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第16章--培育一座“品格”果园
主要有两个内容:找出你的职业惯性模式、发现你果园里的“杂草”,确定哪些关乎你职业生涯的品格特 点是当下迫切想要提升的。
第一个问题,职业惯性模式
目前为止我的全职工作有两份,上一份是在全国大型机构培训,时长一年左右。工作表现,能力还可以吧,是自己擅长的,态度,额,不是太积极进取。离职方式是辞职,原因是节奏太快灵魂没跟上。离开后和玩得好的同事们都有联系,主任也还能保持联系。第二份工作是现在这份,才3个多月。兼职就多得很了,加上实习最长时间的不超过3个月好像。
总结就是,我的职业时间好像都木有特别长,模式和作者的好像差不多,都是一腔热血加进来,压力一大又纠结了,熬到撑不下了就想撤。然后继续迷茫着找下一份工作。
第二个问题,发现果园的“杂草”
回顾我的工作状态,我得出我的几个比较大的“杂草”应该是:抗压能力较差、参与感不强、有点“虎头蛇尾”。
1.抗压力差:第一份工作是开始时迷迷糊糊的,连要做什么都不知道,茫然地被推着走了两三个月才搞清楚状况,然后比较适应,也蛮喜欢,后来是能力上来了,高峰期一来,课密密麻麻,试过一个月都没休息过,不停地奔赴在4.5个城市间,早上在一个城市,中午赶个车,下午在另一个城市继续上课。现在这份工作也是,开始三个月不用上课,备个课就行,过得好滋润,突然一下课又排满了,每天疯狂备课上课回邮件答疑,加上手绘和这个读书打卡,真的是崩溃的,情绪又开始焦躁,易怒,还被噩梦缠身。所幸现在快过去了,这几天好了一些。
2. 参与感不强:这个有点点像作者描述的“冷漠”。最明显的是昨天下午我们开会,我对什么评比啊,通过率啊之类的指标都不是太在意。之前那份工作和以往所有的兼职都是这样,不太关注公司的未来发展啊,当下存在什么问题啊,自己有什么不足啊之类的,也不会和领导打交道。好吧,我是不太合格的职场人。反思了下,我的这种“无参与感”其实可以追溯到家庭,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我父亲的工作是什么,我家好像好多秘密我都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谁说的才是真相。从5年级开始住宿,一直到读研离家越来越远,我完全没有参与到我家的生活中,我只需要打理好自己就行了。所以在每个集体里我都很难有归属感,总感觉我不属于那里,我很快就会离开的。我以后不一定还要做这类工作,所以就不想那么多了。
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不想自己的心那么漂泊无依,也想找个港湾停靠。所以我是以为,只要找到了一个,比较喜欢的工作,是经过我慎重的思考和选择的,也确定短时间内不离开,我就会一心一意呆下去,想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提高自己这方面的技能。但我现在是,还没想到一个方向。
3.“虎头蛇尾”:就是经常开头满腔热血,特别勤奋乖巧,后面往往都是仓促收尾。我是想法比较多的人,只是不够踏实沉静,开头会完美主义,到后面时间不够技能不强,就沮丧地结束了。有时就是高估自己了,想得不够具体,有点盲目乐观。
早上的状态好一点,比较清醒。今天先剖析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