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0周练笔 主题:自由发挥
国内的亲友不时发消息来问我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中学生关心美国名校夏令营的事,高中生问大学填报志愿的事,大学生问未来留学深造的事。甚至那些咿呀学语的小娃娃们,爸妈一脸茫然地跟我探讨幼儿园择校问题,幼升小问题,问我怎么教他们背唐诗呀,面试的时候要考的呢!好嘛,敢情都当我Google assistant使唤了?有问必答!我也不是研究教育的专业人士,知道的即使比你们多一些,也绝不会有啥质的不同。相反,跟各位一样,我亦是很忧心教育的普通家长,只不过我要把孩子带回中国受教育,这是个反常规的逆向操作,我需要为此力排众议,多付出很多努力和思考。
什么?反常规?逆向?说得中国教育有多差一样!真的,确实很差。除去严重的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均的问题,哪怕中国最优质的学校也难以教出在世界上能真正拔尖的学生,我指的是思维能力、发展潜力、个人魅力和领导力,不是指分数,到现在还唯分数论的人,可以提前退出竞争,洗洗睡了。咱们的数理化是经常在国际竞赛上拿好名次的,然而这些考高分的孩子们的相关资质到后期又有多少能转化成科研成果甚至直接生产力呢?极少,因为我们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耐力,我们太容易满足于已有的点滴成就并拼命维持现状。但凡有任何立马套现的机会,就少有人愿意继续吃苦钻研,所以那些最有智力优势的人纷纷往金融界跳,还有早些年的互联网和工程自动化领域。总之哪里来钱快,财力和智力就拼了命地往哪里扎堆。2005年,钱学森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回应“钱学森之问”,2009年国家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中国的学术大师,清华的学堂物理班就是“拔尖计划”的一部分。十年过去,杨振宁前几天在出席学堂班十周年庆典时再次发问:“为何培养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
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了。以我个人的浅见就是中国文化本身(包括但不限于公共道德、艺术审美、公民承担、精神追求、终极信仰、社会氛围、舆论导向等)出了大问题,这些意识、思维和精神层面的贫瘠直接导致了长期的营养不良,哪怕早期的物质积累再丰厚,未来也毛病不断潜力不足,这跟一个被家长惯性催吃催喝的小胖墩,成年后各种疾病隐患不断是同样的道理。简单粗暴地说,但凡在这个文化酱缸里,大概率就难以自然地成长为能与世界顶尖高手抗衡的扛鼎之才,除非有先导性地一步一步从各个细小环节开始纠错,而且这点不可能依靠政府,不可能甩包社会,只能靠自我觉醒并意识到这一严重问题的家庭从自身内部开始做起,不可谓不是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虽然我对大环境非常悲观,但又对个人在这与腌臜潮流对抗的拨乱反正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很有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有信仰之人。
谁还记得十几年前名噪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从哈佛数学和经济专业毕业后,她入了咨询行业,后来又转做基金,没有考上哈佛商学院,嫁给了美国人,过起了上层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对于大多数留学移民美国的华人来说,到她这个程度就差不多到头了,按理说她做得不算差。然而她的名声并不很好,大概是起点太高,名头太大,后期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潜力。更令人失望的是,当被问及“哈佛四年,她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是什么”时,她说不知道,她还没有找到。很难相信这是顶级名校培养的顶级人才,毕竟这些学校在招人之初就打着灯笼满世界寻找“有意愿、有能力改造世界之人”,它们根本不屑于批量生产高级工程师、金融分析师们,它们要教育出未来几十年各领域内独领风骚的划时代之人,而这些人必然也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优势何在并为之努力奋斗,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风云变幻,他们的智力和心灵征途都将永无止境。
