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当我迫不及待,怀抱着种种期待第一时间看了评分口碑爆棚的《疯狂动物城》之后,收获的却是五味杂陈的失望和疑惑。目前对《疯狂动物城》网上的评价惊人的相似:萌死人的人设(物设),创意十足动物城市,经典电影的趣味模仿,诸多细节的精心打造……对于这些,我都没有意见。但是唯一重要的问题:它是否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很多人的闪烁其词,不置可否。而实际的情况是:没有!
《疯狂动物城》讲述的是一个以动物为主角,以人类社会为原型,以失踪案为核心的故事。虽然为了方便儿童观看,影片刻意简化、淡化了刑侦题材的复杂黑暗程度,但是从影片后半段浓厚的黑暗艺术风格来看,电影创作者还是想要制作出一个具有悬疑、反转、紧张的动画动作大片震撼大家。但是很遗憾,他们没有做到。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明显感到故事发展的刻意和牵强,导致结尾也有些无聊和无趣。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可以来好好分析一下。
角色单一,缺乏自然转变:
在一个好的剧本中,故事推动主角性格自然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同时也是故事升华的重要因素。在很多优秀动画影片中,我们都看到了主角性格带来的精彩,如《玩具总动员》中胡迪由自私专宠变得宽容大度,巴斯光年由呆板骄傲变得平易近人;再比如《怪物史瑞克》中史瑞克由封闭怪癖变得开放乐观。这些转变都是围绕主角的冒险渐渐发生并最终量变产生质变,不仅让人物角色更生动,同时也丰富了故事思想的厚度,后味很足。但《疯狂动物城》中,承担主角角色的朱迪兔警官,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元气少女”的“憨灰甜”形象,非常符合迪士尼各个时代“公主”的“勇敢”、“正直”、“善良”的形象,简单可爱却没有任何发展变化,如同喝了无数遍让人乏味的苏打汽水,从根本上就奠定了影片平庸乏味的气质。但这是迪士尼的片子,公主是人家的“传家宝”,过于苛责没有什么意思,那我们再转向狐尼克。
在这方面,唯一可以指望的狐狸男主狐尼克可谓责任重大,而且一开始,狐尼克精彩的开场“骗局”让人眼前一亮——如此放荡不羁且又骗术高明的痞子,和傻灰甜少女注定是有很多火花产生的。这样的故事,我们在迪士尼的经典动画《阿拉丁》已经喜闻乐见了。狐尼克无论风格还是身份都和身处底层的小偷阿拉丁非常相似,但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看得见阿拉丁的痞子身份来自于他孤儿的身世和低下贫穷的社会地位,看得见他在偷窃的同时也在行善,能够看得见复杂人性在他身上的闪耀,这也是后来阿拉丁转变的自然基础。但是在狐尼克身上,我们得到的似乎除了狐狸基因导致行骗这一简单因果外,再也没有狐尼克“骗人”原因更多的线索,在这方面,强行加入儿时被“霸凌”的经历,就如同小学生作文一样单薄和可笑。如果说狐狸都是这么被“歧视”的话?那怎么没见其它所有狐狸都“行骗”?怎么没见到大型“狐狸行骗集团”?怎么没见到整个动物乌托邦城市针对狐狸居民的隔离或保护措施?狐尼克看似身份悲剧却只成“行骗个例”的情况,让人怎么想怎么不对劲。正是狐尼克“堕落”合理原因的缺失,造成了狐尼克“弃恶从善”转变的无力和牵强。从一开始,朱迪兔子用一个“偷税录音”就能搞定狡猾的狐尼克,就让人觉得可笑和滑稽;而后来,狐尼克更是有无数次可以走开、逃开、偷走录音笔,但单单朱迪一个“你看看人家没有爸爸好可怜”就能够把一个浪子拴得死死的,你信吗?反正我不是不信。