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有读过书了,多久没有因为一本书而兴奋难眠,又有多久没有逛过书店、跟家人争论过书中的某个观点?
你说,我每天都在阅读啊。我在手机微信上阅读,关注了不少读书公众号。
是的,新媒体时代,你有更多更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尤其是每月活跃用户达近6亿的微信,其公众号定点推送的文章,让你立刻且又零成本的接触到某个领域的相关信息。
据2016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有51.3%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其中,60.0%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这些手机阅读接触者中又有超过八成的人(87.4%)进行过微信阅读。
然而,普遍性的快餐阅读,是否还有品味到书的原汁原味?是否还能找到黄金屋和颜如玉?
上一次进书店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吗,所在城市的特色书店坐标在哪,午后暖阳下读书的惬意呢?追新书的情怀呢?
实体书店这几年没落了不少,尤其是小城市的书店,少之又少了。以前走进书店,就出不来了。不管是大小书店,书架走廊里席地坐满了嗜书的人,还有趴着的,蹲着的,跪着的。这种情形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小书店卖的更多的是学习辅导书,有灵魂的书也越来越少。
究竟真的只是电子读书形式转变带来的影响吗。
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同样也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也只有7.84本。数据很明显的表明,即使是电子阅读形式再丰富,也并没有在阅读量上有实际的增长。你还要说你的阅读时间都花在电子阅读上了吗。
或者也可以说是,你有过几次完整的阅读呢。
你是真正的读书发烧友吗
这里并不是一味的抨击电子阅读不好,当然是好,携带方便、成本又低。微信阅读更是一个思维活跃、各抒己见的平台。在微信阅读中,你会更便捷的接触到感兴趣的领域,收集最前卫的思想评论。但是,如果把它当作你读书的平台,那么,错了。
微信文章字数多在一千五到两千左右,阅读时间多控制在两到三分钟,恰好也是你入厕、等位的时间空隙中最好的消遣方式。公众账号在内容安排、排版方式、推送时间等方面的运营中,也是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工作与生活、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所以微信文章多是从受众的角度去编排。当一篇断章取义式的文字片段,外加考虑了你的兴趣,那还会有多少实际性的价值呢。
线上的阅读资源很多,线下也是。有自媒体主办的读书活动,有社会团体组织的读书交流会等等,这种的小型读书会流行且出现在各个角落。是的,读书会的氛围很高,轻音乐,稍有点名气的作家,一群人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某个话题,将知识捧的高高在上、神圣不可得一般。
但事实上,读书活动只有活动,少了读书。并没有实际的读书行为。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大部分人参加读书活动之前,并没有充分的把书读透,临时性补课收获也多来自网络搜索,缺乏属于自我的思考和疑问。其次,活动结束之后,也不会主动为书会做总结,写反思,甚至都不会再翻来回顾书的内容。更多的是,晒晒朋友圈,以表来过。
这里,还不得不提及当今的一种阅读现象,甚至是种虚荣型行为。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著作一时间线上线下全部脱销,各大出版社也趁机打包做系列活动售卖。听说过的、没看过的、看过几本的,开始扎堆侃侃而谈。马尔克斯的逝世,一瞬间整个朋友圈的人都成了他的粉,朋友圈里恨不得烧香拜佛的纪念他们,宣告好友你将陪伴他成为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读书既廉价又昂贵
十几年来,无数家媒体都面临和思考的一个问题:纸媒会不会死。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的确给纸媒带来巨大的压力。新媒体的轻便、时效、成本等优势日渐凸显。电子书也越来越深受到人们的喜爱。抱着一本kindle,体积小、容量大、护眼睛,还可以记笔记。
我完全不排斥电子产品,并且会接纳并利用它。问题是有多少人一味的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实际内容。不管是选择哪种方式去读书,更重要的是你在读什么,读到了什么。
真正的阅读,不是碎片式的阅读,而是系统完善的将知识全面化,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是某个读书公众号推荐读什么,你就去读什么。你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当然可以建立在它们的推荐中主动去寻找某个感兴趣的知识切入点,然后不断的扩大的阅读,横向加纵向的阅读,你才会真正的获得知识。
读书是一种最廉价的增值方式。读书带给人的明朗不言而喻。读书也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美国作家马尔科姆的《异类》一书中谈到,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出身之外,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孩子的行为多来自于对大人的模仿,倘若身边的大人在看书,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模样,这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
前不久,去南京逛了先锋书店,通往精神家园的十字架挂在墙面,满满的书和看书的人,走进去,就觉得处于一个人间最美丽、最自由的空间。读书就是思考。多读书,不然真的会蠢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