近几年来,常春藤名校对亚裔学生的考察越发严厉,录取率逐渐走低。除去美国宏观政策调整、种族歧视等可能的因素,我们无法否认,尚有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咱们普遍缺乏超出物质享受之外的理想和为之持续努力的动力。中国人太容易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而停下升华自己的脚步,过去信奉的“各扫门前雪”那套到了新一代华人这里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我们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度依然极低。西方社会不喜欢这样功利心强,不懂得反思,对社会发展没有开创性贡献的族群。美国人讲究结社抱团,共同去做公益、慈善、环保、扶贫,所谓“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每个人都应该是改造社会的微小一环,大家一起为团体为社会贡献点滴力量,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通常华人在这方面表现很差,我们自私自利的文化难以见容于人家互助共进的社会实践当中,但是我们自己并不以为然。前阵子,网上疯传一篇关于东北衰落,百姓处境堪忧的文章,朋友圈有一个同学转发表示关切、同情,另一个同学评论道:“你怎么还关心这个呀?” (言外之意:你又不跟东北那帮人打交道,咱们混得好就行了,管他们的呢!)对方回复:“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 双方的态度恰好代表了两种价值观的对立,但愿后面一种价值观能在我们的孩子这代人身上实现常态化,而这一切都始终离不开教育。好的教育,在我看来,必然关注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让人们为理想为自由而主动学习,并由此形成回馈社会,善意照拂的良性循环。
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和意识形态化教育出来的孩子,在精神追求上往往逃不开先天劣势,毕竟我们从小接触的世界实在太狭隘,禁锢于课本、辅导书、练习册的孩子们哪里可能心怀星辰大海?我们被灌输的是“分数至上”,一切为了学习,由此我们可以合理逃避家务,更别提承担公共事务。高考作为“最不坏”的人才选拔方式,获得了举国上下的共同拥护,在这面旗帜下疯狂敛财、急速扩张的教辅机构自然赚得盆满钵满。整个社会强调的是“教育产业化”,未来更是要把教育、养老、医疗当作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这个套路太熟悉了,经济利益为纲的指挥棒下,政府卸去了对纳税人本应承担的义务,甩锅给市场给投机分子,与之相伴的必然是受教育主体的深度异化,成为更加没有灵魂没有精神追求空有雕虫小技的社会工蚁。这是我害怕看到的一幕,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那副模样。
值得安慰的一点是,如今的中国人,选择多样化了。我们不满中国的教育,于是我们向外寻求帮助。各年龄段的孩子们,只要家庭负担得起,假期游学、夏令营、冬令营、交换访学等等机会屡见不鲜。入读国际学校,直接录取欧美大学的案例直线上升,看上去我们不用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这在回避高考,从而绕开之前十几年的流水线机械化应试教育生产模式上面,确实有其重要意义。可惜,我们的眼界还是太窄,仅仅将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上大学”,而并非长远的终身的心智发展。由此,假使我们成功了,那很可能也只是阶段性的成功。实际上,我们大概离阶段性成功都还远,有的只是主动做出了改变的某种心理安慰罢了。
我第一次接触国际学校,那已经是十年前做家教的时候了。当时我负责教一个华裔女孩的英语,顺便辅导一些基础课程。她是加拿大籍,就读于中加国际学校初中部,然而因为父母一直在国内做生意,她从没在加拿大念过书,其实只是生在那里拿了个国籍意义上的加拿大人而已。父母从事医药行业,公司已经在美国上市,家里长期租住于蛇口的高档涉外小区,所谓的空中别墅,月租金十万。这样一个家境非常优渥的孩子,性格随和,爱笑爱闹,文化水平一般,英语讲得麻麻的,爸妈更是完全帮不上忙,连家长会都是我在中间现场翻译。我教了她两个学期不到,老实讲收效甚微。她的口语有提高,但肯定不是我的功劳。她把我当活体翻译使,帮她改作业,改文章。父母对她的学习实际上没啥要求,还不止一次因为临时带她出去度假而放我鸽子。后来听说她高中阶段就回加拿大读书了,英语真正有质的提高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参见她的微博内容),而学业本身始终不咋的,父母又掏钱给她学了服装设计,只见她经常往返于巴黎和温哥华之间,社交网络上晒出来的都是party和shopping。
