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能出国,在国外的外语环境中不久就会说好外语
我们之所以认为到了国外英语自然就会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学英语时缺乏外语交流环境,所以就想当然的认为哑巴英语是缺乏外语交流条件造成的;第二是这种说法对于小孩子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而我们却误以为对成年人也适用;
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特定表达方式的重复概率非常小,所以在一些“人造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对语言的内容、难度、再次出现的时机和重复频率进行人为的控制,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显然会比真实环境有效。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真实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环境”,往往比某些“人造外语环境”甚至是外语课堂的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可为什么儿童来到外语环境,几乎无一例外地,顺利地并且较为迅速地掌握了外语呢?
语言学家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儿童的语言环境和成年人的非常不同。儿童的语言环境和成年人的语言环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语言交流的内容和场景不同。儿童一般交流的内容是“应景而生,此时此地,即Here and now.交流中的人物、事物、动作、情节、时间、地点,都是交流者身边正在发生的,而且比较具象。
比如下面这个场景:儿童Gavin抱着一个球,做出要传球的动作,并对伙伴Andy说:“Andy,Catch the ball!”即便Andy的外语能力很低,比如单纯给他听或看这个句子时,他完全无法理解,但在这个场景下,他很容易从发生的事情中理解交流的内容,甚至分辨其中的细节,比如the后面的那个发音应该指的就是这个“球”,从而把一句原先不明白的外语的声音和他所处的场景中应有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有效输入。
这种儿童之间的交流,可理解度相当高。而父母跟儿童的交流语言,也符合这一特点。
成年人交流的语言内容,基本上都无法通过对场景的观察来理解交谈内容。如果交流内容超过我们当前的外语水平,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谈话内容,可能比自己在家听英语广播效果还差,因为大多数成年人在说话时,发音的清晰度较低,速度快慢不一,还充满大量不规范的用法,省略用法和“另类”的成分。
二、尽早开口说外语,最好能有机会多跟外国人交流
当外语学习者在自己的外语交流能力很低的时候,过早地、积极地在自然外语环境中跟Native Speaker去交流,会扼杀了语言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沉默期”,人为地将自己的英语能力在这种交流中固化在了低水平上。这就是语言学中典型的“石化现象”。
《鲁式语言和语言学字典》中这样解释:石化发生于外语学习者认为他们用外语交流方式开始奏效了的时候。语言学家Ellis认为,一旦外语学习者认为能够实现交流了,他们就会停止去学习更复杂的语言形式了。Ellis进而总结出成人在自然外语环境中学外语,会是个非常慢的过程。而Hulstijn更是明确指出,“石化”更容易出现在随意交流的环境中。
那么什么时候开口说外语,跟老外交流才最有帮助和没有害处?
答案是要在自己的外语水平比较高的时候才行!很多人会说:这不是废话嘛!我就是要提高水平才想去跟外国人交流的,已经高了还担心什么。所以为了学习外语去跟老外交流,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都是不必要的。
三、有人能不断纠正我们说外语时出现的错误,学习效果会更好
外语中错误的产生,不是“使用”时出的错误,而是说外语的人头脑中思维的发射。
比如我们纠正中国同学he、she的错误,其实都用不着别人纠正,有时刚说完自己就发现说错了,但下次还错,这是因为汉语说第三人称代词不分性别这种思维方式造成的,而并非外语使用不熟练或使用时“犯错误”。
那如何才有可能变正确?其实还是这两个词的输入和存储方式决定的。
如果是按知识学习或者单纯记忆式学习,使用中就必然会错,因为这两个英文单词在中文里是一个发音,将中文翻译成因为是一对应二,在说英文时由于母语思维的影响(迁移作用),一着急就会随机选一个,很容易错。
而只有当我们头脑中的关于男人的概念或形象和he的发音挂上了够,女人的概念和形象跟she的发音连接上后,也就是说he,she变成英文思维后,才可能少犯错。
作者认为纠正语言的错误是徒劳的,大多数语言学家的结论是:老师和学员都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纠正错误上,而真正减少错误靠的是多输入正确的形式。
四、英语不好主要是单词量不够,但背单词太难了
我们一直以为单词量太少了,所以才听不懂,也不会说,要是单词量能有几万个,那么英语肯定很好,可又觉得背单词太难了,所以英语就只能这么不好了。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即使我们单词量再大,如果不明白单词在大脑中正确的存储方式,那么我们依然听不懂英语,更不会说,所以我们得先弄懂单词在大脑中到底该怎么存储。
