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书宛如亲试恋爱。
初仰慕,佩服,一股脑地喜爱,对作者啧啧称赞,认为世间不过此一人。
再读,其小时便如此有趣,可见人不坏,趣味够。与自己幼时一般。
继续读,坎坷记愁,不公平。此等雅人怎么能遭受这样的磨难,同情,不平。
再往后,他出去游历,竟洋洋洒洒写自己的声色犬马,原来这也是一个惯会装的人,与以往的凡夫俗子,丑陋封建的大男人并无区别。
厌恶恶心之感升起,欲抛书,文字再好,不合我意。然又万分复杂地读了下去,他们一群人在寺庙骗小沙弥吃肉,在河边与粗俗平民言欢豪吟,此人也不是如此十恶不赦,性情虽与一开始有所差别,但……还是不错的,但……他之前声色犬马……唉……
再读,拍手称赞,作者对苏州园林、假山景物见解独特又点中要害,言语洒脱,潇洒雅致。可爱!可爱!
但……但什么但……只看他后面这一段与最前面那一段不就行了?
他后来不也遭报应了吗。我只负责看文字,作者如何?看他们造化。
可解?
不解,但……之前,但……还不错……但……
但什么但,又不是为你择夫婿!
我读书常会陷入一个怪圈中,书中文字文采飞扬,但有些做法我非常不赞同。而且这种不赞同是基于新时代追求平等等思想,老师曾说看书要站在古人的角度看,我一直不赞同。如果站在古人之角度看,那岂不是一切看不惯的都要被看惯了,贵族残杀奴隶,后院三妻四妾,朱门酒肉,路有死骨,现在古人的角度看,三妻四妾,残杀奴隶这真没什么,因为他们的社会,他们的环境,他们的观念,他们的祖先等等都是如此,朱门酒肉,路有死骨现在贵族皇权上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我怎么能站在古人的角度,读书的时候怎么能丢失了我自己?读书便是在与书中刻画的作者、主人公交朋友。这是一场非常严肃的交友,不比生活中被各种限制的交友规则,我与书是纯粹的关系,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然而问题来了,上一篇行,下一篇不行,到底行还是不行?
友谊经不住来回拒迎呀?
我也不知道,好纠结。
读《浮生六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