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斯图拉的导言:《用户体验要素》是入门产品经理必读的书目之一,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对用户体验及其五个组成要素进行了生动明晰地阐述。这本书所提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UCD:user center design)以及分析用户体验的五个维度(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对产品的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实,我们去看现在网络上的产品分析报告、产品体验报告、竞品分析报告等,大部分也都是按照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这五个维度进行阐述的,从这一点就可以很好的证明,对于产品小白阅读《用户体验要素》的必要之处。
我在读了这本书之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也产生了一些个人的小思考。下面是我摘录整理的笔记,以及一些浅显的个人思考,希望能对阅览到这篇文章的你有益处。
喜欢的话,给我一个赞吧~
1. 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一件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当人们询问你某个产品或服务时,他们问的是使用体验。它用起来难不难?是不是很容易学会?使用起来感觉如何?
思考:服装设计和一般的产品设计之间的差别?服装的用户体验与一般产品的用户体验有什么不同?专业运动装和日常服装
2. 将“设计一个用户体验良好的产品”作为明确的目标,意味着不仅是功能或是外观那么简单。
3. “外形服务于功能”这种观点对于产品的内部运作(那些用户不可见的部分)是完全适用的。但是,对于产品直接面对用户的那些一部分按钮、布局、文字,也包括外观,正确的产品形态绝对不是由“功能”所决定的,而是应该由“用户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来决定的。
4. 为体验而设计:使用第一
正如《设计方法论》中,设计一个杯子并不是在设计一个实物的杯子,而是在设计“如何解决渴(或是喝水)的使用需求”。
5. 去理解人们的所想所需,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是一个重要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对网站是这样,对所有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如此,用户体验形成了客户对于企业的整体印象,界定了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差异,并且决定了客户是否还会再次光顾。
6. 网站:与用户高效沟通,仍用户成功的理解你的网站,转化率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来衡量用户的体验效果。任何在用户体验上所作出的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这基本上是以两种主要形式体现出来的:1. 帮助人们工作的更快 2. 减少他们犯错的几率。
7. 五个层面:
(1)表现层surface 图片、文字
(2)框架层skeleton 按钮、控件、照片、文本区域的位置即设计布局。
(3)结构层structure 框架是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框架层确定了在结账页面上交互元素的位置,而结构层则用来设计用户如何达到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后能去什么地方。框架层定义要素排列分类方式,结构层确定哪一类该出现在哪里。
(4)范围层scope 结构层确定网站各种特性和功能最适合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特性和功能就构成了网站的范围层。
(5)战略层strategy 网站的范围基本上是由战略层所决定的,这些战略包括经营者以及用户想从网站上得到什么。
8. 五个层面自下而上的建设,随着层面的上升,所做的决策一点点变具体,并涉及到越来越精细的细节。每一个层面中我们可用的选择都会受到其下层面中所确定的议题的约束。不过这种连锁反应应该是双向的。所以相对于要求每个层面的工作在下一个层面可以开始之前完成,更为优化的选择是让每一个层面的工作在下一个层面可以结束之前完成。
9. 战略层: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成功的用户体验,其基础是一个被明确表达的“战略”
10. 两个问题:
(1)我们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产品目标)
(2)我们的用户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用户需求)
11. 用户细分同《启示录》中的用户人物角色建立,对目标用户进行类型的分类建立“消费心态档案”(用来描述用户对于这个世界尤其是与你的产品有关的某个事物的观点和看法的心理分析方法)。人们使用信息的方式取决于他们的社会或专业角色,而定义产品使用者的不同角色可以帮助区别并分析他们的各种需求。
12. 创建人物角色/用户模型/用户简介
(以上为战略层(9-12)
13. 范围层: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当把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转变成产品应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
14. 定义项目范围则同时在做两件事: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产能有价值的产品。
过程(process)的价值在于:当整个事情还处于假设阶段的时候,它能迫使你去考虑潜在的冲突和产品中一些粗略的点。
产品(producer)的价值在于:被定义的产品给了整个团队一个参考点,明确了这个项目中要完成的全部工作,提供了一门用于讨论这件事情的共同语言。
15. 用文档来定义产品需求。原因:(1)这样你才知道你在建设什么。拥有明确的要求,能将责任分配得更清晰,提高协作效率。(2)这样你才知道你不需要建设什么。许多诱人的功能对于项目的战略目标并不必需。将一些想法、可能性记录下来,评估它们是否有助于战略达成。把这些目前不需要的想法收集起来,进行符合长期的规划。(当前难以满足的需求,可以成为下一个版本的基础,这样就形成一个不断循环开发的过程。)
16. 功能和内容:从战略层到范围层,问题由“我们为什么开发这个产品?”转变为“我们要开发的是什么?”
