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昨天收到一个问答邀请, 问孩子学习没有动力该怎么办。又想起过年回老家看到一个亲戚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不免想写一写这个问题。
先说那个亲戚。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托关系将孩子送进名校, 语数外三门全请老师补习,但孩子成绩仍不见长,而且作业不做、拖拉、态度极不认真,在班级排名很靠后。
孩子是好孩子,非常聪明,属于一点就透的孩子,而且善良有礼貌,我很喜欢他,在这里且叫他小C。
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看出来端倪,吃饭的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席间不免谈起孩子教育,孩子爸爸狠狠地吼道:“小C让我太失望了” !我很震惊,他为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以如此粗暴的态度说自己的孩子。虽是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且孩子已经初一,快要进入青春期,我看了一下孩子,脸上的表情很受伤。
后来得知,他爸爸为了他的成绩,多次打过他,跟他讲话从来都是恶声恶气,从来都是以威胁的语气讲话,比如:你再不好好学习,老子就怎样怎样!
我很怀疑,他说这些话的效果——孩子如果不想学,你就算苦口婆心,说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说到底,你不能代替孩子。何况,根本不尊重孩子的家长、不顾及孩子自尊的家长是无法让孩子服膺的。
只有想学习的孩子才能学好,孩子学习必须要有内驱力。家长的职责在于将这种内驱力激发出来,而不是站在一边一味地要求孩子,什么也不做,孩子若做不到,就打骂孩子。
那么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 好的亲子关系是效教育的基础。如果孩子不认同你,你说得再多,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他现在还小,没有力量对抗你罢了。亲子关系也是与时俱进的,之前的那种家长制在今天已经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了。简单粗暴对孩子,最开始,迫于淫威,孩子是会听话的,但是一旦多了,也就麻木了。我们的目的是有效沟通,也就是孩子愿意采纳你正确的意见。不能靠吼,不能靠打,而是要让孩子看到你愿意平等地跟他交流,你要了解他的兴趣,好好地和他说话,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觉得你是无条件的爱他,这样他才会信任你,你说的话,他才能听得进去。并且要接受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一鸣惊人,就像种一颗花,你撒下种子,精心照顾,慢慢等待,静候花开。
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其一,父母的习惯潜移默化孩子。妈妈喜欢读书的孩子,孩子自然喜欢读书,孩子在无意间其实是模仿大人的。爱读书的家庭,孩子举手投足间会散发出书卷气。同样,饭桌上的讨论,爸爸和妈妈之间的话题,都在影响着孩子,利用这个时间,谈一些启发孩子的引导孩子的话题。
其二,好奇心和兴趣。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会表现出对某一个领域的巨大的求知欲。孩子的好奇心一定要保护好,不要以为跟学习无关,就去阻止去打击。我有一个同学,他的孩子对数独怀有强烈的兴趣, 我的同学并不以数独与课本学习毫无关系而拒绝她,而是买了相关书籍鼓励她。效果是,她越发喜欢动脑筋,对需要动脑筋的数理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阅读相关书籍阅读,于是越发想去多学习。
其三,成就感。成就感是一种正向的能量,如果在学习方面取得成就感,会激励出孩子的强烈的内驱力。那么对于普通的孩子而言,父母如何帮孩子如何获得成就感?答案是良性循环。我有个熟人她的孩子年纪比班上同学小,又内向,属于不太能引起注意的孩子,也谈不上什么学习上的成就感。在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熟人就花费很多时间和孩子一起预习功课,补充一些有关课文的知识,并鼓励孩子:现在你已经知道很多了,可以很自信地表现自己。果不其然,老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问的问题,孩子都提前掌握了,她因而举手回答,答案自然是正确的。一次、两次、三次......, 老师和同学们看她的眼光不一样了,老师表扬她,同学们羡慕她,她也因此获得成就感,激发她进一步学习——她如今都是自己找资料预习了。
其四,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他(她)决定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的职责在于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去提供一些正向的榜样,让孩子去选择,她对哪方面有感觉,有兴趣,有强烈地的成为榜样一样的人的愿望。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个同事,会陪着孩子看《中国诗词大会》、《加油向未来》、《最强大脑》、《开讲了》,这些节目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向往。《中国诗词大会》里那些出口成章的哥哥姐姐,《加油向未来》里的那些引发思考的题目,《最强大脑》里那些智力超群、知识面极广的选手,《开讲了》里面那些功勋卓著、极具爱国情怀的励志的长者,都成了孩子心中熠熠生辉的形象,让他深深折服,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在学习上,不放松,求上进,因为他知道唯有如此,才会有可能跟他们同一方向。除此之外,我的熟人会买很多不同类型的书籍,孩子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榜样。这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强制要求孩子以谁为榜样,只是自然地去引导,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相信他们!
其五,引导孩子树立目标和理想。孩子在对某一领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且在这个领域找到让他心悦诚服的榜样后,自然会思考以后要从事什么,实际上也就是他的目标和理想。家长这个时候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更要强调,要好好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过上想要的生活。当理想的种子种下后,孩子的内驱力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不太着急了。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但并非是棍棒、喝令、斥责和打骂,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引导。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毫无疑问的,但怎样爱孩子实在是一门学问,我们都要好好学习。愿我们都做会爱孩子的家长,激发出孩子的内驱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