你们怎么看这个姑娘所获得的教育?对于家长所投入的钱来说,投资回报率实在不高。但那是十年前,国际学校方兴未艾之时,我相信现在的国际学校应该会踏实有料很多,这是从校方管理和师资水平来讲。从生源方面看,当时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那真得完全满足两个硬性条件:1、不差钱;2、外籍。据说国内现在已经很多非外籍学生也可以入读的国际学校了,条件放宽到“不差钱”、“过面试”就行。也许其中仍然不乏鱼龙混杂的情况,但有个根本考量就是家长出于其雄厚的资金保障,能够为孩子未来提供各种升学和就业上的帮助,所以他们其实不大在乎孩子的具体成绩是不是优异,毕竟国际学校的教育体系保证了孩子能跟英美高中、大学无缝对接,有这个直接升学的机会就够了,可以说多数家长重金所求的无非这个国际认证的资格罢了。这么说来,求仁得仁呀。
有亲戚小孩在公立高中读书,家境小康。一年暑假,父母花三万块钱送她来美国游学三周,住在当地人家里,参观本地学校、博物馆,附近游玩一圈,最后统一血拼一番后回到了中国。这样的夏令营,与学业没啥关系,主要是看世界,开眼界。运气好能跟国外同龄人建立起长期深度链接的话,也不失为一大收获。更多的访学老师带孩子同来,入读当地学校,主要学习任务就是英语。孩子们普遍反映别的学科太简单了,国内早就学过了。我觉得他们其实并未真正融入美式教育之中,有语言障碍的原因,更根本的是思维模式的不同。美国老师上课很多连课本都没有,大量的信息在课外。如果你懂得自己去Google,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获得多得多的知识以及最重要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在美国课堂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国内来的小朋友不大适应这种方式,我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说学校连教材都不提供,孩子想要预习、复习,不知道从何下手。难道我们还停留在一套课本打天下的阶段吗?如果这个思维不改变,孩子肯定难以真的学到很多知识,还不如留在国内呢。现实层面的考虑,来美国访学一年,回去以后想再跟上以前班级的学习进度,这对年级越高学业越重的孩子难度就越大,极可能出现补考通不过而不得不留级的情况。这方面早有前车之鉴,老公同事的小孩回上海公立小学,就因为课程考核不过而从四年级降到了三年级,这不过是小学低年级而已呢!所以我郑重建议家长们在送孩子出国访学前深思熟虑。
另外关于英语学习,通过一年的访学,孩子们的英语水平多有提高,然而这个成果在他们回国以后还能继续保持多久就是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了。基本上,孩子越小,忘得越快,只要脱离了语言环境,英语能力便直线下降。口音、语感比较容易保持,但语言逻辑和话语连贯性就很快呈现颓势,无奈后者才是真正关键的东西。很多中国人嘲笑印度英语的奇怪口音,实际上印度人讲英语的思维缜密性及语言流畅性完全吊打多数华人,有口音总好过标准发音但磕磕绊绊话都说不清吧?想要保持孩子在国外收获的英语优势,父母要么就送娃去读双语或者国际学校,直接把他们置于那个语言环境;要么就得依靠家庭教育,主动为他们营造不那么正宗但好歹一以贯之的语言(对话)体系。
我一直坚持用弟弟使用的语言来应答他,如果他讲汉语,我就回汉语,如果他讲英语,我就回英语。我并不在乎我说得是不是原汁原味,事实上在口音方面他的确偶尔会纠正我,那也不能抹杀掉我为他创造条件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得语言习得的努力。考虑到我们可能会回国,这个方针势必将被贯彻到底,毕竟我承担不起私立学校的费用,而对社会上那些英语机构又心存疑虑,所以只能努着劲把自己推至幕前了。话说我表妹,在成都,每年花近三万让孩子上幼儿英语,别说那些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接送与等待,小侄子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成果也实在是……不好说。我感觉那都不是花钱买心安,根本是花钱买罪受了。不排除有靠谱的英语机构,就像不排除有厉害的老中医,就问一句,凭什么让你遇上呀?外语的学习,最好情况下就靠没有意识到在专门学语言的日常沉浸式(immersion)练习,这需要长时间的语言输入刺激,只有学校和家庭具备这个时间条件,社会上短期的一周一两次的补习班真的难以达到。
最后来聊聊一个特别的群体——初高中阶段就来美国的小留学生们。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家长通过中介机构花大价钱送出来念书的,我对这部分孩子缺乏了解,听得最多的故事无非是母亲陪读、寄宿家庭矛盾、学业压力山大、文化冲击巨大等等。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不管你家里多么有钱有势,也难以摆脱这些困扰。最大牌的一个例子,新希望集团刘永好的独生女刘畅,父母送她独自求学美国,她始终不喜欢这里,学业上也并不突出,最后上大学时又返回国内读了外交学院。 “刘畅”这个名字赋予了她任性的资本,其他大多数孩子不可能也不敢这样,因此他们需要学习直面血淋淋的留学生活,仅仅课业上的压力之大,就远远超过了国内许多人的想象。只要你是来正经读书的,希望以后考上美国大学,甚至能冲击下名校的,那整个高中阶段尤其是后半段将过得极其紧凑、日夜兼程,其紧张程度并不亚于国内高考,只不过这种压力来源于自己和家庭,而非老师和学校,换句话说,一切靠自觉,再不可能有老师去耳提面命地督促你、逼迫你。另一方面,你需要努力付出的也不仅仅是个人的学习,还有社会服务、学校活动参与、体育锻炼等各方面,这都将作为大学录取考察的项目。老实说,相比美国综合考察学生的学术水平、组织领导、社会贡献、艺术体育特长等全方位能力,国内只看高考成绩,那真是磕头下跪,阿弥陀佛了。
