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唐胞苷
1980年,美国一些学者对如何增强一名大学生记忆数字串的能力方面进行了一年多的广泛研究。正如所料,开始时,他只能记住7位数字。经过训练之后,他能记住70位或更多的数字。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获得了一种类似于增强“心理机能”的一般技能吗?不是的。事实上,他学会了运用自己的具体背景知识去把信息“组块”成意群。学生知道大量的有关著名田径比赛的时间记录,包括本国和世界记录。例如,941003591992100可以组块成94100(100码9.41秒),3591(1英里3分59.1秒)等。但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后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则是有一种记忆的方法,和我们常说的联想记忆法相似,而对于学习,这样的方法,可以被看作为一种“迁移”,这样的迁移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学习内容的知悉读,还能增强我们的发散性思维。
《深度学习的艺术》这本书中就阐述了有关学习迁移的方法。除此之外,书中作者主要阐释了如何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提问)、对知识重新建构法(解码)、做中学的方法(操练)和各知识间创造关联法(融合),这也是进行深度学习所要掌握的方法。
《深度学习的艺术》这本书是知乎采铜自选集之一,也是知乎「盐」系列电子书之一。作者采铜,一位心理学人,用户研究与趋势研究从业者。采铜是知乎第41161名用户。三年来,采铜回答了946个问题,成为「心理学」、「学习」等话题下的最佳回答者。
正如知乎创始人周源所说,知乎创立至今,诞生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对世界的提问和回答,像是对一个无序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次重构——把彼此大脑里没有分享过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搬上了互联网,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而那些最有知识、经验和见解的人,就像盐,给这个世界带来味道。这也是「盐」系列的意义所在。
这本《深度学习的艺术》是作者之前在知乎专栏上的系列文章《如何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的精髓所在。
1、什么是深度学习
作者指出,之所以提出深度学习,是针对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书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或者贪多求全,只重量不重质,甚至只是把机械记忆一些知识点当成攀比的资本或谈资。
看的书多≠懂得多
笔记内容多≠学到得多
所谓「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东西不只看它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往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
同时,作者也强调,深度学习的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可学的材料,要「深浅结合」,「因地制宜」,这也是「深度学习的艺术」中「艺术」的本义。
2.如何深度学习
1)提问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求索的最大动力。
这是为什么我们在学知识、读书时,强调兴趣的原因所在。
向自己提问,是成为一名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我们先看下非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与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的区别。
当然,提问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现在你已掌握的知识,并在提问和寻找回答的过程中,自己的知识被拓宽。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经常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①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哪些相关知识?
②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能学到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对我自己原有知识构成何种补充或挑战?
③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这些东西我能通过简单的搜索了解到吗?
④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并且无法轻易获答,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在问题牵引下去学习,即是在不停地构筑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所以,问题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
2)解码
解码不同于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无需做太深入的思考,且理解遵从本意,不可擅自演化;解码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者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基本的解码方法:
它说了什么?(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对信息材料的解码,其实是内在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掌握解码的方法,成为一个解码的高手,不易,也很难说清。
仅提供观察和思考的途径,供参考:
①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即不仅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②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即在归纳的同时,不能把细节扔掉、把血肉扔掉,因为这些细节和血肉可能是同样高明的智慧的结果。
③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即对比是一种很好的解码方法,但只注意不同材料的相似处,因为相似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们原有的认识无需更改和校正,但我们的知识系统也无法适应性延展,因此要关注不同点。
正是例外变得重要起来。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3)操练
「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方法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操练的重要性
这也是为什么相对于正式的课堂教学,在游戏中操练容易让人接受,因为:游戏中可以提供即时和丰富的反馈;游戏中营造动态和多变的情境;游戏中适度的挑战性构成对学习的激励。
反复练习的价值,在于使某些认知活动可以自动化进行,从而为思考时所用的工作记忆腾出宝贵的空间,以用于更具策略性的活动。
一个有追求的学习者如何在自学时进行知识的操练?
①操练的意识。他明白操练的重要性,懂得主动和积极地进行知识操练。
②操练的方法。他知道选取合适的方法对自己所钻研的领域进行操练。
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即不管我们想学或正在学的是哪一个领域的知识,我们都要把它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知识操练的方法:
①写作式操练。写作式一种典型的知识构建活动,或是一种重构活动。
互联网时代,写作的好处是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以提高自己。如可以写文章发到简书、知乎、豆瓣、微博等平台。
「书写是更好的思考」
「教是最好的学」
②游戏式操练
如小时候玩的24点训练心算能力;《大航海时代》游戏。
③设计式操练
即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如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三国杀》。
4)融合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能抓住一切机会,在其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
将原本独立或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的效果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①迁移——启迪思维
不同领域的知识建立关联,以解决问题。如用砒霜治疗某一型号的急性白血病人,且治愈效果良好。
②印证——探索规律
比如对于潜意识在思维中的作用,数学领域和戏剧领域可以相互印证。庞加莱(亨利·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é)法国数学家、天体力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的《科学与方法》
③互补——综合知识(全面深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即我们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如,对于「为什么创业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这一话题,我们就可以综合科技产品创业和艺术品创业两个不同领域的观点。
通过将知识融合,我们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我们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的背后,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间隐含的联系。
以上提供了深度学习的方法:提问、解码、操练和融合。《深度学习的艺术》这本书很薄,集中精力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读完后对于不知如何更好学习的你一定获益良多。
愿我们都从一个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到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文/阿唐胞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