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亮明观点。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指“机器学习”。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拍砖讨论。
我把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划为三个阶段:
1)认知期。上个世纪80年代,电脑方兴未艾,还只是Geek和“疯子”的玩物。这一时期,人们对电脑这一事物是充满恐惧感的。在这之前,科幻小说走到最前面,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科幻小说已然将电脑的负面灌输到人们头脑当中。作者的未来狂想,在80年代以前统治了人们的心智。当然,乔布斯的AppleII重塑了人们对于电脑的认知,而且,Macintosh成为那把敲开个人电脑革命大门的“锤子”。这一时期,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停留在思维层面,是某些科幻作家用以创作的灵感之源。
2)接受期。90年代,算是电脑的普及期,这一阶段,IBM、康柏、DEC、戴尔,包括苹果,在PC市场上都谋得了一席之地。电脑不再是窃除人们心智的怪物,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电脑已经从Geek和上层人士走向普罗大众,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80年代不同,这一时期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是完全否定的,互联网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了落地的可能性。
3)口水期。特别说明下:21世纪以来,第一个十年,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十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中美之间的差距被这个虚拟空间全填补掉了。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尤其是在伦理层面上。2010年之后,人工智能的口水期才真正到来。这一时期,它已被过度利用,用以标榜前卫。哦,对了,它也是O2O公司的PR必备话术。
这三个阶段,很好地诠释了人工智能从空想到落地的过程。我用三类事物做类比这一过程,即提线木偶——计算器——机器人。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概念的发展,其实就是从能量转换到信息处理,再到人机交互的过程。
那么,现阶段的人工智能究竟指的是什么?
以下浅见,权当抛砖引玉。人工智能,简单说,就是“输入——匹配——输出”。输入和输出方式,完全是可以自定义的,前端的识别是否精准,直接影响到后端的输出。而关于识别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场景已经很多,不赘言。我更想谈的是“匹配”。
人机交互最大的难点,就是匹配。机器的信息处理过程,就像一个漏斗,过滤掉大量冗余信息后,有效信息就会以指令的形式下达,以便机器作出恰当反应。这里要先谈谈“过滤”过滤,等于匹配吗?
麦克卢汉的“媒介信息论”,有一层意思说的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我把延伸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上的延伸,比如大型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摇臂”;一类是认知上的延伸,比如间接经验的获取。现代社会的信息爆炸,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信息冗余。所以,互联网史上诞生了几个代表性质的过滤工具:Google,搜索信息的过滤;亚马逊,商品交易的过滤;Facebook,社交关系的过滤。国内的可以参考那几家C2C(Copy to China)公司。这种过滤的直接好处,就是抓住了互联网的金矿——流量、交易和关系。
所以,过滤说白了就是匹配。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过滤”呢?现在是按需服务、共享经济时代,互联网创业盛行,“匹配”远比过滤更能体现出科学性。
匹配,是人机交互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如何提升匹配的精确性,也一直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最为关心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实际收入,当然,也关系到它们的估值,如果他们的人工智能故事讲得还过得去的话。而且,他们又有了新名词:机器学习。
搜索引擎公司如Google、百度,社交网络公司如Facebook、腾讯,他们都是机器学习的拥趸。除了大公司,越来越多的小公司也开始向“机器学习”靠拢,所谓的算法推荐、升级也都暗示着“机器学习”的技术理念。似乎一切都可以搞出个“智能+”。相比之下,“互联网+”还是底层视角。
当然,这些都不为过。当人们都在谈人工智能的时候,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也未尝是一件坏事。资本是逐利的,关注就意味着投入。近日,Google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的股价疯长,就给人工智能领域打了一针兴奋剂。
—— 首发 DoNews ——