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周厉王的这个谥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在周厉王继位以后,不但不关心他爸犯下的错误,反而要把这个错误发扬光大,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上任以后,是唯我独尊型的,就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接下来可以光明正大的胡作非为了。有史书记载,在周孝王七年的时候,周厉王出生,天有异象,大冬天的下起了冰雹,并且牛马都死了。这一段估计是后来的史官加上去的,故意来寒颤这个周厉王的,一般要是有改朝换代或者是比较好的君主即位,都是一些好的迹象。要是坏的君主,出生时基本上也都是一些自然灾害了之类的。这可以当作是一种写作手法吧!
那么,周厉王干了些什么坏事呢?上位以后,先下了一项规定,山川河流都是属于国家的,包括山上的树木和野生动物,还有河里的鱼虾。我们经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想啊!那个时候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的,靠近河流,水里有鱼就抓鱼。靠近大山,山上有猎物就打猎。这相当于直接把大部分百姓给搞下岗了,吃不上饭了,这可是一个大事件。国不与民争利嘛!于是引起了民众很大的愤怒,都反对周厉王的统治。
在周王朝到了周厉王这一代的时候,王室不兴,经济很脆弱,把山川河流归于王室管理,在经济上来说,是一个好的举措,可以增加赋税,给国家带来好的收入。之前已经把土地归于国家管理了,一些百姓种地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把山林河流归于国家又给百姓增加了负担。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子的吗?我们之前说过的,在把土地归于国家的过程当中,很多的贵族都持反对意见,他们有很多的私有土地和奴隶,并且不用给国家缴税,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转战山林和河流,这样就又增加了很多的收入,钱包快速的鼓了起来。周厉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国家都快饿死了,这些人竟然还在这里疯狂敛财。于是效仿前辈的做法,把这些也都归于国家,变相的把贵族手里的这些钱都收到国家来。
这样的做法不无道理,不过,很尴尬的就是,贵族们反对,然后又给百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自己国家是比较好了,可是其他的阶级受到了不同的打击,可以看见,这样的改革方式太过激,给自己招黑啊!好处就是国库充盈了,给后代的这种改革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提出这一切措施的是谁呢?是荣夷公。周王朝自从周公旦和周召公开始就有一个规定,就是历届君王必须要用同宗的人为卿士。可是周厉王废除了这个制度,用荣夷公和虢(guo)公长父为自己的左右手。
有必要说一下周朝的官员制度,在周朝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员制度。大体上是这个样子的,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其中卿士又分为三公六卿,主要是辅佐周天子的,而卿大夫是辅佐诸侯国的。后来一些官阶,权利等等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就不详细说了。卿士实际上是高于诸侯的,有很大的权利,荣夷公和虢公长父就是比较高阶的卿士。虢公长父实际上是虢国的国君,我们之前说过虢国。荣夷公是哪一位呢?荣夷公是荣国的国君。在任命卿士的时候,君王喜欢用诸侯国的国王还有自己同宗的兄弟之类的,其中又以同宗兄弟优先。诸侯国的国君还要管理自己的国家,没那么多精力,而且君主任用他们也主要是为了起到牵制的作用。但是周厉王反其道而行,以这两个诸侯国国君为主要的辅助。
荣夷公和虢公长父有什么独特的技能得到了周厉王的青睐呢?因为他们一个是经济学家,一个是军事家。荣夷公以经济见长,而虢公长父在军事上有很高的造诣。提出山川河流归国家所有,打击贵族的就是荣夷公,当初荣夷公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有一个大臣极力反对,就是芮国国君芮良夫。他说,荣夷公贪财,不可以重用。认为荣夷公这个方案简直就是扯淡,应该增加别的经济收入,而不是一味地敛财。其实这就是两个对立面,荣夷公想打击贵族,芮良夫帮助贵族说话。只不过周厉王站在了荣夷公这方,结果就是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但是相当的不成功,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
可以说周厉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行改革的人,只不过是失败了。当时进行改革之后,引起了民怨,街头巷尾的都在议论周厉王的过失。于是召穆公虎劝谏周厉王,别这样了,引起民愤了,大家都说你呢!于是周厉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有敢议论者,杀无赦。并且找了一个卫国的巫师,成立了一个部门,穿上便衣深入民间,如果有逮到议论周厉王的,直接就杀了,有点儿类似于锦衣卫。于是大家都不敢说话了,见面都是点头微笑。
民怨越积越深,本来就断了他们的财路,都吃不上饭了,现在又搞了这么一个组织来监视,也失去了言论自由。这就跟治水是一样的,越堵越厉害,会决堤的。不让民众吃饭说话,也总有一天会出大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