引导青年,这在这本书中也体现得很鲜明,所以苏格拉底被称为思想的助产士。在开篇的时候讲到苏格拉底去献祭,献祭的是色雷斯的神,而不是雅典的神;另一点就是这里提到苏格拉底是被强留下来给贵族讲课的。这两个点就暗含了对苏格拉底两个罪名的还击,这是春秋笔法的一个体现。此外苏格拉底被处死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雅典的民主制有一段时间被推翻了,实行了寡头制,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是三十僭主,既然是三十个就不再是僭主制而是寡头制。但是后来民主派又推翻了这种制度,重新实行民主制。但是在之前政变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参与者是苏格拉底的门徒,民主派认为这些人是受了苏格拉底的影响,这是他被处死的一个政治原因。

这本书中还有一个很典型的春秋笔法,是他采用对话的方式如同戏剧一样,是为了回应古希腊戏剧家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在自己的戏剧中将苏格拉底描写得很坏,说年轻人听了苏格拉底的教导之后回去打自己的父亲,这是雅典的信仰中所不能容许的。柏拉图于是通过写这样一个戏剧来描写一个不一样的苏格拉底予以回击。而这个对话之所以会选择在比雷埃夫斯港,是因为这里是当时民主派战败后退守的地方,而且港口也崇尚自由和民主,因为它需要贸易和人员的流动,比如书中的人物克法洛斯就不是雅典人。在这个地方有外国人、水手,有水手就意味着有穷人,因为在雅典有一个很奇怪的制度,就是服兵役要自己带装备,所以如果太穷的话都不能当兵,这样就丧失了很多的政治权利,但是穷人可以去做水手当海军。大家看这里除了苏格拉底以外,一共有十个人,也是暗喻了当时存在的一个抵抗的十人团体。这些都能够很好地体现这本书中的大义微言。

此外,书中有一些被中文翻译所掩盖的问题大家要注意。比如这里开篇提到的是“来到”比雷埃夫斯港,但是英文里面用的是“went

down to”,就是“下到”这里。“下到”这个词的隐喻就是,这些哲学家本来是不屑于和一般人打交道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因为如果他们不出来担任统治者就会受到惩罚,所以他们是被迫来到这里。进一步的意思是说,苏格拉底本来是远超世俗的人,他施教完全是迫不得已、降尊纡贵,所以是“went down to”,这一点在后面的洞穴隐喻中也用了同样的表述。这本书的译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它的翻译“理想国”跟原名也不一样,它的原名叫“Politeia”意思是城邦之治,有的翻译根据它的英文名“Republic”把它翻译成“共和国”,这个就更是谬以千里,因为这里本身就没有推崇共和制。刚刚有同学谈到要到实践中去找这种理想国的例子,其实柏拉图所设想的就是一个小国寡民的世界,城邦是自给自足的,但是如果要屹立在世界之林,单纯靠哲学思想肯定是活不下去的。像马可·奥勒留,他一辈子过得很辛苦,大概五十多岁就死了,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和节制的人,但是他统治的成果不是很理想,大家可以去看他的《沉思录》,这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大家只要记住那个最初的模型。

这本书中有一些隐藏的意思大家可以去挖掘,比如苏格拉底被玻勒马霍斯强留之后说“你瞧瞧我们是多少人?”这就代表着民主制。后面又说“要么留在这,要么就干上一仗”,这里的翻译也丢失了原来的意思,原来的意思大概是说“要么你证明自己是强者”,这就对应了强者利益。但是苏格拉底说还有第三种办法,就是说服他们,这就对应着智慧。后面索福克雷斯说自己就像从“一个又疯又狠的奴隶主手里挣脱出来了似的”,这里“奴隶主”原文用的是“僭主”。再有就是后面苏格拉底说“克法洛斯,您说得妙极了。不过讲到正义嘛……”,但是上文并没有提到“正义”这一话题,也是因为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没有应和上下文,实际上前面“作恶”一词的英文对应的是“unjustness”,也就是不正义。

后面关于正义的讨论,则是将人的讨论放大到一个城邦,正义就是灵魂的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对应着城邦的秩序,哲学王对应的就是人的理性。在柏拉图乃至古希腊哲学中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斯多葛派就强调节制。所以柏拉图对艺术比较鄙视,他认为艺术是模仿之模仿,会腐蚀人的理性。因此可以看到这里是有内在隐喻的。

所以伟大的作品就是这样,除了文本本身,你还可以读出别的东西。我们可以假设柏拉图根本不想谈政治,而是单纯在谈灵魂,但是因为里面讲得很丰富细致,所以把它单独拿出来当作政治理论来看也是可以的,这就是伟大的作品的特点,文本往往是大于作者的。包括里面关于教育、男女平等问题都对后世有启发意义,甚至有的对话中已经有了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痕迹。刚刚也有同学结合《美丽新世界》来谈这里的乌托邦,这很好,其实反乌托邦也可以从中推出来。但是当他在用城邦和人对应的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他们到底能不能完全对应起来。当我们在谈一个人的时候有一个前提是成立的,就是一个人当然是一个整体,但在一个城里面,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理想国》的构想就是完全用城邦的利益吸收了个体的利益,这实际上就是二者不合的地方。另一个就是一个人可以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的理智,但是对于一个城邦而言如何保证它的统治永远是理性的。史铁生说过“人永远只能走向天堂而不能走到天堂”,我们现实的许多制度并不是完美的,只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制度。当然关于这一点,柏拉图也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个理念。另外柏拉图提到了善的问题,他认为善是一个自明的东西,可以把恶的部分自动删除,这就和弥尔顿的观点不同,他认为人的分辨能力要从善恶的对立中获得,如果一开始就把恶的东西拿掉,那谁来保证善的东西永远是对的。而且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恶是什么的话,万一突然接触到反而可能会走向堕落。所以书中在讲法官的时候就说要找一个年长的既知道善也知道恶的人。关于正义的理解,也要和我们现代的正义区别开来,我们现在讲的正义都是社会制度层面,书中讲的正义是指人的德行、理性、节制,人的各种特质各司其职。

