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谁不关心自己的性格吗?我们为什么会对自己那么感兴趣?
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好奇。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情感、心智和直觉的运作方式。
那么,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做每件事的动机是什么?是什么内在的因素促使我们这样或那样做?
同时,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无法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做出的选择?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而其他人可能产生其他的感觉?”
“为什么在和我面对同样的情况时,我的朋友的反应是生气,而我的反应却是沮丧?”
很有意思的几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找到答案,但其实也不容易让自己信服于简单的回答,如果找几个小伙伴共同探讨,会发现话题从生活到工作,从人生到价值观,越聊越大。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拓思的第二个模块:九型人格之洞悉人性。
不想做小白,虽然之前也了解一些DISC和MBTI的性格学,还是提前做了些功课,买了书,也查了百科,先来看看:
“九型人格的最卓越之处在于能穿透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九型人格能够帮助我们洞察人心,用有效的方式对应他人,最终提升我们人生的幸福和成功。”—海伦·帕尔默
可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型人格帮助我们去发掘不同性格所拥有的潜能,这些潜能包括了爱的能力、感受他人的能力以及先知先觉的能力。它也能够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并把个性中的潜在能力挖掘出来。它强调的是人的性格与潜能之间的关系,这整个系统的奇妙之处在于,一些普通的性格特征,一些常被我们忽略、以为是自然反应的习性其实正是引领我们进入高层次自我的通道。同时,当你能够透过其他性格类型人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时,你立刻就会发现,没有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也会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遇到的许多烦恼正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观点视而不见,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我们需要走出自己的固有观念,去感受他人的思想。
Ok,读到这里,我发现,那三个发掘潜能的不同能力已经触动了我:爱的能力、感受他人的能力以及先知先觉的能力。在我们平时的沟通,与人相处,和应用教练之道的过程中,它们都是我们应该拥有和展现的能力。
通过Vicky老师三天的课程,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拓思把九型人格定义为洞悉人性,这是一个找回自我的过程,当那首歌想起,或者那个电影片段回放,Vicky老师对每个性格精准的字句解读,我们发现自己像洋葱一样,被一层一层的拨开:会有刺痛,也会有释然;会有感悟,也有更多的思考,这真的是我吗?得到答案的那一刻突然感到一种轻松和畅快,有种突然读懂自己的释然,也更有了继续前行,修炼自我的动力。想起苏菲教中的一句名言:“带着你现有的记忆和理解,去成为你之前的你。”带着The big WHY,带着Open Mind,不执着于性格的某些特征,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我们也可以放下执念,坦诚得理解和接纳他人。
在拓思,对九型人格的定义是一种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它依据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按照脑、心、腹三个智慧中心,将人的性格分为九种,情感至上(心中心)的性格是关于“人”,专注于别人怎么看自己,内藏羞愧,用心来感受正面负面的情感;心智思考(脑中心)的性格是关于逻辑、思考和论据,将自己的安全感信任托付于思维理念上,潜藏恐惧,用思考主导,逻辑去推理,相信数据、系统来分析、发掘意念;而直觉意念(腹中心)的性格是不断的对抗和控制环境,他们的心中充满愤怒,用直觉来判断事情、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同。
虽然人的基本性格形态是不会改变的,但是我们会看到某一种类型的典型描述不一定完全符合这个人,这里就要说到,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为了顺应环境的要求,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的特色,特别是在受压和自在的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所以我们看到不同的类型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特殊的特色,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看待事物的出发点、顾虑和执着。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我们假想的世界中,我们不必要的防卫心理,常常让我们把有关现实的想法和感受误认为是现实本身,只要心中记住这一点,“九型人格”就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强大工具。回看自我,会发现,为什么过去每次都是这样的坎儿过不去,这里其实就是自己的盲区,只有打开意志,真正的懂得了我是谁?才会看到更多未来的可能性,带着尊重和接纳,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