这哪里是狐狸啊?这明明就是忠犬啊拜托!如果说这是导演可以安排的“转变”,那么很可惜,我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狐狸性格转变的契机,我没有看到狐狸成长和变化的心理源动力。不要跟我说这是动画片啊,干嘛这么较真啊之类的。你去看看史瑞克在第一次抛弃驴子独自懊丧的桥段,就知道这些转变对于塑造人物,哪怕是动画人物有多么重要。我可以想见如果故事精致些会有多精彩:狐尼克从一个开始始终不肯合作、处处耍滑头的“坏”狐狸,在某处受到震撼后开始认真帮助朱迪最后获得所有人另眼看待。但太多的断层和空白,让现在呈现出来的狐尼克,只是一个空洞无味只会耍帅的乖狐狸而已。导演想要达到的转变效果,sorry,我没有看到。
故事勉强、细节刻意、结果大于过程:
小兔子进入警局当警官破大案,这是一个听起来都鸡血沸腾的故事,本来可以讲述的很好。但想来导演们可能放太多精力在动物城的世界观打造上,却把本可以很精彩的故事变得平淡牵强,bug不断。首先,从警官学校毕业的朱迪,即使是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但到了工作单位,要从一线开始做起,这是世界上所有工作的通行道理和准则。实在看不懂朱迪开开罚单就满腹委屈的“失败感”来自哪里。即使牛警长对小型食草动物有所偏见,但对比之下,工作岗位不分贵贱的准则应该也是全世界通用的吧?人家追踪失踪人口是工作,你开罚单就不是工作了吗?拿这个作为角色心理落差的起因就不是很合适(尤其是对小孩子的工作观培养)。接下来,朱迪因为私自追捕小偷被警长批评,因为私自接单追查失踪者惹怒牛警长,开出48小时破案令,就非常奇怪——毕竟其他人都难以破案的案子让小兔子破就明摆着是为了难为她,让她知难而退。但从后面的发展来看,整个失踪者追踪的过程并不复杂,甚至算得上简单——问教练、查车牌、询大哥、找司机,一步步就锁定了失踪者的去向。而发疯豹子被神秘车带走,只是查查监控录像就能找到老窝的事,为什么手握各种系统的牛局长会想不到?仅仅因为是朱迪有主角光环,就能让她这么轻而易举地碾压局长及其它同事的智商?虽然说结果你很想要,但过程这么马虎敷衍,就是编剧的错了吧?不要以为拿出北极熊和教父鼠这些梗就能弥补主线故事贫乏的缺陷,明明能够在合理区间内讲述一个更紧张有趣的故事,却为何成为现在枯燥无聊的流水账?恐怕这只能是导演功力的问题了吧?
故事方面,羊市长的黑化也十分奇怪:羊市长为了能当上正市长,采用搞疯食肉动物的方式来抹黑食肉族群,这种方式显然是一个非常傻笨缺的“夺权”方式,毕竟,她只要用一些手段抹黑狮子市长,就能轻松达到扶正的目的,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去得罪占物口小一半的食肉族市民呢?这样的话,她上台岂不是也会面临社会动荡、民心不稳等实际问题吗?唯一的解释就是导演想要达到一个目标——强化种族平等问题——强行塞入这个梗,从而使整个故事走入一个概念先行,故事拧巴的怪圈。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导演太注重大概念,忽视小细节的合理推动,从而让片子情节越来越硬,成为一个平淡牵强的故事。
虽然说了这么多反面意见,但是鉴于本片是迪士尼出品,从一开始就本着服务儿童的意图出发,所以本片在基本的功能上和娱乐效果上是完成目标的——谁也没有说现在的动画电影就一定要为大人的口味服务,小孩子看得开心就好。但是,无论是早期的迪士尼、皮克斯,还是后来的蓝天、梦工厂,都出品了一些优秀动画电影能同时让大人和小孩大呼过瘾。所以这部以设定卖萌拉好感的《疯狂动物城》,只能算是好莱坞的流水线之作,离《玩具总动员》这样的神作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