通过这样的梳理大家可能会更清楚一些。另外因为柏拉图的对话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如果大家对某一部分对话有兴趣,还可以去看看其他关联的对话,这之间是有连贯性的。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理想国》是柏拉图其他对话录的脚注。

另外大家可以从阅读中看到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共性,比如我们曾经讲过孔子述而不作,柏拉图也是类似。再有就是里面关于诗和音乐,我们古代也非常看重诗教和乐教,但并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娱乐的工具,而是教化的工具,强调温柔敦厚,如何温柔敦厚,就是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大家看诗经就是如此。诗歌最早还可能和巫术、祭祀有关,比如屈原的很多诗就是如此,所以诗歌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保存传统。

如果和我们知识产权法结合起来有两点可以关注。一个是关于idea和expression的区分。其实柏拉图的观点吸收了很多前人哲学家的观点,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了在一个具体事物后面是有一个“一”的存在的,但是柏拉图不一样。之前的观点提出的“一”只是在概念上的,是说普遍性是在特殊性之中的,比如许多具体的马,那么马这个概念是从具体的马中抽象出来的。但是柏拉图是将这个“一”实体化了,叫做理念,它不依赖于具体而存在,在具体之前就已经有了这个理念,这种观点就很容易走向上帝。所以他的具体就叫做分有。我们在理解知识产权法上的idea的时候就可以和这个结合起来。另一个是我们讲到创造者的时候说作品是人创造的,但是这种创造观是近代才有的,古希腊时期就只是一个模仿者。


【自由讨论】

熊超成:

刚刚师弟师妹的报告非常的全面,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以前在读这本书时候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很大。


李老师:

我们学法学的还是要读一些哲学的书,我们法学领域的很多专业术语最早都来源于哲学。


熊超成:

老师刚刚谈到柏拉图与其他哲学家在关于“一”和“多”的问题上的区别,让我很受启发,我联想到了康德也提到过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界”的区分,“物自体”本身不能直接把握,但是又是客观存在的,想问一下老师这两者是不是一样的呢?


李老师:

这个还不完全一样,因为“物自体”和“现象界”是已经存在的,而我能够把握的只能是“现象界”。然后我就先假定,为什么会有“现象界”,因为这背后有一个“物自体”,所以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的,而不是说“物自体”是“现象界”的源头,而且这两者是不能分离的,所以也是不一样的。


任正正:

我也从大家的分享中学到了很多,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是,如果在一个城邦中所有人都是哲学家,那么这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吗。刚刚听到老师的分析,我认为不是的,这只是另一个洞穴而已。另外我也非常同意老师说的对于人性本善的说法,我们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恶,才能更加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善。


李老师:

关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柏拉图自己也不认同所有人都是哲学家,而是要分等级,比如他说有的人天生就是金子,有的人就是银子,他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谎言,甚至是一种药,只要最后大家都安分了,城邦和谐共处了那么就是好的。


李琤:

老师我想请教一下,《理想国》中这本书中设想的政治体制在当今社会下基本没有现实意义,请问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经典作品呢?


李老师:

现实中有很多理论的实用性并不是很直接的,并不是用它可以生产出一个东西,但是它可能会改变人的思维。比如宗教,我们很难证明宗教到底有什么作用,但是有宗教的国家和没有宗教的国家之间有着很明显的不同。实际上西方哲学中保持着这种此岸与彼岸的区分,这对于个人道德与品行的培养是有一定作用的。我们中国古代社会表现出了一定的“早熟”,比如“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很早让我们摆脱了巫术和迷信,但是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可能会减损我们对未知的热情和探索,而更加追求经世致用,对于宗教的情结反而很有限的。这种差异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关于性善和性恶,我自己比较赞同邓晓芒的一个观点。他对于原罪的解释是这样的,人吃了苹果之后有了分辨能力和自由意志,原来是一派天真,而一旦有了自由意志就有可能为恶,这就是我们的原罪。我们每个人在个别情况下都可能为恶,因为我们不是圣人,只是我们用理性来管着自己的恶性。因此我们最终要保证自己的光明战胜阴暗面就可以了。


苏泽祺:

谢谢老师的指导!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参加今天的读书会,《理想国》这本书确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大家之后还可以反复阅读。今天的读书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1,715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0,725评论 2 36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39,084评论 0 31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13评论 1 26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422评论 4 35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5,614评论 1 26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171评论 3 37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850评论 0 25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049评论 1 28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237评论 2 30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002评论 1 32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1,895评论 3 30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265评论 3 29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66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1 24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102评论 2 33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31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理想国?大概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定位。有人将其定位成一个众生平等、公平自由的世界,有人说是学富五车、...
    17郭亚博阅读 2,259评论 0 2
  •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名作,是西方颇有影响的经典哲学著作。书名早已听的耳朵起茧子,见的也不知其数。可一直没...
    龙山月阅读 1,216评论 0 0
  •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距今有2400多年,师承苏格拉底,教授亚里士多德,具有特殊的哲学地位,其《理想国...
    刘gfdx阅读 471评论 0 1
  • 《理想国》第一卷的开头前200个字有点东西,直接关系到全文的核心内容以及整本书的框架结构,因此有必要详细的展开来讲...
    章文潇的读书笔记阅读 4,256评论 2 9
  • 在《理想国》的开篇,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我们应当慎重考虑“一个人应该怎样采取正当的方式来生活的大事”,而在结...
    溪边树阅读 6,035评论 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