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本书《王阳明大传》从弘治十九年(1506年)东厂太监王岳被杀开始,这一年,王阳明三十四岁,担任兵部主事。太监刘瑾开始擅政。
本书的开头让我想起了《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开头: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百年孤独》
本书开头:
许多年后,躺在那艘驶向生命尽头的夜航船上,王阳明回想起他生命长河中的朵朵浪花:钱江遇险、龙场悟道、鄱阳水战、天泉证道……——《王阳明大传》
在大多数情况下,本书的内容是一种对历史的合理解读,书中相当多的细节在明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所讲的事件很多可见于《明史》,有的章节简直就是白话《明史》,如李梦阳一节,差不多就是《明史/286卷》的相关内容翻译过来的。如奏章中的“今永成等罪恶既着,若纵不治”等语,可以在明史上找到出处。“造作巧伪,淫荡上心。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等语,也仅改数字,使得读来不显得晦涩而已。
本书当史实和传奇结合,该严谨的地方严谨,该演义的地方演义。在不违背基本史实的情况下,高潮迭起,精彩纷呈。除了明显的演绎,给王阳明的经历增加了些许传奇色彩外,底层全是密密麻麻的史实。
作为圣人,王阳明一生本来已极为精彩。本书中大部分演绎的情节都很克制,没有多加渲染。
书中配角的人物小传大都非常准确,如太监王岳、首辅刘健、次辅谢迁、辅臣李东阳、户部尚书韩文、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李梦阳、每一个人物的相貌、籍贯、性格、事迹无不和史书相合。其他人物如吏部尚书“烧酒翰林”焦芳、吏部尚书张彩、师爷张文冕、锦衣卫指挥杨玉(书中作扬玉)、石文义、妹婿礼部司务孙聪、明武宗义子钱宁等,这些历史中曾显赫一时的人物,书中也描写得栩栩如生。
书中以很多笔墨描写了正德帝明武宗朱厚照,他是明朝第十一任皇帝,也是一位传奇皇帝。尽管行事孟浪不羁、胡闹妄为,但在他的任内,却取得了许多功绩,如诛灭太监刘瑾,平定安化王朱寘[zhì]叛乱和宁王朱宸濠之乱,御驾亲征击败鞑靼达延汗,令蒙古多年不敢深入。这些事件,都在本书中有具体的描述。
明武宗有许多荒唐事,他收养了一个义子江彬,赐姓朱,后任锦衣卫指挥使。明武宗建立豹房,江彬物色民间美女,充斥其中。明武宗讨伐朱宸濠,江彬跟随身边,作威作福。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三日,明武宗死于豹房。三月十八日,皇太后降旨逮捕江彬。江彬逃到北安门时,被守门者逮捕,胡须被拔光。不久江彬被磔于闹市,抄家后得黄金十万五千两,白银四百四十万两。
及帝崩,大学士杨廷和用遗命,分遣边兵,罢威武团练营。彬内疑,称疾不出,阴布腹心,衷甲观变,令泰诣内阁探意。廷和以温语慰之,彬稍安,乃出成服。廷和密与司礼中官魏彬计,因中官温祥入白太后,请除彬。会坤宁宫安兽吻,即命彬与工部尚书李鐩入祭。彬礼服入,家人不得从。事竟将出,中官张永留彬、鐩饭,太后遽下诏收彬。彬觉,亟走西安门,门闭。寻走北安门,门者曰:“有旨留提督。”彬曰:“今日安所得旨?”排门者。门者执之,拔其须且尽。收者至,缚之。有顷,周、琮并缚至,骂彬曰:“奴早听我,岂为人擒!”世宗即位,磔彬于市。——《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明武宗去世后,世宗朱厚熜即位,称嘉靖帝。“大礼仪”是嘉靖朝的著名事件,这一事件动摇了明朝的国本,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书中对“大礼仪”事件的描写深入浅出,清晰明确,使人有如拨云雾之感。
王阳明治军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可以做到“治众如治寡”,如臂使指。有不少王阳明的弟子不去做官,随王阳明作战,如何廷仁、邹守益等。
何廷仁,王阳明高足。在赣州师从王守仁,未参加科举。嘉靖元年(1522),王守仁回浙江守制,才应江西乡试中举。
邹守益,探花,在江西拜谒王守仁为师,为其筹划军事,直至世宗即位,始回京赴官。
在擒获宁王前,王阳明担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在这里,他率领官军剿灭了几支少数民族和农民起义军,如詹师富起义和谢志珊起义。
詹师富,明中期农民起义军之一。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江西农民在詹师富领导下,聚众大帽山(今江西寻邬南200里,地连闽粤,绵亘数百里)起义,并与赣南谢志山、池仲客等相呼应。次年,南赣巡扶王守仁率军镇压。詹师富据守长富村,被副使胡琏等攻破,退守象湖山。官兵进攻,义军斩杀官军指挥贾桓等。王守仁亲率精锐屯上杭,佯败麻痹义军,又出其不意地突然发起进攻,连破四十余寨,俘斩7000余人,詹师富被俘,余众4000人溃逃。
