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重新回到学生的角色,从学生的视角来“经历”学习,对学习有了新的感悟。
一、我的遗忘
几位教授的课都是交替着上,其中黄博智教授的课基本上是每两天上一次。每一次他上课前,都要求我们在不看讲义的情况下跟伙伴解释前一天学习的基本模型。虽然我前一天能听明白,但是过了一天以后,却不能马上回忆起这个基本模型,很显然部分内容我开始遗忘,这让我想起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对于陌生事物第一次记住时称为“短时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将它变为长期记忆。在学习过程中,黄老师通过任务驱动让我们多次复习巩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我想,对于成年的我们学习尚且如此,那么儿童在学习时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我需要一点点时间
在成年人的课堂上,黄老师也是对我们不断的提问的。一听到问题,总有一些学员能够对于他们的想法脱口而出。奇怪的事,当我正在思考时,听到同学的想法,我会不自觉的往他的方向思考去,而干扰了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优质教学提问法》中提到的奇妙的等待。当教师提问后,需要让学生思考3-5秒的时间,这样一是让学生的思考更完善,现在看来其实也避免了学生彼此思维的干扰。由自己的感受想开去,在课堂上,对于主问题,需要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因为每一个学生经验不一样,思考水平不一样,这样在互动交流时才能形成差异,彼此滋养相互吸收,完善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
三、我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有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个问题,我感觉比较简单,我似乎能解答。当黄老师最后集体揭晓答案的时候,学员依然很认真的听,希望得到印证。难度稍微大一点的问题,我们知道一部分,但是不确定一部分,其实那个时候是非常期待老师能公布正确答案的。就仿佛是最后几块未完成的积木,非常希望找到那关键一块的感觉。如果一直没有得到答案,就如同一直没有释放的压力感。这让我想起,我经常听老师们讲课时,对于一个问题,老师看到学生能够七嘴八舌的说,或者抽1-2的同学来回答正确时,老师常常放弃了对终极答案的揭晓。但是,班级学生的思维水平绝不是整齐划一的,现在想想,有多少孩子因为没有得到那最后几块的积木而遗憾啊。
四、我需要知道结构
多听几个教授讲课,你就会发现。有的人讲得特别清晰,有的人虽然满腹学问,但是我们却听得云里雾里。我想,其中关键就是结构。课堂不是越复杂越好,案例不是越多越好,模型也不是越多越好。根据课型不一样,有的课前需要给一个清晰结构,有的课后总结时再把关键点的结构理清楚等等,都是需要上课者给听者清晰的结构。提炼的关键信息,既能帮助我们知道学了什么,也能让我们去发现,我们是如何学会的。从学到学会,真的有好多秘密。
写于2023年9月5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