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你希望他(她)将来上怎样的大学呢?
有人说,要上国内一流的名牌大学,因为不愁工作呀,将来的就业压力肯定更大!
而我考察一所大学是否适合我的孩子,则并不看重是否名牌,而是首先看那里是否云集了国内一流的教师。
同时拥有高尚的道德品格,与顶尖的学问成就,就是我认为的一流教师。
至于学校在哪个城市,要选什么系、什么专业等等,均属其次。
当然,如果孩子学习不是那么出色,考一流大学基本无望,那么,没关系,选一般的大学也可以呀,但是我认可的前提依旧是——这所大学究竟有没有真正德才兼备的一流教师。
我认为,所谓大学,实质上支撑其“大”的,是那些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用高尚人格、顶尖学问“熏染”学生的“大”学者。
这样的“大”学者,假如一所大学只有一个,而我的孩子恰恰可以投入其门下,那么,这就足够了,我会拍拍儿子肩膀,说,去考吧儿子,就考这位学者的专业,去想尽办法和这位老师混熟,最好把他那一身道德学问统统学全了再回来见老爸!
这样的“大”学者,至少我现在知道,上海交通大学曾经有一位,名叫徐祖耀。
我说“曾经”,是因为,非常遗憾,这位徐祖耀教授,刚刚在几天前的3月7日17时30分,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这位名叫徐祖耀的“大”学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的一生。
正文
(1)
徐祖耀,1921年3月21日生于浙江宁波,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1942年,徐祖耀毕业于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
徐祖耀的祖上和家世怎样呢?
他的大学,为什么选择了矿冶系呢?
据报道,徐祖耀的曾祖,曾是清末江南提督,家世显赫一时。
徐祖耀的父亲,却不希望儿子走仕途或经商,时当乱世,战乱频仍,这位父亲为儿子选了医生职业,希望他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然而,少年徐祖耀有自己的主见。他耳闻目睹了太多旧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社会现实。一腔报国热血的徐祖耀,立志“实业救国”、“冶金强国”。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
徐祖耀考入国立云南大学之际,正当国家多难、全民抗战的民族危亡关头,他与同学们忧国忧民,常常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抗日。
与此同时,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争分夺秒地刻苦学习。
建国后,于1964年,徐祖耀出版了第一本著作:《金属学原理》,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材料工作者。
由此开端,徐祖耀一生共出版《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导论》和《相变原理》等10本著作,培养了我国几代材料科学家。
在科研方面,徐祖耀对材料相变的研究颇见成效,在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形状记忆材料及材料热力学诸领域获得了丰硕成果。
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中,共发表论文500余篇。
其科研成果屡获国家级奖励。
199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为了实现“冶金强国”的理想,徐祖耀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教学逾70个春秋,在学术科研与教材建设方面,做出了出色成绩,可谓成果迭出,著作等身。
那么,这样一位学问顶尖的学者,是不是我要为孩子物色的理想导师?
拥有这样“大”学问学者的大学,我的孩子该不该去考?
更何况,徐祖耀教授,还是一位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品德高尚的中国知识分子典范呢!
