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难听到妈妈们三五一群两人一堆的讨论怎样解决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为了让宝宝多吃一口,爸爸妈妈变着花样的给孩子做吃的,但是,很少有父母知道,孩子不爱吃饭原来是脾胃失调而致,那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难题喽
一、小儿脾胃失调有哪些症状呢?
2、食欲不振,挑食、偏食,食量明显减少,对平时爱吃的食物也不感兴趣。
3、睡眠不踏实不安稳,爱趴着睡或咬牙、磨牙,睡时眼睛漏缝。
4、呕吐物或大便有不消化物或奶瓣味,气味臭秽。
5、舌苔白厚,口中有酸腐味,还可长时间地表现为地图舌。
6、腹胀,腹痛。这是宝宝消化不良的表现。
7、面色发黄,眼白有蓝斑,手足心热,精神活动差,爱发脾气,常哭闹而且不好哄。
8、鼻翼两侧、口周青色隐隐,鼻梁中间有青筋,头发竖立或头发打绺,形如麦穗。
9、皮肤粗糙、干燥、黯淡、皱纹、色素沉积甚至出现斑丘疹。
二、小儿脾胃失调有哪些危害呢?
脾的功能正常,口的味觉才会正常,吃东西才有味道;“脾主运化”,脾能运化食物,人才能有食欲;胃主受纳,胃的受纳功能正常,东西才能吃得下。脾胃在人体中主要负责消化吸收的工作,进食的好坏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2、脾胃与排泄
人体的排泄异常主要包括便秘与腹泻两个方面。其中,便秘与胃的关系最大。胃气主降,胃气的和降是大便能够顺利排出的关键。而腹泻与脾的关系密切,腹泻的关键是人体的水湿太多。脾是人体中运化水湿的重要脏腑,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正常,体内就不会有水湿存留,大便自然就会成形了。
3、脾胃与睡眠
如果在睡前吃了太多的东西或小孩子消化不良,饮食停滞,就会造成胃气不能下行,就像太阳无法下山一样,会影响睡眠。所以,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因此,成人在睡前不宜进食,要吃宵夜也尽量在睡前一小时以上。而小孩子更要注意消化问题。
4、脾胃与学习
人在学习或思考时会耗伤气血,所以学生上课会以45分钟为一节,就是气血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如果长期学习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就会出现头脑发木或者思绪不清晰的情况。所以,气血的充足与否对思维和学习的持续进行有很大的影响。而人体的气血需要由脾胃来产生,脾胃健康,气血就充足,思维就清晰、活跃。
5、脾胃与形体
人体过瘦是由于气血不足,如果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就会为人体的肌肉提供生长所需的气血,使其健壮。人体过胖是由于痰湿或水湿困阻,而痰湿或水湿需要脾来转化,如果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则痰湿或水湿难以产生或易于祛除,体形也会恢复正常。
6、脾胃与小儿成长
脾胃不调导致食量减少,且影响营养吸收,所以脾胃不调的小孩多身体瘦弱、身高体重有明显不达标的表现
三、如何来调理
1、饮食:杂粮健脾和胃
脾胃虚弱的小儿,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
家长要注意食有控制,避免过饱伤及脾胃。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盛,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辅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进步小儿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高,且易消化。
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
2、保健:按摩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每日给小儿推拿足三里穴5~10分钟,可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面黄肌瘦好转。
捏脊法:对婴幼儿可采取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步向上挪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几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作用,能够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加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