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否则。。。我也没招儿——
前面讲了一个被老娘宠坏了的共叔段,这回是被爹爹宠坏了的卫州吁,这个熊孩子的下场可比段还惨。
来来来,文盲们,先跟我一起学一个生词:碏。这个字念“确”,别跟我似的念了好长时间“蜡”才发现读错了。
言归正传。卫州吁,卫庄公宠爱的一个下等嫔妾生的儿子,从小深受卫庄公的宠爱,又喜欢舞枪弄棒(公子州吁,嬖人之子,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卫庄公的大老婆庄姜本是齐国的公主,有身份有地位长得又漂亮,可惜就是生不出儿子(可见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啊),最终只好收养了卫庄公另一个老婆的儿子姬完,收养的儿子也是儿子呀,按理,这个养子就是嫡长子,也就相当于太子了。
虽然史上没说,但卫州吁仗着爹爹撑腰,想来也看不上这个收养来的太子,再加上又好兵事,恃宠而骄惹事生非就可想而知了。
卫大夫石碏跟卫庄公说:俺听说爱儿子就要好好教育他走正道,骄、奢、淫、逸这都是歪门邪道,四毒俱全,人就完蛋了。如果您打算日后立州吁,还则罢了,如若不然,祸将不远。因为能做到受宠而不骄、骄奢惯了而能接受地位下降、地位下降而不怀恨在心、怀恨在心而能忍而不发的,这世上没有几个人(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您现在不好好管教儿子,早晚酿成大祸。
可惜卫庄公根本听不进去这话,照样宠着州吁。石碏看管不了皇上家的事,就回头管自己的儿子石厚,可儿子也不听他的,非要凑合州吁的热乎气儿,跟州吁好得穿一条裤子。
卫庄公死后,庄姜的养子继位,就是卫桓公。石碏知道大事不妙,先就告老还乡了。
果然过了十几年,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春,卫州吁把卫桓公杀了。《春秋》原文为“卫州吁弑其君完”,这是《春秋》史上第一次用“弑”字,也开启了接下来诸侯国连绵不断的弑君逐君事件。弑,是春秋笔法中一个特定字,专指以臣杀君。
好兵的卫州吁一上台,就说服刚刚即位的宋殇公联手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此处的八卦后文再八),希望借发动对外战争消除国内的反对声音,但结果很不理想。
卫州吁的君主宝座坐不踏实,石厚也着急了,就跑去问老爹怎么办。已经退隐的石碏给儿子出主意:让他去朝见周天子,只要周天子肯见他,就等于天子已经认同了他的国君身份了,那别人就没话说了。
可问题是周天子凭什么会接受一个乱臣贼子的朝见呢?别说接见,很可能是自己送上门去结束自己政治前途啊。
石老头接着说:现在陈桓公在周天子跟前最有面子,咱们又跟陈国关系不错,如果跟着陈国一起去朝见天子,肯定没问题。
石厚跟州吁如此这般这么一说,俩人都觉得姜还是老的辣,石老头这主意出得高,实在是高,就兴头头地一起颠到陈国,打算请陈国大使带着一起去周天子那里领委认状。
却不知那边厢,石老头早派人跟陈国打了个招呼:小小的卫国实在经不起内乱,我老了,不行了,那两个乱臣贼子就有劳你们帮忙收拾吧。
这两个分别做着皇帝梦和宠臣梦的糊涂虫也不想想,卫陈交好,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弑掉的卫桓公本是卫庄公陈国的小老婆生的儿子(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你把人家好好地当着卫国国君的外孙杀了,还指望人家帮你免死,可能吗?
于是两个人刚到陈国就被抓了起来,卫国派出右宰赴陈国将州吁正法,石碏派出家宰赴陈国将儿子正法。这是发生在“卫州吁弑其君完”当年秋天的事。内乱平定,卫国群臣迎接在刑国的卫公子晋(这是条奇葩大淫棍,后面再说他)回国,立为卫宣公。
可叹玩火自焚的卫州吁名不正言不顺地用屁股碰了一下国君的宝座,还没坐热乎,就身首异处了。卫庄公若有在天之灵,看到爱子这样的结局,大概要后悔当初不听石老头的逆耳忠言。
而石老头用儿子的性命为自己赢得了一面“纯臣”锦旗,上书四个血光大字: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