如果把大脑比喻成一个图书馆,那么存储一个单词就好比是存放一本书。但存放书是为了以后的查询借阅,所以就要按书的题目、科目、出版社、年代、作者等分类存储,为的是今后可以根据需求,使用其中任何方式检索找到这本书。
如果只机械地按照单词表记忆单词,就好比图书馆收藏了一本新书却不经分类随意放在一个架子上,这样将来使用时你问管理员,他会说:我知道这本书,我们肯定有,就是找不到在那里,对不起你不能使用它。或者跟你说:对不起,我们只有按字母序列排列这一种方法存储,你想按科目或作者寻找,这个我们做不到,要是有耐心你就自己一本一本地找吧。
如果我们听到某个单词的“声音”,我们的大脑能够马上反映出该声音所对应的“实物概念”的“图像、声音、味道、特性、相关事物”等多维的整体感觉,那么我们对接下来听到的外语新信息和说外语,才能够达到高速、自然、流畅、有深度的类似母语的反应。
所以要学一个单词,核心就是要在实现存储它的同时,建立这个词在大脑的“多维神经网络”,或者说是利用现有相关概念的多维网络,把这个词存储到它应该存放的位置。所以要让这个词的各种“相关特性和联系”都出现在学习这个词汇的过程中,炳耀不断加强才行。
照这么理解,“桌子、椅子、课桌、教室”这些词汇是否应该放在一起学?是否应该在初次学习的时候就建立好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样才能做到在使用时激活这些联系?正是这样的。
在学习词汇上,必须努力探寻避免翻译,用直接的多维方式进行输入,并且同时建立起与该词汇相关的概念、分类、感觉等有机联系。
很多同学在使用英语时总感觉想不起要用什么词来表达,“词到用时方恨少”!其实不是单纯多少和不熟悉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出在该外语单词在大脑中的输入、存储和联结方式上。
从英语运用能力的角度来说,很可能我们原来背的单词确实白背了,因为我们对这些单词的输入和记忆方式是无法实现我们想要的那种“链接”,也就是说这个单词尽管背下来了,但存放的地方不对,即无法达到能够流利使用该词汇的客观条件。
关于背单词,总有人说背单词太难,但在作者看来,背单词尽管不能解决交流问题,但背单词本身却是件相对容易的事。
英语单词的特点是,越是难的单词越容易记。那简单的单词呢?简单的单词本来就简单嘛,而且常用,所以也好记,尽管作者不主张我们去死记硬背这些简单的单词。
2000基本单词以上的单词,拼写一般开始变成,然而这些增加的字幕是有规律的,它们大部分是由两个,最多三个部分构成。比如international是由前缀inter(进入,之间)词根nation(国家)以及后缀al(表示“……的”)构成,表示“国家之间的,国际的”意思。
大部分同学背这样组合成的10000个单词,只需要100个小时左右,如果每天就用一个小时,每天背100个,三个月就完事了。很多同学背完了才发现,实际每天只需要40分钟。
所以认为背单词难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五、要学语法知识,如果语法熟练,说句子就正确了
学会了英语语法知识,在实际中就能应用吗?答案非常明确:在交流中很难实现!
首先是速度问题,如果在应用的时候思考语法规则,则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交流。而语言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实际使用中,即使通过牺牲速度来套用语法规则,也无法保证语法使用的正确性。
语言学家Hagen的研究实验发现,如果通过语法来掌握外语,在实际应用中,面对语法越复杂的外语句子,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越长,反应的速度越慢,然而正确率却并未因这种思考语法规则的时间拉长而增加。
其次,就算是学会了复杂的语法规则,具有很强的语法分析能力,在实际情况下英语语法规则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另一个很重要的造成语法知识无法应用的原因,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实际情况的变化,决定了在不同情况下语法的正确与否。一个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在不同的应用情况下,很可能变成了不符合语法的情况。
现代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发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时候,对于外语词汇的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然而语法规则则不容易掌握,即使努力记忆下来语法规则,大多也不会使用。
大量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语法知识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与证券程度直接,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语法书倒背如流,还是不能交流,还是会出语法错误。原因很简单,从说话的思维机制上讲,人在说话时,大脑是禁止思考语法规则的。一旦想语法规则了,人就不能说话了。
六、要多背诵,学外语主要靠记忆力
学外语到底是不是可以考记忆呢?问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记忆”的概念。我们平时所说的记忆,是一个相当概括和模糊的概念。真正要讨论记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她包括记忆的种类、方式、过程、存储的位置,调用的过程、形成、变化等细分的问题,这里只简单介绍和学外语最相关的几个有关记忆功能方面的直接问题。