17. 范围层分成两部分:功能性产品/信息型产品。范围层确定的是全部的功能需求或是功能规格(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18. 乐观(be positive)。描述这个系统将要做什么事请去“防止:不好的情况发生,而不是描述这个系统“不应该”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具体(be specific)。尽可能详细地解释清楚状况。例如:(1)最受欢迎的视频要重点标注(2)上一周被播放最多的视频要显示在列表最前端。避免主观语气(avoid subjective language)。要找到某种方式来明确说应该达到的标准。也可以量化地定义一些功能。
19. 找到具体的方式来明确说出要达到的标准。即清晰的、明确的、有逻辑、规则可循,而非主观、随机、感性的认定。例如:“这个网站的风格应该是时尚的”。这只是一个主观的需求要求,需要明确所定义的时尚,究竟满足于什么具体的标准?对定义进行“量化”
20. 对内容特性的更新频率的规定,为特定人群准备的信息,与为所有人准备的信息是不同的。
21.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需求是否满足战略目标。以及其可行性有多大?
22. 结构层: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结构层处于五个层面中的第三层,适当的将我们的关注点从抽象的决策与范围的问题,转移到了更能影响最后的用户体验的具体要素。在传统的软件开发行业,涉及“为用户设计结构化体验”称之为交互设计。
23. 在内容建设方面,主要是通过信息架构来构建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都强调一个重点:确定各个将要呈现给用户的元素的“模式”和“顺序”。要求去理解用户的工作方式、行为和思考方式。
24. 规划好“概念模型”(用户对于交互组件将怎样工作的观点)有助于作出一致的设计决定。在理想的状态下,我们不需要告诉用户网站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概念模型,用户在使用网站的时候,基本上是凭直觉的:这个网站的交互行为与他们隐含的期望值完全相符。
25. 信息架构:如何组织相互传达的信息,研究人们如何认知信息的过程,关注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并具有意义。
26. 在以内容为主的网站上,信息架构的主要工作是设计组织分类和导航的结构,让用户可以高效率、有效地浏览网站的内容。信息架构与信息检索密切相关:设计出让用户容易找到的信息系统。
27. 信息架构分类体系的建立: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从上到下的信息架构方法将从战略层所考虑的内容,进行结构设计。主要分类与刺激分类。
从下到上,根据对内容和功能的需求分析而来,由范围层决定。
28. 结构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不是整个过程有多少步骤,而是“用户是否认为每一个步骤都是合理的”,以及“当前的步骤是否自然地延续了上一个步骤中的任务”
29. 一个高效结构的优点就是具备“容纳成长和适应变动”的能力。
30. 结构方法。节点作为理解问题的同一概念
层级结构;矩阵结构(更多维度);自然结构;线性结构
31. 组织原则需要考虑哪些产品的属性最影响用户的需求(新闻——实时性,排序最重要的原则便是时间)
32. 语言与元数据:“使用用户的语言”并且“保持一致性”。受控辞典/类词词典。元数据:“关于信息的信息”即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描述内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