谢志珊,畲族起义军首领。正德十一年(1516年),与该县畲族蓝天凤等人,利用畲族民间流传祖先盘瓠[hù]传说的“宝印画像”进行宣传鼓动,号召畲族人民起来反对明王朝统治压迫。他们以江西横水、左溪、桐冈等地区为据点,并取得苗、瑶、壮等族人民的支持,使义军队伍迅速壮大,四出攻城略地,杀富济贫,深得民心,声威远达闽、粤、赣与湖广四省,并建立起农民政权,自封“征南王”。明王朝派王守仁调集四省兵力进行镇压,经两个月的艰苦作战,于十二年十一月,终因寡不敌众,各处据点被摧毁,与蓝天凤等82名义军首领被杀害,起义失败。
书中记载的王阳明的朋友弟子众多,很多都担任高官要职。
陈献章,岭南学派创始人,学说“以静为主”,“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
湛若水,号甘泉,陈献章的弟子,岭南学派的主要领导人,王阳明的好友,在南岳衡山紫云峰下建甘泉书院。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不同,他主张“随处体认天理”。
汪俊,字抑之,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
崔铣,字子钟,翰林院编修、南京礼部右侍郎。
戴铣,1496年与王阳明同科考试,中进士,王阳明不中。因刘瑾逐刘健、谢迁,上疏参劾,反被刘瑾所害,从南京押往北京,廷杖三十。死于杖下。
徐爱,王阳明妹夫,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在去滁州就任南太仆寺少卿的路上,将王阳明的讲授整理出来 ,形成《传习录》的前三卷,由薛侃在赣州刻印。徐爱是王阳明最器重的学生。惜于三十一岁时早逝,时年王阳明四十六岁。嘉靖三年十月,南大吉辑录了王阳明论学书两卷,与此前的三卷合成五卷本的《传习录》。
牟斌,锦衣卫千户,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只到正德七年,书中则说在他在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八日死于捉拿江彬的事件中。
席书,贵州提学副使,长王阳明十一岁。王守仁贬官龙场驿丞时,席书以师礼待之,并从州县中遴选子弟,延请王守仁讲学。宸濠之乱时,席书紧急募兵两万参与征讨。大军抵达时,叛乱已经由王守仁平定,于是返回。大礼议事件中,席书上疏支持明世宗立生父为皇考。
冀元亨,在贵州时跟随王阳明,曾为宁王朱宸濠讲君臣之道,朱宸濠深服其学,送以厚礼,冀元亨将礼物上缴官府。宁王事败后,冀元亨受坐下狱,受炮烙之苦。世宗即位后,为其平反。冀元亨出狱五日后去世。
黄绾,字宗贤,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升为南京刑部四川清史司主事,从庐陵回到北京,结识黄绾。黄绾自称门人。嘉靖七年,王阳明去世,将其女嫁与王阳明之子王正亿(书中以小名正聪称呼)。嘉靖二十年,在礼部侍郎任上告老,在石龙书院传播阳明心学。
王琼,1459年生,字德华,任兵部尚书时,提拔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
储巏[quán],字静夫,号柴墟,南京吏部左侍郎。
聂豹,号双江,称双江先生。嘉靖四年(1525年),由华亭县知县改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福建。在进京之前,他特意来山阴向王阳明问学。他是王阳明的重要弟子之一,属阳明后学的“归寂派”。
杨慎,父亲是内阁首辅杨廷和。毛本《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正德三年(1508年)会试中,杨慎本已录为状元,但他的试卷不慎为火所毁,三年后再考,仍为状元。王阳明是杨慎高中状元时的主考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王阳明是杨慎的老师,二人有师生之谊。但杨慎对于阳明心学却持批判态度。他批评其以儒为表、以佛为里,证性见心、“驱儒归禅”,背叛了儒家的经义。
娄谅,著名理学家,王阳明曾在广信(今江西上饶)拜谒过娄谅。娄谅有子娄忱(娄性)。娄忱长女娄素珍是宁王朱宸濠的王妃。宁王兵败时,娄妃投水而死,王阳明以礼安葬。娄忱则被株连入狱。
文澍[shù],王阳明父亲王华老友,博学自律。正德四年(1509年)闰九月,王守仁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在离开贵州龙场,赴任途中,他拜访文澍,成忘年之交。书中描写他们去探访桃花源的经历,颇似漫威大片《尚气》中的情节。