关于短期记忆或者叫作工作记忆,是大脑用来临时存放信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的地方。短期记忆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处理速度快但容量有限。人的短期记忆容量只有7个字符左右,对听到的声音只能存储4秒钟。短期记忆容量太小,也是造成我们听外语时无法在大脑中进行逐字逐句翻译和说外语时思考语法规则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及相当于计算机的“硬盘”,容量大但存储速度比内存慢。大家平时常说的记忆,一般指的是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按功能分主要分三种:一是陈述型记忆,主要记忆描述性的知识信息,比如“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新大陆”,这种对记忆信息的使用,是需要有意识地回忆。
二是程序型记忆,主要用来储存学会的如何做某事的能力,比如计算机能力、骑车能力、语言能力等,这些能力在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全区思考和回忆就能做到。
三是经历型记忆,主要用于存储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经历。我们通常说的背诵,主要指的是陈述型记忆,即知识信息。
而程序记忆的形成,不是通过单纯学习和背诵实现的,而是通过一些其他特定条件和实现过程,下意识掌握的。
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背诵其实可以将知识存放到大脑中的陈述记忆区域,可以作为知识储存,但并不能顺利将它们转移到程序记忆区,即不能形成自动的、内化的能力,做到会自动使用。所以学外语主要靠记忆这一点也是不成立的。
七、想要纠正发音,一定要听和模仿标准纯正的外语发音
我们一般认为,想要学好英语的发音,或纠正自己不标准的发音,就要听纯正的、标准的发音,最好是专门听地道的英国音或美国音。可千万不能听发音不标准的人的发音,会把我们给影响坏的。
不幸的是,这种想法非常错误。正好相反,想要把发音练标准,最好是多听非标准音。
通过对日本人的口音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发音不准的主要原因不是嘴的问题,而是耳朵的问题,听不准自然就说不准。这一点我在学习中也遇到过,当时有个很简单的单词,ear,我无论怎么练习发音,得分都很低,结果看了音标才发现我听了无数遍的标准发音,结果还是没听清,无论听多少遍都是我大脑里的那个错误发音。
成年人初次听到一个陌生的外语发音时,会自动在大脑中的母语语音系统中找一个与之近似的母语发音,用来对应这个新听到的外语发音,从而认为听到了的这个外语发音就是母语中的某个音。
初次把外语发音对应了母语发音之后,下一次再听到这个外语发音时,都会再强化一次大脑中那个初次建立的对应母语发音的印象。如果无法意识到这个外语发音和对应的母语发音并不一样,那么长期在这种只听标准发音环境下,每次都是强化这个不正确的母语发音,而仅存的一点点分辨这个新发音的能力也会不断减弱直至完全消失。
想要纠正外语发音,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高我们的听音准确度和分辨能力,更深层地说是需要先在大脑中建立接收新的外语发音的对应脑神经,把原来听起来和母语相混的音区分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提高听音准确度。
一是请发音标准的中国同学帮忙,让他非常夸张地模仿你发出的那个不准确的音,模仿的诀窍是按照你那个不准的发音方式,发出比你更加不准的音,夸张的程度要让你能听出来不对,然后再将正确音和夸张音进行对比,这样才能让你听出区别来,更准确地说,是让你的大脑意识到这两个音的区别,从而在脑子里留下两个不同的烙印(建立两个新的对应神经)。
二是多听各种非标准音,就是带口音的发音。比如德国口音,法国口音,印度口音,中国口音等“外国人”说英语的口音。
八、不会连读,影响了听说能力,所以要练习连读和吞音
很多人把自己听力不好怪在不会连读上,所以认为要学习和练习连读,这个想法非常错误。
比如come in,连读后听起来是“comin”,但之所以能听懂,并不是因为你学过“comin是come和in两个音的连读”,而是个自然听懂的过程。除了能根据对话场景推断出这两个词的因素外,从听力上讲,主要的原因有几个:
1、对come和in两个单词的声音能清楚辨认,对各自含义十分了解并反应迅速;
2、在自己头脑的“声音词库”中没有“comin”这个音的词,于是迅速自动排除该声音会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大脑完全下意识自动就把“comin”解析为“come in”了。这一大脑非常熟悉和擅长的过程都是在千万分之几秒时间内迅速完成的,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主动思维和有意识分析的过程。
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测或预测听到的连读是哪些词。这个推测和预测功能是在大脑中下意识迅速自动完成的,绝对没有分析的时间。
4、当每个单词单独的读音实现准确自然,同时说话时的思维实现连贯,并可以自动按意群表达意思时,连读就会自动实现。
千万不要有意识地记住连读原理并试图理性地应用它,刻意地连读,那样又适得其反,更加深听力障碍和造成不会说话。
对英语听说中连读的掌握,是决非可以用知识和意识控制或者独立出来专门去学会的,也不是靠练习学会的。否则不但乱了套,也根本达不到流利的程度。在说英语的时候如果刻意模仿连读,不但不自然,而且很容易让人听不懂。
那么既然不是连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听力不好呢?