(2)
据报道,徐祖耀教授耄耋之年,起居室不足10平米。
他的学生回忆当年,他们去徐教授家里请教时,惊讶于屋子之小,与知名大学者身份反差极大,除了满屋书籍,只有简单几件家具和生活用品,连他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也难以想象这样简陋的环境,当时十分感叹。
徐教授对此却反应平静,因为他心系教育,乐于清贫,无怨无悔。
那么,在这样简陋条件下,徐教授那些经典著作,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学生回忆道,每次去他办公室或家里求教,都见他戴着高度近视镜,低头贴近纸页,吃力地用钢笔爬格子。看参考文献,又要换老花镜;文献字体太小,还要换放大镜。三镜齐用。
徐教授身体瘦弱多病,以坚强毅力和执著信念,抱病奋力写作。
在教学方面,他学术功底深厚,讲课不带讲稿,将教材当参考书,不拘泥章节,随时按学生反应调整讲课进度,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效果极佳。
他从不鄙视差生,在学生中人缘极佳;他平易近人,晚间或假日常到宿舍与学生谈心聊家常,坐在床沿和大家交流思想,常引来许多同学聆听。
每次外出参加会议,他总要联系当地自己的学生,前去看望他们,又不准学生花费请客,只是自己在食堂吃些清淡食物。
他以见到学生、谈心交流为乐。
对此,他曾说过:“我们搞学术做学问不必迎合社会世俗,吃请花钱浪费大,再则明天要作学术报告,自己还要作一些准备,吃一顿饭,估计至少耽搁两个小时,时间也陪不起。”
他教导学生时也说过,“在泥沙俱下的时候,一定要慎独操守,一定要做个正直有作为的人,不能迎合世俗,贻误个人的前途。”
说到时间陪不起,徐教授是典型的为潜心做学问,而生怕被世俗迎来送往的应酬所累。
甚至,为能倾注全副时间精力及心血于所钟爱的事业,徐教授终身未婚,无儿无女。
(3)
生活简朴一生的徐祖耀,却并非没有条件改善生存环境,或讲求物质享受。
关于这一点,从他多次向社会和大学进行扶贫助困,以及帮教助学等慈善活动的捐款数额可见一斑。
2011年3月,徐祖耀出资,在上海交大设立“徐祖耀基金”,主要用于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开展科研、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累计捐款500余万元。
2014年5月,他捐款50万元,在闵行区慈善基金会设立“徐祖耀慈善爱心专项基金。”
2014年10月,又捐款增资50万,对失独或子女残疾的老年人养老实施补贴。
2016年4月,正在住院治病期间,徐祖耀再度捐资100万元,设立“托起夕阳”徐祖耀基金失独家庭特困老人大重病救助,和“呵护花朵”徐祖耀基金儿童大重病救助基金,资助患大重病的困难老人和孩子。
这些私人捐赠,他从不与人谈起。
因长期支持教育和慈善事业,2015年,徐祖耀荣获上海“慈善之星”荣誉称号。
2016年9月,这位身处不足10平米的蜗居,却捐资数百万助困济贫的院士,因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登上“中国好人榜”。
2011年,徐祖耀在家乡度过90岁生日,吹蜡烛之前,许下三个愿望;
一、希望大家立志做好人,做正直忠厚、助人为乐的人。
二、希望大家做强人,内心坚强,工作负责。
三、希望在本世纪内,国家从钢铁强国、水泥大国而成为工业强国。
这位可敬的老人,一向关心的不是自己的个人苦难,而是国家的的振兴。
他不舍得为自己花钱,把钱拿去帮助别人。
那么,他快乐吗?
快乐!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就是他的快乐!
这样的人格峻洁、品德高尚、以身作则、心怀大爱的“大”学者,是不是我要为孩子物色的理想导师?
拥有这样高尚品格“大”学者的大学,我的孩子该不该去考?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在大学时代,能从徐祖耀这样的“大”学者们那里,找到做事与做人的最佳榜样!
结语
在徐祖耀院士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方面做事与做人的榜样。
在我们这个崇尚拜金主义的物欲横流时代,我们更应该从徐祖耀这样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那里,学到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第一,金钱对穷人最重要。贫穷是一种不幸。钱,意味着活命,意味着过上基本的人的生活,意味着不会有病没钱治,而被眼睁睁夺去生命!意味着不会没钱上学,而被拒于校园门外!所以,徐祖耀院士长期致力于扶贫助困。
第二,对生活已有保障的人而言,拥有的金钱越多,对其物质生活的作用越减弱。一个人,至多睡一张床、一间屋,超出必需范围的部分,只是奢华和摆设。徐祖耀院士早已参透这一点,所以能在不足十平米房间里,过一种内心宁和而充实的简朴生活。
第三,人要做金钱的主人,不做它的奴隶。徐祖耀院士将数百万积蓄用于慈善扶困而不为金钱所累,是真正做了金钱的主人而非奴隶!拥有高贵的灵魂,是徐祖耀院士抵御金钱腐蚀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已不知有多少人从他那里得到启示,从而远离贪欲,超脱金钱,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心灵的自由,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中科院院士徐祖耀的榜样告诉我们——淡泊名利,在顺境中珍惜光阴,孜孜以求学业与事业成就,在逆境中自信、执着,排除一切干扰,坚韧不拔,向真善美的至高境界不断迈进,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