安贵荣,水西土司、贵州宣慰使。王守仁被贬谪到龙场驿后,安贵荣慕其名,对其礼遇有加。安贵荣因从征香炉山之功,加贵州布政使参政。安贵荣请求裁撤龙场驿,议下兵部,未决。王守仁写信劝阻,安贵荣主动撤去奏章。正德八年(1513年),水东土司辖境之内发生叛乱,突袭已退位的水东土司宋然的居住地大羊肠,宋然只身逃脱。安贵荣纵容叛军,按兵不出,坐山观虎斗。在王阳明的劝说下,这才发兵,剿灭叛军。
费宏(1468-1535),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宁王朱宸濠蓄意谋反,对费宏“以彩币珍玩”相馈赠,遭费宏拒绝。
宁数侦宏事无所得。以御史余珊尝劾采不当留翰林,即指为宏罪。中旨责陈状,宏乞休。命幷采致仕。宁遣骑伺宏后,抵临清,焚其舟,资装尽毁。宏归,杜门谢客。宸濠复求与通,宏谢绝之,益怒。会宏族人与邑奸人李镇等讼,宸濠阴令镇贼宏。镇等遂据险作乱,率众攻费氏。索宏不得,执所与讼者支解之,发宏先人冢,毁其家,劫掠远近,众至三千人。宏驰使愬于朝。下巡抚孙燧按状,始遣兵剿灭。——《明史》(卷193)
擒宁王之后,王阳明从南京去了九华山,就在他下来到南昌之前,提出“致良知” 。这一年是正德十九年,阳明时年四十九岁。
本书梳理了阳明心学的脉络。王阳明将格物致知改成了“致良知”,要格的物,是心物,而非外物,这个“致”就是要抚去心上的蒙尘,将内心修练得更为纯粹。王阳明主张心即理,但并不是朱熹主张的以静坐为主,他强调“事上练”,提倡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达到知行合一,再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
自古以来,儒家的学说都在告诉人们如何“做人”,而王阳明的心学,将重点放到如何“做事”上,从这个角度上说,王阳明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职业项目经理。
一个好的项目经理的标准之一,是整合现有的资源达成目标,完成用户的一切需求。面对一桩项目,怎样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将项目完成,将事情做好,这是心学可以告诉我们的。这就要求我们直接从事上磨练,在社会和生活中观察和体验。王阳明书生带兵,仅用民兵之力、依靠游击战法就剿清南赣、汀漳等地多年匪患。宁王叛乱蓄谋多年,声势浩大,已成气候,王阳明以一省之力仅用四十二天就生擒宁王。这些事例都是职业项目经理的典型案例。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说“工夫只是要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万事都是如此。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做的繁复杂乱,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需要从头检讨,总有一个方案,是可以简洁清晰地实现目标的,这也是一个“致良知”的过程。
无论是做人,还是修学,都要从良士而不从凶人。如果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自己的境界不够高。求圣之人,需潜心修行,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这颗心。
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的孝;于兄长,但尽你的敬;于乡党乡里、宗族亲戚,但尽你的谦和恭顺。见人怠慢,不要嗔怪;见人财利,不要贪图。只按你那是的心去做,莫按你那非的心去做。纵使外面人说你是非,都不须听。
王阳明的心学的很多内容,尤其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上去近乎于禅。但实际上和禅宗有本质上的不同。六祖慧能的本来面目是空,四句教中的“心之体”是本性,是实实在在的天理。“一虚一实,岂能一样?就像烧锅煮饭,锅内是空的,不知最后会煮出什么东西来。”
王阳明的心学兼采了朱子和陆子两家之长。既要读书,也要静心;既要内心打磨,更要事上磨练,强调“知行合一”。不只是“道心驾驭人心”,而是“心即理”,道心即是人心。“格物致知,致的就是这个良知,而良知自然天成,无须格物,只求其放心、求其本心就好。”
心学原是随机应变的,只要能做到心之本体,明莹无滞,就是根本。至于以何种途径悟入,则因人而宜,不必强求。
王阳明将圣人降到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的程度。只要知行合一,心物一体,人人可以成为圣人。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