听力障碍的首要原因,是在头脑中使用母语翻译。在单词和语法都会的情况下的听力障碍,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长句子处理不了,二是速度跟不上。即使我们练得特熟,翻译得特快,都不行 ,因为翻译的速度根本不可能跟上正常讲话速度。
关于听力,有一个现象我们一直都不知道,即所谓听清楚整个句子,其实是一个幻觉。
我们对于听到的母语句子,因为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声音,同时大脑中存储了很多声音内容,所以大脑让我们认为能够“清楚”地听到了每一句话,其实是听到声音在大脑中“构造”出了大部分信息内容,给了我们一个听清楚的幻觉。所以真正用耳朵获得的新信息只占一个部分,而其他部分都是大脑根据这一小部分信息,结合以前的听音经历“构造”出来的。
然而听外语的时候,这个“构造”能力是没有的或者是不健全的,所以我们会感觉到外语“总是听不清楚”。其实母语或外语“听不清”的程度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缺乏外语的思维以及大脑中缺乏外语声音存储,造成无法通过“构造”来还原出句子的完整内容来理解其含义,所以大脑让你感觉听外语时明明听到了但却听不清楚。
所以听不清楚,其实不是耳朵的问题,是大脑的认知问题。由此可见外语听力问题,不是学会一句或练熟一句就能听懂一句那么简单。
在听一句话的过程中,尽管我们还不知道下一个词是什么,但实际上大脑已经提前准备好听到这个词了,很像中文里所说的“听了上局就知道下句”的状态。这种状态同样也增加了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更深一步的分析,实际在听语言的时候,是在没有完全听清楚的情况下,“预估”和“猜测”出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模糊处理”了听到的一段信息,迅速成功辨认和解码了信息的内容,我们就认为自己是听明白了。
大脑中如果只是记忆了大量英文单词的中文解释,这样学会的众多单词直接,是不可能形成立体的“词汇闹神经链接网”的,那就不可能产生这种预测能力,甚至都无法确定我们到底听到的是什么,当然就会长期存在各种听力“障碍”。
这种立体的链接包含了语调,相关词汇的外部联系,词汇的使用频率等众多因素。正是这些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我们“具备”正常的“听力能力”,而绝对不是对每个单词的单一解释和句子、语法构成的公式。
九、学外语必须不断地做重复练习,Practice makes
perfect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学外语要不断地做重复练习,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直觉和平时观察让我们认识到,人们遇到不会的技能,通过练习就会越练越熟越做越正确。
比如打球、游泳,甚至是说绕口令,不都是越练越好吗?那说英语不也自然是越说越好吗?问题出在外语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项技能,它和其他技术动作的熟练原理非常不同。
在练习某一个新技能的初期,开始做的每个模仿动作,都是很“不正确”或“不标准”的,但大家练习时是在不断重复这些“不正确的动作”,可最后结果却是动作越来越“正确”。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在刚被提出时,还着实让许多专家迷茫了一阵。现在原因清楚了:尽管我们开始练习时的动作是不正确的,但大脑“知道”正确的应该是什么,于是会根据我们的每次表现与标准的差异程度,不断往正确的方向调整,直到达到正确和标准为止。
比如练习投篮如果往左歪了,就往右用点力调整,因为对准篮筐是“标准”,按照它调整就好,经过一段训练,人的神经通过协调就逐渐使动作越来越接近标准。但如果不清楚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就无法达到最终的正确。
在外语学习上,反复练习而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出在对这个“正确标准”的正确认识上。外语说错了,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正确的该怎么说。反之如果知道某一句外语该如何正确表达,其实我们基本上就已经能够正确地说了,并不一定需要通过练习才能说出来。
十、以前我们学的外语是外国人现在都不用的过时英语或书面语,我要学口语
其实我们的英语教科书或英语读物上的英语,就是正常而普通的英语,不是什么“书面语”,也没有任何一句在交流中不能使用。无论哪种语言,说的和写的也没有本质区别,跟我们读的中文读物或听中文广播是一个道理。
我们读的中文小说和听的中文广播,哪个是“书面语”?哪个是“口语”?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有一种只在说的时候才使用的特殊形式的英语——“口语”
尽管中国同学说自己想学英语“口语”,但是这些同学想表达的意思并不一样,有的同学说的是想培养“交流”能力,可有的同学却是想表达自己想学“只有在说的时候才使用的那些句子”,甚至认为需要学习很多“俚语”,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其实造成认为“口语是特殊形式的英语”,或者认为“交流中会使用大量俚语”的误解的一个原因,是英语中经常使用各种类比、比喻句等大家不太明白的形式。
作者认为在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前,不要主动去找外语中的各种类比句、比喻句等去背诵和模仿,误以为会说一两个这样的“特殊用法”,自己的英语就很“地道”。其实这样做对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没有帮助。
正确的做法是循序渐进,系统提高整体水平,当英语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词组、类比等表达方式的含义和用法会自然明了。
我建了一个英语学习群“英语天天学”,方便大家一起学习,相互监督,共同进步,需要入群的朋友,点击这篇文章英语不同阶段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