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一段时间以前,我深深地认为读书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在一个阳光正好的下午,你坐在一个摇摇摆摆的藤椅上,旁边放着一壶水,或者茶,然后捧着一本书,安安心心的度过这一个下午。这在我看来就已经是一件顶享受的事情了。后来了解到了不知道是哪一位大神的观点,说读书需要不断的输出,才可以让那些本来属于原作者的观点逐渐转化为你自己的东西,这才走上了写读书笔记的路。
从12.13到12.16,这四天时间里,我写了七篇关于《拆掉思维里的墙》的读书笔记,总共写了5321个字,获得了287个阅读,5个喜欢,5个关注,1条评论。除此之外,我还获得了什么呢?首先,文字编写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其次,通过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也算是满足了自己内心里的一个小小的愿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对《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有了更好的、更深刻的理解。
回顾这几天在简书上面写读书笔记的经历,真的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就像本来一个捕鱼的人,他只拥有一把鱼叉和一个鱼篓,捕到鱼后他必须马上杀死然后吃掉,现在他突然拥有了一个鱼塘,可以把那些刚捕到的鱼放进去,让那些本来马上就要死去的鱼再次拥有活力。而简书平台,就是这个新的鱼塘。
在很久之前就已经下载了简书这个APP,但是仅仅只是将它当成了一个获取免费文章的类似于掌阅的一个软件。但是在现在的我看来,却并不是这样,简书的最好的功能在于可以随时随地将你写的文章分享出去。如果你喜欢读书,那你可以把读书过程中的感想写成读书笔记,然后投稿给读书专题;如果你喜欢娱乐八卦,你可以写你最喜欢的明星,然后投稿娱乐专题;如果你有什么脑洞大开的故事,你可以投稿给想法专题。无论在哪一个专题里,你都能遇上许多的志同道合的人。我们,都在路上,且行且远。
在这样的一个知识焦虑的时代里,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富有新意的观点,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知识焦虑,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人去主动获得(迅速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最容易被想到的一个想法就是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取各个名家的观点,但是许多人像之前的我一样,只是到了阅读这一步,然后就再也没有行动了。那些他阅读过的本来非常有新意的书就这样慢慢变成了阁楼上的堆满灰尘的杂物,变得一文不值。我希望每一个人在阅读之后都能够花上一点点的时间来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下来,哪怕是几段话、几句话,甚至是几个词语,都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坚持写读书笔记,一起共勉。
有人问过我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写啊?我为什么要写文章呢?我也不知道。我没有王小波那种“想创造出一点美”的想法,我只是单纯地享受着把文字记录下来的感觉,原来是写日记,现在再加上了写读书笔记而已。如果你暂时也找不到你写东西的原因,那就暂时略过吧,你写的文章并不会因为你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写而打折扣。
这一篇加上之前的七篇读书笔记,《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就画上了句号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还不足以完全理解古典老师在文中提到的观点,但是还是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里附上黄渤的一句话: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也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