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8 星期一 晴
文/烟雨悠
今年的端午节,恰逢老爸老妈在我家里小住。于是,提前好多天,老妹就发了微信,让我们端午节一起去她家里包粽子。
还记得小的时候,每逢端午节,老妈就要亲手包很多粽子。那时候的零食少之又少,也没冰箱,所以一年也只有端午前后才有粽子可以吃。记忆中的粽子都是纯糯米的,白花花的一个三角状,被放在装满冷水的桶里面泡着。为了防止变味,桶里面的水一天要换几次。
在外面疯够了,满头大汗的跑进厨房,从桶里捞起冰凉凉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撕去褐色的竹叶,把剥好的白花花的粽子放进碗里,一边翻动一边撒上白砂糖。轻轻地咬上一口,糯软的粽子,夹杂着竹叶的清香,伴随着嚼起来咯嘣咯嘣的白砂糖,满口都是沁人心脾的香甜,冰冰凉凉的,很是解暑。
现在,电商飞速发展的年代,天南海北的美食也是铺天盖地,任何时候想吃粽子,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形状越来越精美,口味越来越丰富,添加剂也越来越多……所以,我越来越不爱吃粽子了。
但是,老妈亲手包的,我还是喜欢吃。我是一个懒人,包粽子那种复杂的事情不适合我,可是老妹却天生就是一个吃货,对于做各种吃的从来不嫌麻烦。就像这次喊我们去她家里包粽子一样,依然是她和老妈忙得不可开支,而我只负责打个下手,顺便拍几张粽子特写,中途还逃跑了。
头天晚上,老妹就开始了准备工作,糯米、红豆、花生洗净,放在盆子里面泡着,方便第二天的使用。
第二天,一大早,老妹去买食材。计划是包蜜枣馅儿和鲜肉馅儿的。老妈就开始清洗竹叶,然后过水稍微煮下,去除竹叶的异味,同时也是为了干净卫生。
清洗完竹叶,老妈开始准备包粽子的绳子。小时候,绳子是充分利用资源,都是用破了的粽叶来缠粽子,很是麻烦,由于长度不够,经常要接好几段。现在为了方便好看,都是直接用白线。剪成一长段一长段的,一头打一个活结,包的时候套在一个角上,方便包得更紧固牢实。
食材准备好,老妈和老妹就开始包了。包了几十年的粽子,老妈包的速度飞快,两片竹叶交错重叠,折出一个圆锥型,往里放入一小撮昨晚泡好的糯米,往里淋一点水,加一颗蜜枣,再放一撮糯米,再淋一点水,圆鼓鼓的粽子就有些形状了(加水是为了让糯米更加磁实)。然后合上多余的竹叶,以三角形的样子去包,在一个角套上准备好的白线,还是按三角形缠绕起来(一定要绕紧,这样煮好了形状更好看)至此,一个粽子就呈现了。而我由于学校学生要拍毕业照,赶着去参加他们最后的大合影,匆匆拍了两张照片就去学校了。
等我从学校回来,已是下午,一进门就闻到香浓的粽子味。赶紧进厨房一看,筛子里面已经装满了煮好的粽子,还有小时候煮粽子的好搭档煮鲜大蒜坨。端午时节也是新大蒜坨上市的时节,在煮粽子的时候,由于要在摆好的粽子上面放一大盆水,粽子压得越紧,吃起来就更有嚼劲,而上面那盆水,经常就是老妈用来煮大蒜坨的。这是老妈一惯的做法,从小到大,老妈煮粽子都是这样做的。
美好的端午,就这样在老妈和老妹的忙碌下,我们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也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满满的回忆,慢慢地回味。端午安康,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