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分为陶和瓷两大类。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而经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我国的陶瓷文化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永恒的社会效应,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它已成为了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瓷器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之一。我们的先民捏弄泥土,再以烈火烧之,出炉的既是器物,更是凝聚智慧的艺术品。
我国福建省的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古瓷都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这千数百年间,除日用餐饮器皿之外,祭祀礼仪所用之物也大为发展。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大体上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大类型。
文化层面上,两汉文化在继承秦代的大一统政治制度后,以南方的楚文化为基础,吸收道家的黄老思想和儒家学说的一种混合型文化,行的是“霸王道杂之”以法制为内核而“缘饰以儒术”的政治方略。汉代的政治制度和附以实施的经济策略从侧面间接地决定了汉代文化的多元特性,而汉代陶瓷艺术又折射出汉代多元文化的绚丽灿烂的真实一面。汉代陶塑由于扎根于现实主义土壤之中,注重反映社会生活,同时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追求简朴古拙、雄浑豪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格调。对于当时实现中国首次稳定与高潮相得益彰,也只有在这样大势所趋的王朝发展时期,才能让陶瓷艺术得以延展最终成为大气磅礴的汉代文化产物,甚至,已经在现今成为中国面对世界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