我了解得多一些的是那些可能不一定有钱,但是依靠身份优势返美读书的孩子,大多数人有美国国籍或者绿卡,他们可以直接、合法、免费入读公立学校,就像渡渡家的哥哥妹妹们。这部分孩子,预计未来会越来越多。前阵子我刚好跟一个高三的女孩聊了聊。她五年级时持绿卡随父母来美,期间一直就读公立学校,明年将升入大学。我之所以认识她,是因为她有美术特长,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市立图书馆做义工教孩子们画画,弟弟刚好跟着她学过几节课。最近那节课后,她告诉我,她第二天就要参加大学入学统考ACT了。Excume me,你们能想象高考之前一天还在做义工么?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事儿好吗!小姑娘属于特别独立,有主见,头脑清醒,拧得清的“别人家的孩子”。她说父母都是科研人员,工作忙到飞起,至小她就获得父母给予的极大自主权,这对于她的性格和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考什么大学,念什么专业,每一步如何实现,学费生活费花多少钱,各方面都有超前翔实的规划,老师和父母基本不过问。最让我吃惊的是,她的汉语非常流利,秒杀所有我认识的中国移民孩子。她说就是有兴趣学习,一直保持着之前在国内获得的汉语优势,来美国后继续跟父母说汉语,自己看汉语书籍,坚持中文写作,更让人叫绝的是居然会看国内的电视节目,紧跟形势根本不在话下。这一切都不是被家长逼迫的,完全出于她自愿,得益于她的内在驱动力。当时我就大赞她一番,跟她感叹,无论做什么,要想成功,要想享受过程而不是痛苦不堪,“内在驱动力”真的太重要了。也正因为这个,她很容易融入美国的文化、美国的学业,并通过努力始终处于拔尖位置,有望考上东北部常春藤名校。我衷心祝她如愿。
同年级还有另外几个华人,成绩不如她。我特别问到有没有国内来读高中的孩子,她提到了其中一个。那个孩子也是绿卡返美生,但高中阶段才来,学得比较吃力。英语口语很差,写作还不错,得益于国内教育严格的语法培训。数学有优势,但很诡异的逻辑能力又差强人意,大概只是强在计算方面?她也提到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不如美国的跟她同样优异的孩子,她觉得是因为在国内最初阶段的学习未获得科学的逻辑训练。中国文化不讲逻辑,讲中庸,讲模凌两可,我安慰她不必处处拔尖,只需要努力放大已有优势。她这样年级前几名的优等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日常除了学习,还要做义工、参加乐队排练、练习画画等等好多事(但从没有上过补习班,也没有补习班),日程表排得满当当,非如此努力不可能进入名校。那个国内来的孩子,成绩处于中游,这已经足够考上我们当地的州立旗舰大学了,相比从国内拼死拼活考过来,其难度实在不值一提。所以说,只要孩子能处理好异国学习的巨大压力,其在升学上的回报也是丰厚很多的,难怪那么多家庭决定克服各种困难培养小小留学生。
当一切都通过资源配置合理解决之后,放在家长面前的唯一问题就是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了。本科阶段很难申请奖学金,除非你是那全球顶尖的学生之一。面对私立学校每年七八万,公立学校每年三四万的平均学费,这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肯定是笔巨大开销。是不是值得投资,这真的完全取决于被投资的学生是不是争气。要知道学业上真正的高压对美国学生来说,完全是从大学阶段才刚刚开始,这跟我们习惯的高考之前压力山大,录取之后懒散放羊的“严进宽出”模式大相径庭。为数不少的中国留学生适应不了这样高压的大学教育,挂科、重修、瞎混、退学等情况屡见不鲜,家长为此要在经济上和精神上付出更多,不知道算不算双输?
我们不禁要问,咱们的娃,为什么不擅长跑,为什么耐力那么差,为什么毅力那么薄弱,为什么学得那么被动,为什么无法享受乐趣?这又回到了我在本文前半段探讨的教育的本质问题。因为教育不是培养当下的刷题机器,而是培养未来改变世界之人;因为教育不在一朝一夕,根本不在起跑线,更没有终点线,只有无止境;因为教育旨在唤起人类内在驱动力,而不是压迫各种兴趣,被眼前利益扭曲压抑直至彻底熄灭。倘若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别说国际学校,美国大学了,就是出了钱学森、杨振宁,我们也是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